中老鐵路,作為連接中國昆明與老撾萬象的標志性工程,自全線開通運營以來,不僅成為了中老兩國人民相互往來的重要通道,更以其經濟實惠、便捷高效、舒適安全的優勢,為中老兩國乃至整個東南亞地區的繁榮與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為“一帶一路”、中老友誼的標志性工程,自中老鐵路開通運營以來,實現兩國之間“朝發夕至”,貨物運輸更加便捷高效,資源得以在更大范圍內流通。從農產品到工業制品,從傳統產業到新興產業,中老鐵路帶動了一系列產業的興起與發展,為兩國經濟的持續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如今中老鐵路開通運營三周年,運輸貨物已覆蓋老撾、泰國、越南、馬來西亞等12個國家,全國25個省區市相繼開行中老鐵路跨境貨物列車,運輸品類由初期的橡膠、化肥等擴展至電子、光伏、通信、汽車等3000多種,為兩國的貿易往來提供了有力運輸支撐。
這條鐵路不僅加強了中老兩國的合作,也為周邊國家提供了借鑒。據亞洲開發銀行預測,中老鐵路的建成將促進整個東南亞地區的經濟增長,提升區域貿易水平。未來,中老鐵路有望進一步延伸,與泰國、越南等國家的鐵路相連,形成更加完善的區域鐵路網絡,這將進一步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推動各國共同發展。中老鐵路沿線城市如昆明、玉溪、普洱、西雙版納等州市因地制宜、發揮優勢,進一步優化沿線產業空間布局,深度融入面向南亞東南亞市場的跨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驅動高質量開放發展新引擎。例如,玉溪市大力發展復合型城市經濟,推進玉昆、仙福鋼鐵產能置換和升級改造,總投資400億元的綠色鋼城正在拔地而起。
在文化方面,中老鐵路的開通為兩國人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交流平臺,加深了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友誼。鐵路沿線的文化交流活動日益增多,如旅游、學術交流、藝術展覽等,兩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兩國交流變得更加密切,從購物、美食到旅游、經貿都十分便捷,更推動了兩國在經濟貿易、生態文明、科技創新等方面的合作,深化了兩國人民的友誼,成功構筑了“民相親”“心相通”的友誼之橋。
隨著中老鐵路的不斷發展,中老友誼之路將越走越寬,兩國關系將更加緊密,共同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文/王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