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客官里面請,你們想吃點什么?”
“老板不用麻煩,來一菜一湯就行!”
老人話音剛落,老板娘就已經泣不成聲,嘴里還念叨著終于等到了終于等到了...
霎時間整個餐館都陷入了沉寂,這個名叫努力餐的餐館,坐落在成都的一個小巷子里,平時很少有外人光顧。
1950年的一天,老板娘準時開門接客,這是新中國成成立后的第一個新年,大街上全都是來來往往的行人熱鬧非凡。
不一會餐館里就擠滿了人,就在老板娘忙的暈頭轉向的時候,一陣敲門聲響起,幾個穿著軍裝的男人走了進來。
眼看他們如此器宇不凡,老板娘已經料到他們應該是有備而來,于是特意將人安排進了包廂。
果不其然,在一番交談之后,雙方成功對上了暗號,那么這個暗號究竟代表了什么?而老板娘又為何跟當兵的扯上了關系呢?
“努力餐”背后的意義
車耀先家境貧寒,為了能盡快養家糊口,他早早的跑去商店做學徒,招攬顧客的時候結識了街對門的黃三姑娘。
這人跟他一樣也是個貧苦老百姓,眼下只能扎紙錢來謀生,不過雖然過的是苦日子。
但黃三姑娘卻長的十分貌美,車耀先每次經過,都忍不住抬起頭偷偷看兩眼。
一來二去師娘難免就看出了車耀先的心思,隨即便張羅著要說親,對此車耀先求之不得,但轉頭看著自己家徒四壁的院落不禁心生愧疚。
于是便央求師娘再緩一緩,等他存夠了彩禮錢再說親也不遲,就這樣車耀先變的比以前更加勤快了,可惜錢包依舊干癟。
不久后,四川掀起了“保路革命”,車耀先本就是個有志青年,得此機會后自然想應征入伍。
且有了軍旅身份后或許更有資格迎娶黃三姑娘,于是在1912年加入了川軍,因為在戰場上屢立奇功不久就升為了連長。
恰好此時黃三姑娘因為上一門親事沒有談妥正待字閨中,他便迫不及待的央求母親趕緊去說親。
就這樣在1918年,兩個有情人終于走到了一起,婚后,他體貼入微,甚至讓黃三姑娘不再裹足,并給她起名為黃體先。
沒了后顧之憂后,車耀先在戰場上更加勇猛,最后從一個小士兵升到了師參謀長。
可車耀先當初投身入伍的目的并不是為了名利,而是那些飽受戰亂之苦的老百姓。
但眼下他所做的事情其實與軍閥無異,仍舊是在傷害最無辜的老百姓,就在他左右為難之際,遇到了一批我黨的同志。
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后,車耀先逐漸接觸到了共產主義,并深刻了解到了在自己所在隊伍的行為是否利于國家的存亡。
直到1928年劉湘聯合蔣介石共同制造了慘案3·31,他們大肆屠殺我黨同志和一些革命群眾。
車耀先知道后深受震動,而這也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1929年,車耀先脫離國民黨的隊伍加入我黨,決定走一條正確的救國之路。
之后根據上級指示,車耀先返回成都秘密潛伏,在一條小巷子里開了一家名為“努力餐”的餐館,為中央搜集情報。
這樣一來可以方便掩護,二來也可以找機會給同志們加餐,算是兩全其美。
隱藏的戰線
1929年,一家裝修別致的餐館坐落到了成都的巷子里,可惜剛開始,餐館里的生意十分落魄,根本沒人停下腳步朝里面看一眼。
思慮再三,車耀先決定給自家的餐館擴大面積,并將其左側改裝成酒樓,這樣一定能吸引到客人。
果然沒過幾天,餐館里就擠滿了人,甚至有不少當兵的會大晚上跑過去喝酒,這樣一來就給了車耀先足夠的機會去搜集情報。
但同樣吸引過來的還有一些普通老百姓,為了讓大家都吃上飯,車耀先特意囑咐廚師要舍得用料就連飯菜的定價也設置的十分便宜。
日常情況下,大家都是點些素菜和一些便宜的葷腥,這算是老百姓的標配。
時間一長,餐館里的人絡繹不絕,除了附近的熟客外還有些趕路的工人和學生。
之后為了能讓餐館更加醒目,他直接將店名改成了“努力餐”,意為革命還未完成,同志仍需努力。
有了這個招牌之后,餐館不僅招攬來了一批有志之士,還有一些國民黨的大軍官。
當然還有我黨的一些同志,當時正處在全城戒嚴的混亂當中,時不時就會有特務冒出來抓人,為此一些革命活動只能私下進行。
且必須謹小慎微,因為他們稍有不慎就會被帶走,這樣不僅會影響整個情報網絡,還會連累其他人丟掉性命。
而車耀先的任務除了搜集情報外,更多的還是吸引有志青年,傳遞共產主義思想。
1932年5月,成都召開了國恥群眾大會,車耀先偷偷溜到庭前大罵蔣介石。
事后為了不連累家人他只身逃往上海,半年后返回老家繼續自己的革命運動。
直待時機成熟后,他和一群有志青年一同創辦了紅色雜志,用來揭露國民黨的真實嘴臉。
還有就是籌劃革命活動并配合上級指示來配合其他同志的工作。
沒錯這里就是之前車耀先奉命建造的一個地下聯絡點,用餐館做掩護,搜集敵人的情報,展開救亡圖存的任務。
每當夜幕之后,車耀先就會帶人偷偷打開餐館包廂里的暗門,這里燈火通明,到處都擺放著革命書籍。
直到1935年,成都的一些有志之士成立了互助聯合會,因為知道努力餐是我黨的地下聯絡點,便也將見面地點定在了這里。
一連幾個月過去,聯合會內的成員越來越多,得益于車耀先的掩護,他們的行動始終沒有暴露,且還取得了好幾次成功。
漸漸的這里不再是僅供成都有志青年集聚的地方,還有不少行色匆匆的我黨工作者在這里落腳。
甚至當時在川的我黨領導人都會在這里商討對策,謀劃革命運動。
可由于這里聚集的人越來越多,且雜志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不免被人盯上。
畢竟此時車耀先的精力幾乎全放在了發布雜志期刊上,餐館的日常運營也已經交給了妻子負責。
他迫切希望利用這些紅色雜志喚醒普通大眾的民族自尊,讓他們積極投身于救亡圖存的運動當中。
多一個人看到就多了一份救國的力量,就這樣在車耀先的積極奔走下,越來越多的有志青年積極投身于救國運動。
漸漸的這股力量成了一個龐大的群體,在車耀先的幫助下,他們奔赴延安,走到了戰爭的前線。
此事過后不久有一批特務上門鬧事,說根據群眾舉報這里暗藏地下工作者,不等車耀先開口,他們就自顧自的搜了起來。
結果無功而返,特務們不信邪開始言語譏諷,但車耀先根本不上當,并好言相勸對方離開。
在這之后為了避免特務再突然襲擊,車耀先便設計了一套暗語,用“一菜一湯”代表我黨的工作者。
如果有人來就餐說了這句話,就立即把人迎進包廂,免費提供飯菜。
結果不幸被捕
作為一個忠誠的愛國青年,車耀先積極投身于革命運動,并想方設法影響身邊人,讓他們也投身于革命事業。
就在一切都進行的如火如荼時,1940年國民黨制造了慘無人道的“成都搶米事件”。
這樣一來既可以加強對四川的控制,也可以借機抓獲車耀先等革命人士,破壞他們的革命行動。
事發之后,車耀先和其他幾名戰士被捕,輾轉送到重慶之后,國民黨特務提出豐厚條件,只希望車耀先能吐露有關我黨的消息。
這其實是他們的慣用手段,畢竟在死亡面前,利益是最好的錨點,這世上真的會有人不怕死嗎?
當然!即使現在身在牢獄,車耀先依舊正義凜然,不僅沒有低下頭認錯,反倒還對著敵人嘲諷了一番。
面對車耀先的堅決,敵人使勁了手段,但那些威逼利誘都沒能讓車耀先屈服。
整整6年的監禁生涯,車耀先都攥進拳頭撐了過來,并在獄中寫下了長篇記實錄《四川軍事史》。
1946年7月,車耀先被轉到了重慶滓洞監獄,對此他已經預料到了自己的結局。
但并不后悔,唯一感到愧疚的就是沒能和自己的妻兒再見一面。
同年8月,隨著一聲槍響,車耀先痛快的結束了自己的一生,事后尸體被國民黨秘密銷毀。
此消息并沒有外傳,所以黃三姑娘以為自己的丈夫還活著,便一日日的等,除了維持努力餐的經營外,還努力照顧著孩子們。
這期間甚至代替車耀先負責掩護我黨同志的行蹤,并冒著生命危險參與了革命運動。
就這樣一連堅持了幾年,直到有我黨同志傳來口信,黃三姑娘這才直到了車耀先的消息。
對方表示國家會好好照顧烈士的遺孀,希望黃三姑娘節哀,但多年的思念一瞬間涌上心頭,黃三姑娘怎么受得住!
可在悲痛之余她還是拒絕了那筆撫恤金,表示應該給更需要它的人,最后就連車耀先的手稿也捐了出去。
這或許就是那代革命黨人的倔強吧,他們用鮮血照耀了我們前進的方向,正是因為有了車耀先在這樣的革命戰士,才有了我們如今的太平盛世。
如今在車耀先的家鄉,還有專門為他建設的雕塑,只為傳承革命精神,沒有人生而英勇,只是為了心中的信仰選擇無畏。
雖然歷史已經遠去,但英雄們的壯舉依舊活在我們每一代人的心上,永遠不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