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笑薇讀書”關注并星標,和笑薇一起讀書成長,知識創富!
昨天玥兮上完課后,原本我想帶她回家,但她想多玩一會兒,于是我們就去了附近的商場。
在商場負一層,擺了兩排賣手工物件的小攤兒,玥兮很快被這些花花綠綠的手工物件給吸引了。
我告訴她,可以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
但玥兮逛了一圈兒,總算找到了自己感興趣的,她想要一只毛絨小狗。
我輕聲問她,“你喜歡哪個小狗?”
玥兮左看右看,似乎拿不定主意,我提醒她,“你可以選擇一個戴圣誕帽的小狗,或者選擇棕色毛的小狗。”
但她堅持要選擇了一個白色絨毛、頭戴一圈粉色發帶的小狗。
然而,這并不是我認為最漂亮和理想的小狗。
純白色的絨毛,回去摸兩下也就黑了,不如棕色的耐臟,小狗的神態有些呆呆的,并不可愛。當然這些都只是我這個老母親的想法。
本來想勸說她換一個,但一想,既然她喜歡,那就讓她選擇中意的。
下午,玥兮在樓下玩那只小白狗,玩了好半天,我在二樓書房工作。
正在看書,聽到她喊我,“媽媽,我想給小狗取個名字。”
我說,“好啊,你想取什么名字?”
玥兮說,“叫‘咪咪’怎么樣?”
我一聽忍不住笑,“這難道不是小貓的名字嗎?”
玥兮這下可能也覺得不合適,露出了孩子般天真的笑,“那叫‘喵喵’”呢?
“啊,那不還是‘小貓’的名字?”
“那叫‘粉粉’怎么樣?她的發帶是粉色的!”
我趕忙回應她,“可以啊,挺有代表性的,下午那小攤上,戴粉色發帶的小狗不多。”
這下小狗有了名字,玥兮可開心了。
當時,我在讀朋友送的一本書---《愛與自由:父母必修的16堂課》,書中赫然寫道:孩子的生命力能否綻放,要看父母是否尊重孩子的選擇權。
總是在小事上被剝奪選擇權的孩子,孩子成年后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疾病和生活問題。
很多人隨波逐流過了一生,不知道的興趣愛好是什么,原因就在于從童年起,各類選擇權都被父母以各種名義無情地剝奪。
我很慶幸,當時沒有用父母的權威逼迫她妥協聽我的建議,而是遵從了她的自由意志和選擇。
做父母其實是一項非常細致的工作,有時候稍微不注意,很可能就會習慣于用成年人的強權壓制孩子,或者沿襲自己童年時粗糙的教育方式,只關注是否經濟等實際問題,而不關注孩子的感受和喜好,從而磨損了他們的生命力。
孩子雖然小,但也是有獨立思想的個體,她們有自己的衡量和篩選標準,也許不一定契合大人,但符合她們當下階段內心的真實需求。
玥兮從兩三歲的時候開始,她就經常自己選擇每天要穿的衣服,自己搭配,自己選禮物,雖然有時候穿的衣服在我看來并不好看,甚至還有些丑,但在她看來,那就是最好看的。
偶爾我也試圖糾正她,但大多數時候,我都選擇讓她自由選擇。
我不想剝奪她為自己的人生做選擇的權利,當她從小開始練習選擇和決策,一點點嘗試和試錯,我相信,長大后,她會成為更獨立自主、也更有自我的成年人。
玥兮從小是個活潑好動的孩子,容易因為很小的事情開心、興奮、激動,這大概就是屬于孩子天生的生命力,作為父母,我認為有必要保護好這種“生命力”。
而我的保護方式就是:給予相對寬松的成長環境和自由開闊的探索空間,尊重她的興趣和喜好,不要求她過份懂事順從,允許她按照孩子的樣子長大。
昨天晚上睡覺的時候,玥兮把小狗放在她的小枕頭邊,陪著一起睡,非常開心滿足的樣子。
看得出來,她特別喜歡這個在我眼里并不算可愛的狗狗。可是,有什么關系呢,她開心就好。
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禮物,一次微小的自主選擇的經歷,但我想,比小狗狗更重要的是,她的選擇權得到了尊重,而我不經意間也保護了她作為一個孩子純真鮮活的生命力。
笑薇,南方姑娘遠嫁西北,靠讀書自由生活,曾在企業打過工,也在體制內試過水,當過北漂青年,如今小城安家,執著追夢。著有《左手閱讀,右手寫作》。
作者|笑薇
排版|梓兮
圖源|網絡(若侵權請聯系刪除)
首發公眾號|笑薇讀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