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至雪季,無論是雪場老炮還是躍躍欲試的小白,都開啟了新一輪滑雪單品的選購熱潮,進而催生出一個戶外裝備的藍海,吸引到眾多品牌涌入其中......
如今的快時尚品牌們,也試圖以品牌知名度以及價格優勢,從多元且規模日漸龐大的滑雪市場中分一杯羹,并且與往年相比,快時尚品牌今年的滑雪系列產品更為豐富多元,對滑雪市場的覆蓋也更加全面。
不久前,Zara發布了2024年新一季滑雪系列,而這也是品牌第二年布局滑雪戶外服飾領域。
Zara Ski 2024
早在2023年末,Zara就首次推出Ski滑雪系列,其涵蓋了滑雪服、羽絨服、滑雪鏡和滑雪靴等單品。
Zara Ski 2023
無獨有偶,瑞典快時尚零售巨頭 H&M 旗下運動系列H&M MOVE,也于近期推出樂全新滑雪裝備,這也是繼品牌在去年冬天首次推出滑雪服后,今年冬天再度加碼冬季高性能服裝市場。
H&M MOVE Ski 2024
H&M在2022年8月推出全新產品線H&M MOVE,定位時尚輕運動。去年開始,H&M MOVE即涉足滑雪服市場。據H&M表示,其冬季性能膠囊在2023年取得“成功”。
H&M MOVE Ski
當然,另一快時尚巨頭優衣庫則與專業滑雪運動領域聯系密切。作為瑞典奧委會的合作伙伴,早在上屆冬奧會期間,便為國家滑雪運動員提供了專業比賽裝備。
優衣庫正在為2026年米蘭冬季運動會做準備,與瑞典滑雪協會攜手,在專業滑雪運動的基礎上開發相關產品。
UNIQLO優衣庫
無論是從產品設計還是系列規模,可以看出快時尚品牌們對于滑雪領域的探索并非淺嘗輒止,而是堅定加碼百元、千元的滑雪裝備市場,讓自己保有競爭力。
BURTON / BOGNER
因為像專業滑雪品牌BURTON、BOGNER這樣,單件雪服的均價在數千元甚至萬元不等,更適合專業滑雪愛好者;而與Zara、H&M在價格上構成競爭關系且具有一定品牌競爭力的,或許只有像DECATHLON迪卡儂這樣的運動、戶外品牌,但對于快時尚品牌來說,兩者的定位又截然不同。
比平價戶外品牌更具品牌力,比專業戶外品牌更具性價比,快時尚瞄準更為細分的滑雪市場,自然要將差異化進行到底。
但與此同時,快時尚品牌進軍滑雪領域,自然也會招至不少質疑,人們關注的重點,無疑是以專業科技與功能性面料為導向的滑雪服,是否會出現“便宜沒好貨”的情況,或者說在利潤空間被壓縮的前提下,產品功能是否也會被“閹割”?
Zara Ski
以Zara此次推出的滑雪系列為例,整個系列中除了滑雪服、連體褲、羽絨服等服裝,同時涵蓋了滑雪鏡、手套、頭盔和滑雪靴等基礎的滑雪裝備,產品的價格在200-1600元之間不等。
Zara Ski Collection
如果以Zara的定價購置一整套滑雪服裝,只需要花費3000元左右,而這個價格,在諸多專業滑雪品牌中或許只能買到一件沖鋒衣外套。
產品定價偏低,就一定意味著產品質量的下降嗎?
在Zara最新滑雪系列中,價值1499元的滑雪羽絨服采用了80%羽絨和20%羽毛填充制成,具有750蓬松度的保暖效力,可抵御強風穿透和15000毫米的水壓,完全可以滿足滑雪等不同場景的需要。
Zara Ski Collection
而在H&M MOVE 滑雪系列中,售價最貴、約為1400RMB的三層夾克,不僅采用了獲得專利的高性能面料,在滿足防風、防水、透氣的基礎上,還應用了 RECCO 雪崩營救感應器技術,以便于在滑雪者遇險時,專業救援隊及時搜索到穿著者,可謂兼顧運動體驗與運動安全。
H&M MOVE
而在產品風格和外觀設計上,快時尚品牌同樣沒有脫離其“時尚”的本質。從品牌所拍攝的Lookbook中不難看出,品牌想要強調的不僅是時裝化的剪裁和版型,更是是消費者“一衣多穿”的需求:既能支持滑雪這樣的戶外運動,同樣能滿足日常通勤的需要。
Zara Ski
這樣的出發點,則與時裝品牌推出自家滑雪系列的理念不謀而合,于是在滑雪這一戶外運動市場中,快時尚品牌再一次充當起高奢品牌的平替角色,吸引到了那些想要往時尚戶外風格靠攏的消費者。
根據《中國冰雪產業發展研究報告(2024)》顯示,2024年我國冰雪產業規模已達9700億元,預計2025年將增長至10053億元。還有諸多“發展報告”、“數據分析”已經向大眾證明,在國內,戶外運動已走向日常化、全民化,成為國民新的生活方式,戶外運動人群的擴大,除了意味著更大的消費市場,也在提醒著品牌們,從價位與專業領域進行細分已成必然。
Zara Ski
在今年天貓雙11運動戶外排行榜上,國產戶外品牌CAMEL駱駝的排名壓過了更為知名的The North Face和DESCENTE迪桑特,DECATHLON迪卡儂也憑借極高性價比,登上榜單TOP20;就連國民品牌metersbonwe美特斯邦威,也在前段時間正式宣布進軍戶外賽道、推出戶外系列,公開表明自己就是要做“大牌平替”。
CAMEL駱駝 / metersbonwe美特斯邦威
via.weibo@CAMEL駱駝/@metersbonwe
品牌紛紛瞄準更低的價位區間,想要覆蓋更為廣泛的人群,這也導致中低端戶外品牌的逐漸飽和。根據魔鏡數據顯示,近三年來戶外運動行業400元以下的商品數量占比從87%逐漸降低至84.89%。
而這為Zara、H&M等快時尚品牌敲響警鐘,隨著戶外市場的火熱,消費者對戶外裝備的功能和質量產生了更高的要求,品質要求提升的背景下,品牌應該加碼于中高端產品市場,并借以“時尚”的內核,進一步完成區分,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Zara / H&M
當下的戶外市場正面臨“由量到質”的進階,在這個逐步成熟的過程中,消費者們也由最初的入門玩家成長為進階用戶,對于裝備的選擇從低端品牌轉向中高端品牌,因此對于像Zara、H&M這樣的快時尚品牌而言,保持自己的風格定位的同時,協同設計創新,才有可能在偌大的戶外市場中被精準鎖定,讓消費者堅定選擇。
(圖片來源于網絡)
2024.11.27
2023.10.06
2022.10.12
2022.12.2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