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生不息·大灣區季》第3期,港劇OST專場來襲。
有關港劇,近年來觀看甚少,更是錯過很多優秀港劇OST,如今節目組將幾十年來的優秀港劇重溫,不吝是一種補習。
當然,讓我意想不到的是,有些耳熟能詳的歌曲,竟然是來自港劇。
現場男隊女隊將這些作品再次翻唱,猶如將那些塵封的珍貴文物進行翻新再造,給予了它們全新生命。
到底是還原它的本來樣貌,保持原汁原味好;還是大刀闊斧的改造新編更精彩?每位歌手對作品的不同理解,最終的視聽效果也千差萬別。
今天就來分析排名最五名和第六名的《容易受傷的女人》和《叱咤紅人》。
容祖兒、衛蘭《容易受傷的女人》
《容易受傷的女人》原唱王菲,她在1992年推廣這首作品的時候,還叫王靖雯。
這首歌曲的旋律來自中島みゆき20世紀70年末的作品《口紅》,經潘源良重新填詞后,由王菲演唱。
當好的詞曲找對好歌手,就像千里馬找到伯樂,寶石遇對鑒賞家,身價從此一飛沖天。
這首《容易受傷的女人》隨著唱片《COMING HOME》的銷量沖破白金,為王菲贏得1992年香港無線電視臺勁歌金曲十大金曲獎等六大獎項。
王菲也憑靠此曲,迅速奠定了自己的樂壇地位,此曲也成為她的經典代表作之一。
《容易受傷的女人》,是一位曾受過情傷的女人,對她的新情人傾吐著心事,繾綣情深,同時又擔心再遭受傷害。
王菲的演唱,空靈的聲線給予作品純粹、自然的柔美,喁喁自語般,以明亮、甜美、又富有光澤的聲音,唱出了易傷易感女人那矛盾糾結的情思。有著一種具有直擊靈魂的感染力。
珠玉在前,再次翻唱《容易受傷的女人》,難度可以想見。
容祖兒和衛蘭的演唱,容祖兒力道有余,柔美不足;如果僅僅衛蘭自己唱,可能會超越兩人合作效果。
其實,如果兩人形成對唱形式,角色扮演,以另外一個角度演繹這首作品,未嘗不能唱出全新感覺和境界。
回春丹《叱咤紅人》
《叱咤紅人》原唱是陳小春,是TVB1998年陳小春版《鹿鼎記》的片頭曲,許愿、張達明作詞,許愿、伍樂城作曲。
《鹿鼎記》作為金庸先生的經典,韋小寶的形象深入人心,這首《叱咤紅人》歌詞幽默,唱風搞笑,可謂是韋小寶個性和生平的寫照。
聽陳小春版本的《叱咤紅人》,韋小寶的痞、賴、古靈精怪、江湖俠氣都演繹了出來。
我們喜歡韋小寶,是喜歡他那與民族特點高度契合的浪漫人格,情義深重又自由灑脫,油滑無賴又運氣爆表。
所以,這樣專屬韋小寶的港劇OST,重新演繹難度陡增。
回春丹翻唱的《叱咤紅人》,輕快、自在,灑脫、隨性,聽來很是舒適。但是,韋小寶的形象也徹底破碎了。
他們把歌詞想要表達的徹底扔到了一邊,自顧自根據節奏的感覺去唱了。韋小寶的義膽俠骨、古靈精怪呢?完全看不到了!改得支離破碎,面目全非。
歌曲和歌手的匹配度是如此重要,聲音特點、對作品的理解、編曲風格等全部影響著完成度。而《叱咤紅人》的改編顯然與作品原意南轅北轍了。
隨著《聲生不息·大灣區季》的播出,我對粵語歌的熱情也水漲船高,越加癡迷。
是因為情懷懷舊?還是作品翻新看到老樹發新枝的欣喜?還是出于對新生代歌手重新演繹的好奇?
都不是。
就只是單純的對粵語歌的熱愛。
因為那些歌詞,能夠精準把捉到我內心隱藏的情緒;曲能夠與我的血脈流速相吻、與我的心跳頻率相合;演唱能夠抽絲撥繭地叩動心門。
優秀的翻唱,是對詞曲主旨的完美表達,如果說聆聽原唱是那幾十年前的箭,穿越幾十年的時光,射中靶心。那翻唱,就是仿佛跋涉了千山萬水之后,在一個風景全異的地方,看到同一輪月亮。
《聲生不息·大灣區季》港劇OST專場,讓我看到嚴峻現實:那就是復興港樂,任重而道遠。這仿佛是對整個青黃不接的華語樂壇的一種影射。
但我同樣期待,新一代音樂制作人接棒,適應新的時代風尚,形成新的恰切表達,繼續引發對粵語歌的共鳴與回聲。
希望,過了這個橋,就有一種馳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