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山東作為我重要的戰略區,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和作用。因此,毛澤東和中央軍委對山東戰略區十分重視。
抗日戰爭剛剛勝利后的1945年8月26日,為進一步加強山東戰略區的領導,毛澤東親擬電稿給山東分局,電報中這樣寫道:
“林彪、肖勁光二同志昨日飛抵大行轉赴山東。分工:羅榮桓為書記及政委,林彪為司令員,肖勁光為副司令員。如羅因病必須休養時,林代理羅之職務,林、肖均為分局委員。其余不變動”。
透過這封電報看,毛澤東和中央軍委在抗戰剛一結束,即派林彪、肖勁光兩位大員加強到山東戰略區,與原在山東的羅榮桓一起,共同經略山東,足見對山東戰略區的重視程度。
林彪與羅榮桓的搭檔由來已久。早在紅四軍時兩人即搭檔共事。那時,由于“林彪與前幾任黨代表都搞不好關系”,不少人都為羅榮桓捏了一把汗,甚至連毛澤東都有些放心不下。不過,令眾人沒有想到的是,羅榮桓與林彪搭班子合作后,二人相得益彰,配合得不錯。羅榮桓“把紅四軍的政治工作、軍事訓練、供給工作抓得井井有條”,林彪則“除了負責作戰指揮外,對部隊的日常工作索性不怎么過問了”。
對于林彪與羅榮桓在紅四軍的配合,毛澤東很是滿意,曾這樣說道:“羅榮桓在四軍,不是跟林彪團結得很好嗎?”
抗日戰爭初期,林彪與羅榮桓搭檔于115師。平型關大捷后,林彪因傷到蘇聯治病。羅榮桓率115師轉戰到山東,并開辟了山東抗日根據地。
對于這次中央派林彪、肖勁光來山東工作,羅榮桓非常高興。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就在羅榮桓熱切期盼林彪、肖勁光趕到山東赴任時,黨中央根據“向北發展,向南防御”的總體戰略部署,決定大舉進軍東北,并把搶占東北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戰略任務。
9月17日,主持中央工作的劉少奇給在重慶談判的毛澤東和周恩來的電報中提出:“為了加強冀熱遼地區工作,應即成立冀熱遼中央局,派高崗、(李)富春、康生等去工作,并須組織強有力的軍事指揮機關,以陳毅或林彪或徐向前去擔任”。
9月19日,劉少奇在給毛、周的電報中進一步提出了明確的人選:“成立冀熱遼中央局,并擴大冀熱遼軍區,以李富春為書記,林彪為司令”。
當天,毛澤東和周恩來從重慶復電:“同意鐃(瀨石)、陳(毅)去山東,羅(榮桓)及肖(華)去東北,林彪去熱河,亦以快為好”。
毛、周的這份電報表明:林彪與羅榮桓一個去熱河,一個去東北。
然而,針對不斷變化的戰局,過了不到一個月,即10月17日,劉少奇為中共中央起草電報給已到冀中的林彪,這樣指示道:“由于東北情況緊急,林彪及到冀東的部隊決定速開東北”。
這樣一來,抗日戰爭結束后,原本準備經略山東戰略區的林彪和羅榮桓都被中央派到了東北戰略區。
1945年11月,林彪與羅榮桓在沈陽會合。從此,兩人開始在東北大地上進行搭檔合作,共同譜寫東北解放事業的新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