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薛云瑞
2024年10月13日至17日,原陸軍二十師步兵五十八團高射機槍連第三屆戰友聯誼會在名揚海內外的“佛都”樂山市隆重舉行。來自8個省區的戰友、軍嫂們齊聚天柱山賓館,共敘戰友深情、共賞川南美景,演繹了一臺內容豐富、生動活潑的聯誼大戲。短短4天,盛況空前、令人難忘。聯誼會上,戰友們暢談了自己回鄉后發揚人民軍隊優良傳統,艱苦奮斗創業的心路歷程,并交流了工作和生活的經驗體會。
會后,又相繼參觀了樂山大佛、峨眉山圣境、都江堰遺址等風景名勝與古跡。內容之豐富、印象之深刻遠超想象,大家深感不虛此行、回味無窮!閉幕式上,組委會總結了“三個難忘”。
一、四川老戰友的戰友真情令人難忘
曾長期擔任基層村支書、鄉鎮干部,75年入伍的四川籍老兵周文開、彭學剛等,都是年近七旬的老人了。他們由于不善用電腦等電子辦公設備,硬是戴著老花鏡用筆逐字謄寫名單、用紙筆計算費用。為了減少失誤,兩位老兵反復核對,常常忙到深夜。有時,還要把家屬拉上一起幫忙。兩位美麗的軍嫂都是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巾幗女將,她們不但全力支持丈夫的善舉,還主動到場忙前忙后,成為名副其實的義務服務員。為把后勤工作做得扎實高效,周文開一行提前勘踏旅游路線、反復比較篩選,盡量壓低食宿、景點等價格,力爭使會議費用降到最低。
還在職在崗的當地戰友王黔軍、胡楊等,也紛紛利用業余時間前來幫忙。尤其是在當地擔任要職的戰友王黔軍,從百忙中抽出時間,為會議操心出力,利用人脈關系尋找物美價廉的酒店、會場等,每天晚上還主動到會務組協調會務事宜,常常忙到深夜才回家休息……
最令人感動的是:每天天還未亮,第一個喊大家起床的是周文開、第一個到飯堂檢查早餐準備情況的是周文開、第一個站到大巴車門前的是周文開……在他的操持下,每天早上6點多準時開飯、7點準時發車;每次都像鐘表一樣準時,且無人落單、無車誤點。
每天最后一個離開飯堂的,也總是周文開。每天晚飯后,他都要和酒店有關人員反復盯對次日用餐的時間、人數和標準;回到賓館,他還要核對每天的賬目,協調旅游公司的車輛、路線,根據次日的天氣、人數變化等,隨時加以調整……
每天最后一個上床休息的,還是周文開、彭學剛等川籍戰友們。他們喊啞了嗓子、累彎了腰,但仍咬牙堅持。他們說:能為戰友們服務是榮幸、是自豪、是親如兄弟的戰友情……
二、戰友們的堅強意志令人難忘
“虎老雄風在,意志堅如鋼”!經過解放軍大學校鍛煉的老兵們,回憶起回鄉生活的艱難歷程,仍十分感念部隊的教育和進步成長。
原高機連甘肅臨夏籍衛生員鄧學偉,退伍回到經濟條件十分落后的偏遠農村,生活困難。他先后干過修鞋、蹬三輪車等苦力活,硬是在同一年同時供出兩個大學生。有人曾勸他:“你靠蹬三輪供不起兩個大學生,還是不要讓女娃上了?!彼麍远ǖ鼗卮穑骸霸凼钱斶^兵的人,沒有吃不了的苦、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倆娃一起供!”他硬是靠一輛三輪車、兩條孱弱的腿,蹬出了兩個大學畢業生。其中艱辛,可想而知。兩個孩子不但同時考中、同時畢業,還相繼以高分同時被錄取為公務員。此事在當地傳為佳話,在戰友中更是贊譽有加。
原高機連班長張保恒,是來自甘肅武威的老兵。在軍營,他是優秀的戰士、班長;在家鄉,他是出色的醫生、專家。他退伍不褪色,一面工作、一面學習,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皮膚病專家,主任醫師。由于長期坐診,他腰椎嚴重受損,相繼在北京積水潭等著名醫院做了大手術,腰部楔入四根永久性鋼釘,走不了幾百米腰部就疼痛難忍。加之患有較重的糖尿病,行走十分困難,更不要說爬山了??扇龑脩鹩崖撜x會他屆屆參加,且擔任大會開幕式合唱的總指揮。此次樂山聚會道路崎嶇,尤其是峨眉山山勢陡峭。他冒著寒風細雨艱難攀爬,從不掉隊。他那頑強拼搏的精神,令所有戰友為之動容。尤其看到他在排隊候梯(索道)時拄著拐棍倚靠在欄桿旁,拌著一身冷汗抖抖索索地啃食冷饃的情景(緩解糖尿病造成的低血糖頭暈癥狀),實在令人淚目……是什么精神支撐著他如此頑強?他在會議上說得好:“是部隊大學校培養教育了我,鍛造了我的鋼鐵意志,才使我有了今天的一切!是戰友親如兄弟的不了情牽絆著我,使我難割難舍……
戰友聯誼會是懷念軍營生活的大課堂,只要一息尚存、只要沒有倒下,我會永續參加、永不缺席!”其慷慨陳詞擲地有聲,令人欽佩!好一個鋼鐵戰士張保恒,您是退伍軍人的優秀代表、您是千千萬萬個退伍軍人的縮影。我們為您自豪,我們向您致敬!
寧夏籍老兵王志國已年過七旬,他跑前跑后鼓舞大家士氣。當他看到山道崎嶇、隊伍拉長時,還主動斷后承擔起監護身體病弱戰友的“收容”任務。當看到張保恒戰友行走困難時,許多老戰友都主動提出要背他上山并紛紛表示:就是抬也要抬上去,絕不讓一個戰友掉隊!所有老兵都互相關心、互相扶持,就如同在戰場、如同在軍營,團結一心、同心同德擰成一股繩,多像一個堅強的戰斗堡壘?。≌婵芍^:
軍人都是鋼鐵漢,
山高路險不畏難。
團結一心沖上前,
軍旗插上峨眉山!
三、樂山的迷人風情令人難忘
因“天府之國”而著稱的四川物華天寶、人杰地靈、風光迤邐,而素有“蜀南之都”美稱的樂山更是美麗富饒、風光秀美、名人輩出。樂山古稱嘉州,北宋大文豪蘇東坡就出生在原歸樂山所轄的眉山縣(幾年前眉山撤縣設地級市與樂山市轄區分離),留下了千古詩詞文、“三蘇祠”、東坡魚、東坡肘子。相傳,蘇東坡曾留下“中華之山水在蜀,蜀之山水在嘉州”的論斷,足見樂山的美麗富饒與山水雋秀?,F代文豪郭沫若先生,就出生在樂山的沙灣鎮。樂山,更是因聚集了樂山大佛和峨眉山兩座5A級名勝而聞名天下。始建于唐朝中期的樂山大佛,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大佛坐像又名凌云大佛,坐落在三江匯流之處(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是一座依山傍水的巨大石刻佛像。佛像高達71米,氣勢磅礴、宏偉壯觀,被譽為古代“世界第一大佛”,吸引著無數國內外游客慕名瞻仰。
好在,我們選擇了旅游淡季,但仍是人流如織??梢韵胂蟪?,黃金周、節假日人流該有多大?
位于樂山境內的峨眉市內以“仙山佛國”著稱的峨眉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并以其“雄秀奇險幽”的特點名揚海內外,被譽為“植物王國、動物樂園、地質博物館”等,先后被評為國家5A級旅游風景區和“全球優秀生態旅游景區”,成為中外游客的旅游勝地。放眼望去,山下滿目青蔥、山上雨霧蒙蒙,拾級而上一步一景。由于海拔落差大,自下而上一山呈四季、一日幾輪回。置身其間,如詩如畫、若人若仙,如醉如癡、美輪美奐!
但出乎預料的是:我們登山時大多衣著單薄,輕視了仙山的“脾氣”。山下微微冒汗,山上雨霧繚繞。見游客租穿棉衣,我們覺得是小題大做、故弄玄虛。尤其從廣州啟程的我,還穿著涼爽的七分褲,對此更是不屑一顧。誰料,到了海拔3099米的金頂后,竟被凍得瑟瑟發抖。就連山頂雄偉壯觀的巨佛,似乎也深藏濃霧之中躲避著冷雨寒風,更何況我們這些凡夫俗子?這也讓我們好好體驗了一把“十里不同俗,八里不同天”的滋味。下山后,老班長告知:我的臉曾被凍成了紫紅色,顯得十分痛苦。說實話,我確實凍得快堅持不住了,要不是當過兵這點底子還在,或許我真的要崩潰了。我相信,戰友中與我有同感的人大有人在。“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爐香”!我們曾為軍人就要為軍人爭氣,任何情況下都要咬牙堅持,堅持堅持再堅持,堅持就是勝利!
隊伍到達休息區,有旅游經歷者大概都有體會:景區內宰客似乎已是常態,但峨眉山景區則是少有的例外:5元一根經加工的拐棍,還刻有“峨眉山紀念”字樣;20元一人的桌餐,有魚有肉有湯,七八個硬菜美味可口、醇香實惠,大家贊不絕口。或許這是我們在國內外景區體驗感最好的一次了,打破了人們“景區就是宰客區”的理念。而街面上琳瑯滿目的小吃,美味可口、物美價廉,當地老鄉亦和藹可親、熱情好客,似乎并不欺生。
尤其在賓館住宿時,偶見一群年輕顧客打算在賓館租房打牌,被前臺服務員婉拒。理由是:不能影響老兵們休息,寧可少做生意,也要眷顧遠道而來的老兵。寥寥數語,誠懇而又溫馨,實在令人感動。
風光秀麗的“仙山佛國”,給人以流連忘返之感;淳樸善良的川南民風,給戰友們留下了深刻而又美好的印象;尤其是熱情周到的四川籍戰友們,更是令人依依不舍、難以忘懷。
致敬,樂山的鄉親父老!致敬,四川的老戰友們!下次有機會,我們還會再來……
在樂山高鐵站候車返程時,距離檢票還有半個小時左右。激情難抑的我,匆匆在手機上草書小詩發戰友群,以示感懷:
難忘樂山
飲罷三江水,
再品峨眉魚。
金頂裊裊濃霧,
難見獼猴漫步。
遙望偉岸大佛。
穩坐群山之麓。
滔滔江河安瀾,
樂山樂水樂福。
致敬樂山,
祝福樂山。
大美樂山,
前路更多坦途。
順祝樂山人民尤其我親愛的戰友們:
萬事吉祥,
闔家幸福!
本刊獨家原創 抄襲剽竊必究
作者薛云瑞 山東臨沂人,曾在駐賀蘭山陸軍二十師五十八團高機連任文書等。退伍后先后在石嘴山發電廠、寧夏電力建設公司、寧夏電力行業協會等單位工作,當過工人,曾在秘書、團委書記、黨委書記等黨政管理崗位任職多年。
原文編輯:曹益民 趙蘇平 鞏天寶
本文編輯:徐建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