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大笠
蔣介石號稱統(tǒng)領430萬大軍,卻為什么會這么忌憚只有30萬兵力的李宗仁?
其實跟當時的形勢有很大關系。
蔣介石講話
那時,北伐戰(zhàn)爭剛結束,蔣介石統(tǒng)一了華南大部分地區(qū),但是實力還不足以完全控制各地區(qū)。
而李宗仁手下有3個桂系的軍閥部隊,實力不容小覷。
更要命的是李宗仁的部隊都駐扎在華南要地,只要他想,隨時都能成為蔣介石的心腹大患。
更重要的是,李宗仁本人實在太狡猾了。
李宗仁
1928年,國民黨在北伐戰(zhàn)爭中攻占了河南。
此時,李宗仁率桂軍標在奉軍那邊,為了配合北伐,蔣介石命令李宗仁進攻張作霖的勢力。
李宗仁起初裝作同意,但是進軍后卻突然宣布倒向奉軍,與張作霖聯(lián)手打擊蔣介石的部隊。
這一舉動直接破壞了蔣介石的部署,造成北伐戰(zhàn)爭在關鍵時刻的停滯和挫折。
李宗仁的突然倒戈令蔣介石猝不及防,陷入十分被動的境地。
但沒過多久,李宗仁就又宣布離開奉軍,重新加入國民黨陣營,聲稱是為了反對軍閥。
但實際上更多的原因是李宗仁發(fā)現蔣介石的實力已經站穩(wěn),勝利已成定局。
所以,他再一次變卦,選擇站到最有利的一邊。
這件事足以表明,李宗仁沒有原則,是一個會隨時根據形勢變化來換邊的人,他看重的永遠是自己的最大利益。
這種變幻無常,機智多謀的性格,讓蔣介石對他一直難以放心,也難以信任。
左李宗仁
再說,李宗仁手下的桂軍將士多來自廣西,跟蔣介石主力的湖南軍系不太對付。
當時,湖南軍人看不起桂軍,桂軍也嫌湖南軍人驕橫霸道。
這兩個軍系難以真正融合,在很大程度上成為了蔣介石防備李宗仁的理由。
所以,無論是當時的軍事力量對比,還是兩人之間的個人關系,以及部下軍人的地域仇視,都使得蔣介石對李宗仁始終難以完全信任。
而且,李宗仁手里握有較大實力,又難以判斷他的心思,這讓蔣介石感到后背發(fā)涼,時刻防著他的變化。
這也就是蔣介石對李宗仁忌憚的主要原因了。
要我說,蔣介石的這種忌憚也不是沒有道理。
人在做事的時候,最怕的就是難以預測的變數。
李宗仁
李宗仁這種看重自我利益,做事只想自己的人,就是一個超級大變數。
如果我是蔣介石,對他我也會睡不著覺的!
歷史證明,蔣介石的忌憚也并非多慮,他終究是無法完全掌控住李宗仁這個不定時炸彈。
在抗日戰(zhàn)爭初期,日軍勢如破竹,華北淪陷,形勢岌岌可危。
這時,蔣介石不得不把目光投向李宗仁,希望他能守住華南大門,保家衛(wèi)國。
于是,李宗仁得到重兵,開始在華南一帶抗擊日軍。
這一時期,李宗仁算是發(fā)揮到最大作用。
他指揮桂軍與日軍血戰(zhàn),屢戰(zhàn)屢勝,真正守住了華南要地,讓日軍無法直撲中原。
皖軍
也是這幾場戰(zhàn)爭,讓他得到各界贊譽,成為抗戰(zhàn)初期的一線指揮官中的佼佼者。
隨著李宗仁聲望大漲,實力也隨之擴張。
而蔣介石自然也看到了這一切。
李宗仁越來越強大無疑讓他憂心忡忡。
但是另一方面,面對日寇勢力,他又迫切需要李宗仁這樣的一線將領。
這充分體現了蔣介石的兩難處境和矛盾心理,于是他與李宗仁的關系變得更加扭捏。
蔣介石與宋美齡
1942年,李宗仁希望得到更大兵力去發(fā)動主動進攻,但是遭到蔣介石的拒絕。
與此同時,蔣介石開始采取措施削減李宗仁的實力,他害怕讓李宗仁繼續(xù)擴張下去會威脅到自己的地位。
正所謂功高震主,樹大招風。
抗日戰(zhàn)爭時期,李宗仁確實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但也因此成長為蔣介石心頭最大的一塊心病。
那之后,蔣介石在對日作戰(zhàn)的需要與對李宗仁防備之間徘徊,這種兩難的矛盾心理影響了對日戰(zhàn)爭的進程,也令國民黨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蒙上了許多遺憾。
做個假設,如果蔣介石沒有因為忌憚李宗仁,去削弱李宗仁的實力。
那這個令日軍聞風喪膽的,人稱“李猛仔”的李宗仁會不會改變抗戰(zhàn)結果,縮短把日寇趕出國門的時間呢?
本文由@李大笠執(zhí)筆,寫文不易,你的點贊和關注是我最大的動力!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