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進行一周的商務旅行——結論令人震驚:在數字化方面,德國面臨著徹底落后的危險。”德國《電腦周刊》18 日以“數字化意味著向中國學習”為題刊出其首席記者尤爾根·希爾的文章稱,對中國南方大都市深圳的訪問就說明了這一點,深圳已從“世界的工作臺”發展成為“亞洲硅谷”。這里沒有關于數字技術風險的無休無止的爭論。這里關注的問題是應用的好處以及如何從中開發商業模式。
“亞洲硅谷”
靈活而不是猶豫。這種靈活的思維不僅貫穿于公司,也貫穿于整個城市。沒有無休止的討論,而是行動。并非一切都必須是復雜的高科技——重要的是好處。
公園里的無人機站。一個公園的中央——堪比慕尼黑的英國花園——有一座帶觸摸屏的小房子。它是送貨無人機的著陸站。公園游客可以用智能手機或無人機站的觸摸屏從該地區的餐廳訂購食物和飲料。10到15分鐘后,自動飛行的無人機將食物直接送到公園。回收利用也不容忽視。包裝材料被折疊起來放入無人機站旁邊的箱子中并重復使用。
《電腦周刊》文章
用相機創建數字孿生。深圳城市景觀中的眾多攝像頭,這似乎并沒有讓公民感到太大困擾。相比之下,攝像機的另一個優勢就被強調了——在攝像機的幫助下,整個深圳創建了一個數字孿生。例如,交通流量可以相應地進行數字調整;如果發生事故,借助這些視頻信息,可以專門調動足夠數量的救援力量,無論是警察、救護車還是消防隊前往事故現場。
借助數字孿生提高效率。借助視頻圖像和數字孿生,消防部門可在部署前了解需要哪些應急設備來撲滅火災。城市管理部門根據需要專門部署清潔人員到城市的臟亂區域。人類仍然在完成這項任務,但中國已經計劃在未來讓機器人自主完成這項任務。
無人機送貨站
餐館和工業自動化。餐館也有機器人,他們可以將食物送到餐桌上。對客人的好處:服務員在點餐時有更多時間提供咨詢。關于機器人和自動化——參觀華為智能手機工廠真的令人失望。任何希望看到一大群工人在裝配線上忙碌的人——將會得到相反的教育。
14 名員工打造智能手機。華為智能手機工廠共有14名員工仍在裝配線上。該生產線本身由 100 多個獨立的生產模塊組成。得益于這種模塊化結構,它們可以快速靈活地組裝在一起,形成新的裝配線。組裝一臺智能手機大約需要兩個小時。這包括接線、攝像頭安裝、電池粘合、觸摸屏安裝等所有工作步驟。鑒于這種自動化水平,德國的商業和政治應該認真捫心自問,高工資成本是否真的是德國唯一的競爭劣勢?或者是否缺乏靈活和數字化思維以及創新實力?
機器人送餐
通過制裁實現自給自足。我們還是選擇華為吧。正如我們在華為的談話中經常聽到的那樣,“我們在危機中變得更加強大,比以前更加獨立。”現在很多生產模塊都是華為自己開發的,不再需要購買。芯片生產也是如此。根據信息,該集團現在能夠為 7 nm 制造工藝本身構建光刻設備。借助物理技巧,可以構建與 3 nm 或 5 nm 代半導體同等的芯片。
從電信供應商到汽車供應商。中國在數字化的另一個領域——汽車制造領域也趕上了。在導航系統中輸入目的地后,一輛問界M9載著我們自動駕駛穿過城市到達目的地。
汽車自動化
文章最后得出結論:鑒于這些經驗,我們只能希望德國能夠在2025年再次深入思考。最終解決重要的挑戰,即經濟和社會的數字化。否則,德國的繁榮就會面臨危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