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上有一些知名的博主常年對外資企業有非常大的反感,甚至有一些博主揚言,外資如果撤離,這對我們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好事。
甚至某個知名的張教授。
還聲稱如果制裁我們,打壓我們,我們會成長的更快。
大家覺得話語相當的熟悉,這不就是越制裁越強大,越打壓越富裕嗎?
如果外資企業都走了,難道我們真的就富裕了嗎?
說句老實話,現在打工人都是用腳投票的,最近這兩天大家也看到了不少相關的新聞,現在一些外資企業要么辦理,要么裁員,要么降薪,上海微軟地區開始裁員,給了N+8的補償,同時保時捷中國區也開始裁員,補償N+6。
我看到有相關的媒體記者也注意到了新聞,按照記者的說法,記者詢問了保時捷中國內部的員工,現在保時捷確實已經開啟了裁員,裁員的比例是10%,而且已經裁過一輪了,當天通知,第二天就得走人。
當然了相應的補償肯定不會少,大家也清楚,我們的企業和外資的企業在賠償方面一直屬于天差地別,某個汽車的CEO已經把話講明白了,就差直白的告訴大家,上班可以貸款,上班自費上班員工。
員工自己掏錢去上班,有的時候看到一些消息,相當的無奈和震驚。
現在情況我覺得挺荒唐的,一方面互聯網輿論場很多知名的專家學者對于外資企業,對于國外的品牌有特別大的反感。
另外一方面這些人又將自己的財產都放到了國外,同時還在互聯網上煽動大家,我覺得挺無奈的一件事情,我看到不少打工人現在已經覺醒了,通過對比來看一些國內的企業給出的各種消息也相當多,比如說待崗,比如說競崗,很多國內的企業,他們如果遇到了問題,對于員工裁員,那么賠償是非常少的,甚至有一些企業明目張膽的就沒有賠償。
如果我們在互聯網上搜索關于討薪的話題,可以看到很多相關的消息。
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看,現在汽車行業競爭的壓力確實相當大。通過媒體發布的數據,保時捷在中國市場交付量大約在4.3萬輛左右。
下滑幅度比例為29%,那么在德國本土市場交付量為2.68萬輛,同比增長8%,通過這樣的一個數據來看,保時捷在中國市場方面確實銷售比例在下滑。
同時,保時捷方面也給出了這次裁員的回應。
按照保時捷方面對于記者的說法,現在的市場環境比較復雜,對內部組織架構進行調整。
在這樣的背景下,保時捷中國對于提升部門的效率,優化成本是非常看重的,其實說白了就是一個打太極的說法,現在裁員確實已經發生了。
我不知道網友們有沒有觀察到這樣一個現象,最近這段時間以來,好像每天都有相關的新聞,一些外資企業在撤離,或者說出現裁員的消息,比如說微軟,比如說現在的保時捷。
如果我們經過對比來看,前幾天。
極越汽車的CEO公開講的那些話真的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不得不承認一件事,外資企業在裁員在對于員工方面確實相當的體面,如果是在市場背景下談論這些話。
比如說。
汽車行業壓力大,那么車賣不動了,銷量不好了,那么給一個裁員的消息,大家也能夠理解。
現在國內一些新能源汽車都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現象,明顯汽車賣不動還賠錢,就在那里硬挺著,最后就變成員工貸款上班,員工自愿加班,這樣的一個現象讓很多打工人覺得特別的憤怒。
對于很多打工人來說,如果給你一個選擇,讓你去外企,或者說自己的企業,大家心里面有個判斷的想法,甚至聯系到互聯網輿論場,很多人對外企有這么多的憤怒。
可是一旦真的給了他們機會,這些人都是用腳投票的。
換一個角度看,互聯網上動不動對外企或者說民企給出各種的消息,甚至是打壓和嘲諷,這對于經商環境特別的不友好。
對于一些知名的互聯網博主來說,好像現在吃到了流量,只要攻擊別人,抹黑別人,自己就能賺到錢,可實際最后帶來的結果就是大家都不好,當社會環境發生變化的時候,不要以為自己就能夠獨善其身,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