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與生活 文|朱曉培
校對|大道格
01
商業化的難題
有了AI大模型加持的機器人概念股,無疑是2024年二級市場里最熱門的板塊,頻頻拉起集體漲停潮。
然而,機器人企業的真實生存狀態,是不是像市場表現的那樣一片光明呢?我們或許可以從機器人明星企業波士頓動力的經歷,窺知一二。
自從1992年成立以來,波士頓動力在機器人開發領域持續投入,雖然還沒有正式商用過一臺,但總能夠獲得源源不斷的融資。因為,總有投資者們相信,有一天,機器人會走進人們的現實生活。
然而,就在今年4月,波士頓動力正式宣布停止開發液壓人形機器人Atlas。要知道,波士頓動力在液壓Atlas已經投入了10年。7年前,它第一次向世人表演的180°轉體后空翻時,就掀起了機器人走進現實的猜想。多年過去,Atlas遲遲沒有走進現實,反而讓公司常年虧損,多次易主,輾轉于谷歌、軟銀、現代之手。
波士頓動力的故事,鼓舞了很多機器人從業者,也給了他們重重一擊。
有多少個公司可以30年不賺錢還能活下去?又有多少個公司能夠允許在一款機器人上持續投入10年還不成功?在國內,可以說基本上不會允許這樣的情況發生。
哪怕是波士頓動力創始人Marc Raibert,雖然他在今年的一次采訪中稱自己不在乎商業化,但Atlas從液壓向電驅的動能轉換,卻也有商業化的考量。
因此,機器人公司能不能賺錢,也就是商業化的能力,至關重要。但是,機器人企業如何商業化,如何提高自己的商業化能力呢?
或許,云跡科技公司在復合多態機器人領域的實踐,可以為行業提供了一種新思路。日前,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發布《中國人工智能系列白皮書 —— 復合多態機器人(2024)》,云跡自主研發的復合多態機器人 “UP”,也是當下市場入編的首款產品。
02
AI大模型打通機器人的六脈神劍
1962年,美國萬能自動化公司的第一臺機器人在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投入使用,標志著第一代機器人(含機械手臂)的誕生。此后,從汽車工廠的生產線,到大型倉庫的倉儲機器人,再到黑燈工廠,機器人開始大量取代人類的體力工作。
不過,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機器人的應用主要集中在工業生產領域,也被稱為工業機器人。“工業的”,或者ToB的,在投資者看來,往往就意味著,場景有限,客戶有限,復購需求低,因此,在投資意愿不高。
雖然,后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出現了服務機器人的概念,但由于智能化程度不夠,機器人的功能和場景都是單一的、固定的,比如清掃、音樂、陪伴、語音控制等。
世界商業發展的底層邏輯,離不開“多快好省”這四個字。簡單來說,一臺機器人需要做到功能多、速度快、綜合成本低,商業化的價值才大。
但如何讓機器人做到“多快好省”?機器人如何從單一功能走向多功能,從低效走向高效,從不可靠走向穩定,從高價走向低成本?這一度是機器人行業共同的難題。而AI通用大模型的出現,讓這一難題有了解決方案。
云跡科技公司CEO支濤認為,配備了AI大模型的機器人,相當于擁有了“六脈神劍”,即:自主力、學習力、交互力、適應力、情感力以及它將成為一個社會的角色,也就是“社會力”。有了這些能力之后,機器人就能成為復合型功能的機器人,完成各種各樣不同的任務,全面進入人類的生活。其應用場景從ToB延伸至ToC時,其市場的潛力也就會無限放大。
云跡科技把這種配備了AI通用大模型的、具有“多快好省”特點的機器人,稱為復合多態機器人。UP,也是云跡科技推出的首款自主研發的復合多態機器人,目前已經在酒店、醫院、工廠等場景落地應用。
03
解構,一機多能
所謂復合多態機器人(Composite Polymorphic Robots),指機器人運用多模態大模型,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應對人類的需求,可根據任務隨時改變形態,執行多種任務。而且,具備協作群智性,可通過網絡協作提高服務效率。
簡單來說,就是“一機多能,分時復用”。
云跡是如何做到“一機多能”的呢?要知道,生產線上擰螺絲的機械手臂只會擰螺絲,無法讓它端咖啡。
云跡的解決方案是,把機器人解構成不同的模塊。支濤說,人們總是希望能像孫悟空一樣能夠72變,能夠有分身。人類不能分身,但是機器可以。我們可以把它分成大腦、腿、軀干、手等不同的部分,執行不同任務時,就用不同的模塊進行搭配。需要用手操作的時候,腿就可以分離去做腿適合做的事,比如運送。又像戴森吸塵器,一個機身搭配了很多工具頭,用來適應不的清潔場景。
當然,機器人要比吸塵器的技術復雜很大,其中最關鍵的部分是“大腦”,需要能夠自主使用各種工具,推理分配任務、輕松應對多場景、多任務及個性化需求。為此,云跡給“UP”的主體部分配置了AI大模型,相當于一個智能體。而且,當本體算力無法滿足復雜場景的多態輸入和多態輸出需求時,數據會傳輸至 “云腦”,由 “云腦” 為具身智能本體賦予更多“靈性”。
這樣一來,“UP”就融合了移動與操作的雙重能力,能夠根據具體任務需求迅速改變自身形態,適應各種復雜的工作環境。比如,需要送物時就安裝上載物箱,清掃時就換成拖把,收垃圾時就加一個垃圾箱,甚至還可以安裝機械手臂等等。
比如現在酒店里常見的服務機器人,有配送機器人,也有清掃機器人,一家酒店往往需要購買多種機器人,是一項不菲的開支。但如果換成復合多態機器人,酒店就不需要再去配置各種機器人,只需要購買一臺機器人,和多種工具頭,這樣就可以極大的降低購買成本。
再比如,以前人在生產線上相對固定,現在使用云跡UP機器人后,機器、物料、方案等要素可靈活變動,能隨意組合形成生產線。數據顯示,生產效率提升了 60%,管理成本下降 30%。
而當機器人變成了可以解構的復合多態機器人,與單一功能集群機器人、人形機器人、模塊化機器人相比,利用率更高,成本也越低,商業化的價值也就越大。
全球科技創新產業專家王煜全評價說,單個智能體無論多么出眾,都難以走到下一級,就好比人類的創新是群體智慧的結晶。云跡科技在領域創新上始終領跑,復合多態機器人是一個朝著組織者(Organizers)邏輯進步的創新者(Innovators)。
04
價值潛力和服務平權
今天,住酒店的人已經對酒店的送餐機器人司空見慣,甚至在電梯里遇到了還會逗弄一番。不過,云跡科技CEO支濤看來,單純的送餐,或者簡單的一機多用,比如再加一個清掃功能,都不能讓機器人的價值最大化。
支濤認為,酒店服務機器人一個最大價值,是它每天接收到的服務需求信息。
以前,酒店服務臺接到客人的需求電話后,需要派員工過去幫助客人。而且,這些需求并不會被記錄整理下來,對酒店后續的服務提升并不會有幫助。
但是,有了具有AI大模型功能的機器人系統,客人的問題會自動被收錄進數據,一方面,機器人可以在無需任何外部的干預的情況下,滿足客人的需求,比如幫助送水、送洗護用品,另一方面,還可以把這些問題歸類分析,幫助酒店提升服務體驗。
目前,錦江集團就接入了云跡科技研發的酒店智能體HDOS系統,并命名為“錦特兒“(JINTELL)。它具有AI大腦和具身智能的前沿技術。在服務過程中,一方面可以利用云跡復合多態機器人UP,自主使用送物艙、清掃艙、智能貨柜等工具執行任務;另一方面,通過AI語音客服理解拆解并分配任務,并實現Human In The Loop智能調度。
而且,云跡機器人服務數字化系統HDOS,也跟美團的系統進行了打通,住店客人還可以隨時查看自己外賣在酒店的配送情況。
在看到云跡科技復合多態機器人UP在酒店、醫院、工廠等場景工作的情況后,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副秘書長、北京工業大學教授馬楠認為,模態上的多樣性和功能的復合性使得機器人具備了很強的魯棒性,協同上面的群質性使得其實現人機交互的過程中,不斷學習、越來越智慧,未來還可能賦予情商,成為社會中的一個角色。
支濤認為,從工具走向勞動者,再走向產業、社會,機器人正從單純工具逐步發展成為具有社會角色的存在。而未來,當機器人擁有自己社會的角色,變成我們身邊的伙伴時,我們也會享受到機器人帶來的人口紅利,經濟迎來新的騰飛。
屆時,人們關注人類權利的同時,也應該關注機器人的權利,比如:人格、路權、職業明確、不被干擾、財產安全等。對機器人服務平權的關注,本質上其實也是通過機器人彌補人力差異的服務不均,突破社會經濟階層限制,拓展人類生活與社會的可能性、提升人類對世界的改造能力。
“我們期待,復合多態機器人的普及將是服務平權的一小步,但會是人類文明的一大步。機器人永遠無法取代人類,人類應秉持讓機器人承擔人類不愿做、不能做之事以提升人類幸福感,期待機器人為人類生活帶來更多幸福。”支濤說。
—End—
雷軍與小米的高端之路
更多關注:商業與生活,ID:xiaopeizhu8
內容同步:網易號、同花順、百家號、今日頭條、UC、雪球、企鵝號、一點資訊、知乎、搜狐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