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軍四大野戰軍中,第一野戰軍無疑是“老大哥”一樣的地位,用最少的兵力和編制,卻擔任著最重要的任務——保衛延安,抵擋國民黨大部隊,為其他解放軍減輕壓力。
在一野里,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因為身處陜北,這里的革命戰士們也全都是由陜北人民和晉綏一帶的人組成,全部都是北方人,可是到了1949年,在彭老總的報告中提到,自己的部隊基本上全是南方人,大多還都是四川一帶的川軍。
當時四川等南方地區還是國統區,受國民黨的統治,彭老總無時無刻不擔心著部隊可能發生“兵變”,究竟發生了什么讓一野有了這種奇怪的現象呢?
一、彭總的述職報告
1949年1月,經過一年多的戰斗,各個野戰軍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擴張,尤其是東北野戰軍,擴軍到了七十多萬。為了方便整合統計,中央要求各個野戰軍的首長提交一份部隊的整理報告。
其他的部隊沒什么問題,但西北野戰軍的報告卻讓毛主席皺了眉頭,眾所周知,西野的指揮官是彭德懷老總,他的軍事指揮能力是幾位野戰軍首長中最高的,為什么會讓毛主席頭疼呢?
看看彭老總的述職報告就知道了,上面大致提到:“我軍現有96000余,1948年損失約42900人,部隊共有7個軍,第1軍和第2軍各有五個師,每個師約7000人。”
“第3軍軍長許光達,部隊各師實力參差不齊,最多的8師超過8000人,9師人數最少,5000有余......第6軍兩個師,每師各有5000人,第七軍、第八軍......”
“然,十萬人部隊,其中川軍占九成以上,從陜北帶來的原班人馬在1948年幾乎折損殆盡,新軍思想有異,革命積極性很低,各級干部都有反映,正在努力改善川軍內部問題。”
彭老總的述職報告中詳細介紹了部隊的情況,但其中最大的問題是原本的北方部隊竟然變成了一個完全由南方人組成的部隊,其中多為川渝一帶的人,彭老總更是以“川軍”自稱,可以看出情況的嚴重。
毛主席理解彭老總的難處,對彭老總的回憶是這么說的:“今中央得知西野的情況,深度重視,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故彭可強硬施為,不用過分束手束腳,如需軍級以下干部,可從其余野戰軍中調配。”
共產黨以嚴明的軍紀著稱,但解放時期,解放軍因為一些原因,其實也沒有過于嚴厲,畢竟敵強我弱,需要適當緩和,而毛主席這番話相當于是給彭老總一個保證,還給了調動其他部隊干部的權利。
那么,西野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呢?這一切還得從1947年說起。
二、西野的危機
1947年,老蔣做出釜底抽薪的計劃,派遣西北王胡宗南攜領25萬大軍進犯陜北,直取延安,氣勢洶洶。
彭老總當時是解放軍軍委副主席,負責全局統籌以及保衛陜北黨中央的安全,他整合了延安留守的散編部隊,組建西野,但這個野戰軍卻弱的可憐。
首先,因為部隊是由一些警備團和駐防軍組成,很少上戰場,其次,他們原先不屬于一個編制,配合沒有其他野戰軍這么默契無間,最后,西野成立之初,部隊僅僅2萬人。
用東北野戰軍來舉個例子,東野建立之初,人數就已經有15萬人了,而西野麾下只有一個縱隊,以及專門分出來的新編第四旅,警備旅,以及負責后方宣傳征招的教導旅。
后來通過不斷的招兵,又補充了幾千人,再重新組建了第二縱隊,可新兵多,總數少的問題依然是硬傷,無奈,彭老總只好避其鋒芒,更是大膽地將革命圣地延安也讓了出去。
事實證明這一決策是正確的,胡宗南占據延安還沒高興多久,就接連被彭老總打臉,在隨后的青化砭、羊馬河與蟠龍鎮這三場戰役中屢屢大獲全勝。
三大戰役中,國民黨損失1.5萬人,三個旅隊被覆滅,而西野損傷不足兩千,至今無人知道彭老總是怎么在十二倍的差距下扭轉局勢的。
胡宗南被打怕了,雖然人數優勢卻不敢繼續貿然進攻,他將部隊集合,打造成一個覆蓋數百里的鐵桶陣,想以此來壓縮西野的生存空間。
彭拉總哪能不知,他反其道而行,將西野化整為零,帶著這個鐵桶在山林之間玩“躲貓貓”,胡宗南被打的暈頭轉向,卻愣是一點辦法沒有,只好放棄進攻,躲進據點不出。
但這就是彭老總的目的,他只要拖延這支部隊,不讓胡宗南離開陜北威脅到其它解放區就可以了,之后,他用兩萬部隊包圍據點,只要有小支部隊出來,就設伏吃掉。
三、北方軍變南方軍
值得一提的是,陜甘寧邊區人煙稀少,實在太窮了,物產缺乏,農民養活自己都很困難,軍隊吃飯都是問題,更別說擴張了,彭老總根本沒有能夠依靠的大后方。
這就導致彭老總的2萬人就是作戰的依靠,打完就真的沒了,那該如何擴軍呢?只有一個辦法——多抓俘虜,然后進行思想改造,加入自己的部隊。
而胡宗南手里的兵大多都是四川戰士,抗戰時期,胡宗南被任命為國民軍第一軍長,然后在之后的淞滬會戰中將部隊一夜之間打光了,剩下不到5千人。
之后,老將把胡宗南調往西北養精蓄銳,之后也一直沒有讓他重返前線,而是一直在后方積蓄力量,打造成一張底牌。
胡宗南軍事指揮雖然不太行,但是招兵買馬確實有一手,在四川大力發展部隊,還搞了一些副業賺錢,四川各項建設走上正軌,川渝人民也成了胡軍的主要兵源。
胡軍進犯延安后,彭老總和胡宗南在陜北展開了一場拉鋸戰,從1947年到1948年,短短一年的時間里,就先后殲滅胡宗南11個滿編旅,整整十萬人,半數殲滅,半數被俘。
而這些俘虜就吸收進了彭老總的麾下,到1948年末,西野上下幾乎都成了胡宗南的部下。
其中,幾乎連、班一級的干部及士兵,都是投降的胡軍,彭老總自己僅剩的原班人馬,都成了連營級的干部,或是教導員等,用來糾正俘虜兵的頑固思想。
然而,這也就有了個問題,部隊全都是曾經的敵軍,一旦來個敵軍的高級干部振臂一呼,誰知道會有多少人響應,畢竟他們都在胡宗南手下當了很久的兵,感情也是有的。
有不少干部反映,自己的手下思想不端正,嫌棄這,嫌棄那,更有甚者,在四下無人的時候,把軍裝脫下來扔到地上踩,上了戰場,還有不少拖槍逃跑的。
這能不讓彭老總發愁嗎?自己的北方軍成了南方軍,誰也沒法保證會不會出現兵變,所以在述職報告中把自己的憂慮也上報給中央。
結語
得到了毛主席的許可后,彭老總也放開了手,召集首長下達了“三審三查”的命令,徹底肅清反動派,這場整軍運動肅清了很多人,之后西野的軍紀也更加嚴厲,部隊的風氣逐漸有了好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