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市場大跌,很多人都感到恐慌,擔心新一輪暴跌又要開始了!
然而,A股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堅挺。
僅僅一天過后,A股就收復了失地,昨天上證指數+1.26%,兩市近4000只個股上漲,近百只個股漲停。
雖然近期市場人氣低迷,但說實話,過去五個交易日,上證指數有4天收出紅盤,還是超出了很多人的預期。
如果這輪指數能夠在3300-3400一線穩住的話,自924行情啟動以來的牛市趨勢還是沒有被破壞的。
第一輪,9月24日,2770點啟動
第二輪,10月18日,3165點啟動
第三輪,11月27日,3250點啟動
第四輪,12月24日,3350點啟動?
可以看到,每個月,底部都是在逐步抬升的,雖然很多人感到懷疑,感到不踏實,但確實在逐步向上。
12月中旬以來,A股之所以表現不佳,主要還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倉促結束,沒有給出更詳細的消費刺激政策細節。
這讓許多機構感到失望。
沒有了預期,就無法凝聚市場信心,再疊加下一輪重要會議(兩會)預計到春節后才召開,空窗期太長。
于是很多大資金選擇離場觀望,僅剩下了散戶、游資在自娛自樂。
那么,為什么市場似乎也跌不下去呢?
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支撐?
還是政策預期。
本來市場是沒有預期的,昨天市場大跌,恐慌的資金扎堆涌向紅利股,可以看出大家已經是無頭蒼蠅一般,完全沒有期待了。
而今天的上漲,則是來自一則消息的催化。
“12月23至24日,全國財政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
“會議指出,2025年要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持續用力、更加給力,打好政策“組合拳”。
一是提高財政赤字率,加大支出強度、加快支出進度。
二是安排更大規模政府債券,為穩增長、調結構提供更多支撐。
看似四平八穩,都是說了很多遍的車轱轆話。
但實際上,認真看這篇會議通告,就能發現,這個財政工作會議在市場關心的明年如何刺激消費上,提供了很多重要信息。
會議指出明年的六大工作目標——
往年經常講的“支持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被放在了第二位,重要性有所下降。
第一位則是“支持擴大國內需求”,這跟12月中央ZZJ會議保持了一致。
重點來了,在如何擴大國內需求上,有三句話:
第一,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大力提振消費。
第二,加大消費品以舊換新支持力度,健全公共文化服務財政保障機制,推進實施新一輪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提升行動。
第三,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合理安排債券發行,以政府投資有效帶動更多社會投資。
以上三句話,基本勾畫了明年消費刺激政策的基本框架。
第一是“提高養老金和醫保補貼”,第二是“消費品以舊換新”,第三是“積極擴大政府投資”。
“提高養老金和醫保補貼”被放在了老生常談的“以舊換新”、“政府投資”前面,顯示重要性得到了更大提升。
醫保養老等低收入人群的補貼福利增加了,被抑制的消費潛力才能釋放出來,這也是消費振興被認為至關重要的一點。
這明顯是超預期的。
另外,臨近收盤之際,市場傳來特別國債的新消息,也進一步提振了市場信心。
因此,今天大A在昨天的恐慌過去后,情緒迅速得到了修復。
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明年兩會的臨近,更多關于明年“大規模消費刺激政策”的細節會一點點露出真容,帶動這輪政策行情的進一步深入。
主線方面,今天人形機器人(電機)、政府投資(交運設備、光伏設備、工程機械、電網設備)、消費(食品飲料、美容護理)、紅利股(大金融、公用事業)等都有不錯表現。
當下的市場,機會其實很多,不同風格的投資者都能找到對應的機會。
謹慎的投資者,可以買紅利股,躺著數錢;
逆向風格的投資者,可以抄底消費、政府投資板塊,押注明年的政策行情;
激進的投資者,近期AI概念、人形機器人不斷有新進展,亮點紛呈。
在近期AI概念(Open AI大會、豆包、AI眼鏡、AISC芯片)反復爆炒了一輪之后,今天科技股的焦點又轉回到了機器人板塊。
主要原因是,昨天下午,宇樹科技發布了旗下機器狗B2-W的一款炫技視頻。
視頻中,B2-W機器狗可以完成托馬斯回旋、側空翻、360°跳躍轉體、極地跑酷,山坡滑下,淺水中疾行,溪流中爬坡,負載40kg爬坡,馱起一名成年男子前行等各種高難度任務。
這款機器狗的技術能力在全世界范圍內應該都是沒有對手的。
更讓投資者們感到樂觀的是,在目前的這輪“具身智能”創業潮中,機器狗的量產出貨進展是領先于人形機器人的。
按券商的估計,2024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出貨量頂多也就2000臺左右,明年號稱是“量產化元年”,但最多也就1-2萬臺。
或許要到2026-2027年,全球出貨量才可能提升到10萬臺以上的量級,在業績上創造大規模的正向現金流。
而在此之前,仍然只能靠想象力去支撐。
機器狗則不同,由于技術門檻相對更低一些,產品價格也更低(宇樹的量產機器狗才1萬元一個),頭部廠商目前已經實現了量產規模化。
據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GGII)的數據,宇樹科技的機器狗目前占據全球機器狗市場69.75%的銷量份額,類似大疆在無人機行業的壟斷地位。
根據高工機器人的測算,2023年全球機器狗銷量為3.4萬臺,到今年的市場規模應該就可以達到10萬臺的水平,比人形機器人領先了2-3年。
其中,作為絕對行業龍頭,宇樹科技在2023年大約賣出了2.37萬臺。
宇樹科技的機器狗主要分為兩類:
一類是售價便宜的“小狗”,體重15公斤,體積0.08立方米,能負重10公斤,一般用來陪伴人類。
最知名的產品是2023年發布的機器狗Go2,起售價9997元,由于價格足夠低,性價比極高,很快“出圈”。
另一類是售價較貴的“大狗”,體積是“小狗”的2倍以上,主要用于工業級場景和復雜救援。
由于性能提升、價格下降,現在的機器狗在行業應用上正不斷拓寬。
除了傳統的電力巡檢、災害救援、消防救援,近年來在勘測探索、警用巡邏、軍用作戰等場景上也越來越受歡迎。
據新華社12月14日的報道,“目前警用機器狗已經加入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區分局巡邏大隊,開展安全巡邏和宣防工作。
這批警用機器狗,單體重約50KG,行動靈活,最快速度4米/秒。可實現奔跑、跳躍、自主避障、自動導航及自動充電等功能,搭載了自主研發的機器人大腦,高度智能化,能夠自主完成既定任務。”
這批機器狗是成都鼎橋與四川具身人形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研發的,而成都鼎橋在2024年5月已經被華為收購。
也就是說,在人形機器人領域頗具雄心的華為,也已經入局機器狗行業,試圖和宇樹一較高下。
隨著華為的入局,宇樹等頭部玩家在技術上的不斷突破,機器狗行業有望跟人形機器人形成互動,在“具身智能革命”中掀起更大規模的市場熱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