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河南一直在上大分。
河南衛視春晚、河南衛視的“奇妙游”系列被網友認為“秒殺一切綜藝”:“春晚早這么拍,我能不看嗎?”“高山仰止!”“這才是中國傳統文化!”“就等這個了!”……
(河南衛視的“奇妙游”系列,讓人看到了不一樣的河南)
老君山金頂、龍門石窟、只有河南、河南博物院、胖東來(它早已被網友認定為“4A級景區”)……河南文旅也“殺瘋了”,迎來無數打卡的游客。
燴面、胡辣湯、老式炒面……河南美食也不斷出鏡,特別烏啦啦、二百者也、老王在中國等大V紛紛來河南品嘗河南美食。
河南菜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看到。
12月17日,第四屆中國地方菜發展大會暨大運河文化美食匯在紹興舉行。解家河南菜獲得“城市美食名片”稱號,品牌創始人解忠杰也在會上分享了他與河南菜的故事,并邀請大家到河南感受河南文化、享用河南美食。
以正合,以奇勝
開創“河南菜”新品類
一般人的認知中,傳統的河南菜系是“豫菜”。
豫菜,不在傳統的“八大菜系”之列,卻被視為“八大菜系之母”。發祥于商代,周朝初步成型,經漢、唐發展,于北宋達到頂峰。刀工精細,咸鮮為主,五味調和,清初康熙皇帝在紫禁城內專設河南廚房,建國初期被定為“國宴菜”。在行業內,傳統的豫菜被認為以“官府菜”為主。講究師承,是很多傳統行業的特點,也是豫菜的特點。
(豫菜長期為國宴主角)
2014年左右,餐飲業遭遇新局面,競爭壓力大增。解忠杰和他的“解家”開始尋找出路。當時,豫菜傳統名菜如紅燒黃河大鯉魚、蔥燒海參、汴京烤鴨等的出圈,帶動了河南多個餐飲品牌的品牌升級。豫菜這個賽道已經相當擁擠,再加入進來并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怎么辦?“經過調研,我們發現河南菜是一個更好的形式。”解忠杰如是說。
比起傳統豫菜,解忠杰的“河南菜”沒有什么條條框框的限制。法無定法,食材、技法、口感可以發揮的空間很大,“河南菜”被解家做出了不少新形式。這個無心插柳之舉,卻給解家打開了一扇新大門,開創了“河南菜”這一新品類。以正合,做的還是河南本土菜系。以奇勝,給河南本土菜系帶來新思路。
自此以后,“解家河南菜”堅定了自己的方向:做河南菜。
打開河南菜的大門
才發現這是一座寶山
在分享過程中,解忠杰一直在感嘆河南菜底蘊的豐富:“當我們去打開這一扇門的時候,我們發現河南18地市都有各自的特色菜和特色食材,甚至每個縣每個鄉每個村鎮都有好東西。”河南菜,是做不完的。
以信陽為例,其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地處南北方交界處,有大別山之雄偉,也有南灣湖之溫柔,堪稱河南的“魚米之鄉”。這里出產的南灣魚、固始雞、光山麻鴨、商城筒鮮魚、黑豬肉等食材,都被解家河南菜納入自己的“食材庫”。信陽人也善于烹調,固始鵝塊、燜罐肉、羅山大腸湯等信陽名菜,讓解家河南菜也吸取了不少營養。
(信陽,是解家河南菜的主要“食材庫”)
2016 年,解家河南菜與信陽南灣湖管理局合作,推出特色菜品 “野生南灣魚一魚兩吃”。南灣湖天然野生魚,不用人工飼料,六年才長四斤半,一條就有十來斤,而且頭部肥大,肉質細嫩、肥美可口、沒有土腥味兒,微量元素含量多。為了做好南灣魚,解家河南菜不但要驅車500多公里前去原產地,還需要把南灣湖水庫的飲用水拉回來。用南灣湖飲用水烹飪南灣魚,做出南灣魚應該有的味道。
(解家河南菜的招牌菜:南灣魚頭)
除了南灣魚,河南很多優質食材都出現在了解家河南菜的餐桌,如溫縣鐵棍山藥、禹州粉條、南陽黃牛肉、鶴壁田七、豫東白山羊……
(鐵棍山藥,鞋架河南菜的主要食材)
除了挖掘河南的食材寶庫,解忠杰認為河南文化更值得分享:“中華文明就是河南文明,甲骨文就在河南安陽被發現的,八大古都有四大古都都在河南。牡丹燕菜就起源于唐朝的洛陽,那時候洛陽是唐朝東都。宋朝的首都在開封,要說宋朝那時候已經奠定了中國菜的基本形式……”
在解忠杰眼里,河南菜的食材、技法、文化底蘊,都是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山:“歡迎大家到我們河南來,聽一聽豫劇,看一看河南的美景,嘗一嘗河南菜。有興趣的話,還能看看少林拳和太極拳。”
天時+地利+人和
河南菜發展持續向好
怎么做好河南菜?
解忠杰說:“沒有兩片樹葉是相同的。全國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地方菜。地方菜,本身就是最大的差異化。做地方菜,就要把差異化做出來。想做好地方菜,首先是團隊要確定這個目標。方向明確了,就知道怎么往下走了。”
(煸燒固始雞,拜祖招待宴的主菜之一)
“現在政府對地方菜也很支持,再加上現在又是個文化自信的時代,所以,地方菜正逢其時。”解忠杰說做河南菜遇到了“天時”。
(歷史上的梁山伯和祝英臺是河南汝南人)
“說到文化,我們河南的文化資源實在太豐富了。老子是河南的,廚師祖師爺伊尹是河南的,梁山伯和祝英臺是我們河南人……”提起河南的文化資源,解忠杰如數家珍。在他看來,這是做河南菜的“地利”。
80年代以來,河南菜被市場邊緣化,河南人不吃河南菜,即便是河南人也認為“河南菜沒有特點。”可惜的是,近年來出現不少變化,例如胡辣湯這種典型的河南小吃,已經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開出不少門店,排隊的不但有河南老鄉,還有不少當地人。12月9日,武漢市文化和旅游局發了一篇推文《河南美食在武漢大爆發,怎么回事?》,官方推介胡辣湯、牛肉湯、燴面等河南美食。解忠杰認為,這是做河南菜的“人和”。
(武漢文旅官方推介河南美食)
天時地利人和兼備,河南菜的未來值得期待。
深挖中原文化,賦予河南菜獨特氣質
解家河南菜腳下的道路仍然漫長
2024年6月27日,大眾點評必吃榜揭曉,解家河南菜榮登必吃榜榜單。9月26日,“第六屆中國餐飲紅鷹獎”頒獎盛典隆重舉行,現場公布了“2024年度餐飲區域標桿品牌”,解家河南菜榮膺其中。12月17日,“第四屆中國地方菜發展大會暨大運河文化美食匯”在紹興舉行,解家河南菜榮獲“城市美食名片”稱號。
(解家河南菜榮獲“鄭州美食名片”)
但解忠杰覺得自己和解家做得還不夠:“河南菜的資源非常豐富,包括食材、技法和文化等等,我們只發掘了一小部分。特別是文化資源,我們利用得非常少。不能僅僅站在菜系的角度,還要把眼界打開,目光放遠,和文化深度結合,去挖掘河南的文化資源,讓外地人通過美食領略到我們河南的文化,是我和解家河南菜下一步的重點。”解忠杰想讓外地人感受的不僅是河南菜,還有河南人、河南文化等更豐富、更立體的河南。
“我們要充分利用現在的天時、地利、人和,整合18地市的優質資源,把河南菜做大做好,回到河南菜應有的地位。”
第四屆中國地方菜發展大會,提出核心主旨“篤行以致遠,與城市共興。”勉勵各個地方菜與城市文化深度融合,聯動文旅、非遺、商業等元素,產生1+1>2的奇妙反應。凸顯地方菜特色,塑造地方菜獨特氣質,把企業和行業的發展融入城市發展進程中去。
河南菜,不僅僅是河南菜,更是河南文化,有一批人在為它努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