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里那句話的完整版是:“6000點買的銀行股,3000點解套,3400點創新高。”
以前我老說,銀行股是寒冬里的棉毛褲。這句話在大A從6000點到3000點的過程中應驗了,在“高股息+中特估”的疊Buff下,銀行股整體逆勢穩健上揚。
巴特,過往的經驗是,棉毛褲不性感,似乎更適用于寒冬打個底,到夏天就累贅了。但今年,這個認知也翻篇了。2024年當我大A(上證)漲了14%出頭,但銀行板塊漲超40%——
創近十年來最大年度漲幅!
在35個Wind二級行業中位居首位!
其中,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等在內的多家銀行股價創出歷史新高,上海銀行、滬農商行、浦發銀行、南京銀行、杭州銀行等多個個股年度漲幅超60%。
嘖嘖,掌聲有請,全場MVP,全場最靚的仔。
那,為什么是銀行股備受資本青睞?很顯然是紅利策略投資風格引動的。至于這背后的原因,首當其沖的就是:政策支持、高股息率、經營穩健、本身低估值。
當然銀行們自身也鉚足了勁。悄悄跟你們說,你們知道銀行們這兩年為了“市值管理”這個剛性任務有多拼?!一把手親自下場抓市值,股東們也咔咔增持,真金白銀表信心。
“紅利”未完待續。上述因素也有望支持銀行股2025年的行情。有分析稱,展望2025年,在更加積極的經濟政策與資本市場政策支持下,銀行估值安全性和穩定性均趨于提升,這將增強高股息投資的有效性。
超六成銀行股漲幅超30%
今年以來,在紅利策略投資風格下,像銀行板塊這種高股息與低估值兼具的資產備受追捧,在各大行業的表現中“一騎絕塵”。本周(12月23日-27日),在四大行連續創歷史新高的帶動下,銀行板塊指數再度攀升,創近十年來最大年度漲幅。
“愉見財經”根據同花順數據梳理42家A股上市銀行的股價年漲跌幅情況發現,截至12月27日收盤,42家A上市銀行股價相較年初均實現正增長,更是有28家漲幅超30%,其中,六家國有大行均在列,此外還有6家股份行和16家城農商行。
具體來看,在漲幅前十的榜單中,多以城商行為主。上海銀行以73.23%的漲幅領跑;滬農商行漲幅為65.95%居于第二;第三是浦發銀行,漲幅為64.47%,也是前十中唯一一家上榜的股份制銀行;其次分別是南京銀行、成都銀行、杭州銀行、江蘇銀行、渝農商行,漲幅分布在55%-64%之間;農業銀行和工商銀行位居第八和第九,股價較年初上漲均超50%,分別為5.31元/股、6.92元/股。
上述分布也體現了今年以來銀行股上漲的風格,既有地方城農商行積極驅動,也有國有大行“打頭陣”領漲。
細分到每個月的驅動力,又有所不同。整理一個華安證券的分析給大家:
1-6月城商行板塊領漲,主要由股息率較高、盈利領先、披露中期分紅計劃等因素驅動;
7-9月市場情緒走低、交易量下滑,資金切換大盤價值風格,國有行開啟領漲;
9-10月股份行彈性最大,9月一攬子政策下風險偏好提振,地產風險緩釋疊加分母端驅動估值修復,股份行受益最為明顯;
11月-至今,城商行漲幅反超股份行,化債政策、年初地方融資規劃下達利好地方城商行擴表、緩解資產質量擔憂。
從區域來看,江浙滬、成渝地區城農商行全年漲幅較高。相比之下,城商行中,鄭州銀行和蘭州銀行年度漲幅最低,分別是7.46%和1.20%,也是42家上市銀行中僅有的兩家股價漲幅不足10%的機構。
多重因素疊Buff提振估值
銀行股全線上漲的背后,一方面是銀行業績的支持,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今年以來多個國家部委、監管部門推出的一攬子政策的積極定調。
今年前三季度,在凈息差降幅收窄的背景下,上市銀行業績保持穩定,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增速均邊際小幅改善。根據中國銀河證券的研報顯示,前三季度,上市銀行營收同比增速為-1.05%(上半年為-1.95%),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為1.43%(上半年為0.37%),邊際均小幅改善。
其實吧我也承認,今年業績主支撐仍是規模擴張,但也要看的是,程度相比以往較弱,同時凈息差對業績的拖累呈好轉跡象,投資凈收入的業績貢獻度明顯提高。
此外,老我被稱為“倉廩”的撥備也釋放了一定利潤空間,成為業績的又一“托舉”。
我們實事求是有句剛句,銀行業畢竟是順周期的,是服務實體的,所以整體業績增長的動能肯定也深受外部經濟影響的,銀行股的表現更多需基本面、政策面和資金面的共同支撐。
從今年銀行股幾次大的上跳,也可見一斑。
今年4月,在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后,各大銀行紛紛響應政策號召,五大國有銀行率先宣布中期派息計劃,掀起銀行股的新一波上漲。
據統計,42家A股上市銀行中,目前已有23家宣布中期分紅計劃,擬派息金額合計超過2500億元。其中,已有平安銀行、廈門銀行、上海銀行、南京銀行、杭州銀行、民生銀行等9家銀行實施完畢。另外,作為“分紅大戶”,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郵儲銀行與交通銀行將于2025年1月進行中期分紅。
從股息率來看,銀行股一直是課代表。在“近12個月分配給股東的股息占股價的百分比”口徑下,目前有39只銀行股股息率在3%以上,其中,14只在5%以上,更是有5只股息率超過8%。
在當前存款和理財收益率普遍下降的背景下,銀行的高股息率顯得格外吸引人,這不僅增強了銀行股的投資吸引力,也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股價。
再者,今年市值管理成為各大銀行的一項重要任務,進一步催化了銀行股的上漲。今9月,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10號——市值管理》,要求長期破凈公司制定并執行估值提升計劃。這為一直以來基本處于全面破凈狀態的銀行股提供了增長動力。
這一政策發布后,銀行股再度迎來上漲,部分股票逼至漲停。同時,多家銀行也獲得了大股東的增持,提高了市場對銀行股票估值的未來預期。
到了10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一攬子有針對性的增量政策舉措即將出臺,包括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債務風險,發行特別國債支持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支持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等,進一步提振銀行估值。
紅利未完待續
最近“愉見財經”參加了好幾個券商搞的類似2025策略展望會,紅利策略基本上眾口推薦,多數觀點仍看好銀行股行情。大概率來說,驅動銀行板塊走牛的因素在2025年仍會延續。
這主要是考慮到,明年銀行業績有望企穩,政策組合拳有利于驅動估值修復,同時宏觀資產負債表改善、風險偏好回暖等有利于提升優質銀行估值溢價。
而且,你們懂的,市值管理仍將是銀行的重要工作。
此前,為提升包括上市銀行在內的上市公司投資價值,國務院國資委印發《關于改進和加強中央企業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強調中央企業和控股上市公司要將增持作為一項長期性基礎性工作,建立常態化股票回購增持機制。央企市值管理的再強化,對于長期處于破凈狀態的銀行股而言,估值有望受益。
據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12月27日,A股42家上市銀行均破凈,其中,招商銀行市凈率最高,為0.99;其次是成都銀行和杭州銀行,分別為0.96和0.84。
“愉見財經”了解到,目前已有多家銀行正在制定估值提升計劃中,明年銀行股表現值得期待。
湘財證券也在研報指出,在更加積極的經濟政策與資本市場政策支持下,銀行估值安全性和穩定性均趨于提升,這將增強高股息投資的有效性。同時,在無風險利率下行環境中,銀行高股息優勢有望延續。
*本文僅作為作者對市場動向的觀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