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粉絲朋友聊天,不少人竟以為香港保險公司僅僅只投資股票和債券,
如果你也這么想,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除了美股美債外,另類資產已成為香港保險公司的新投向。
根據私募巨頭KKR公司發布的報告稱,
另類投資的資產規模會從2022年的15萬億美元增長到2028年的超24萬億美元。
那啥是另類投資呢?
常見的就有私募股權、對沖基金、風險投資、私人信貸、基礎設施、農林地等。
這類資產有一個共同點:
他們的表現與傳統市場(股票和債券)無關,
在市場動蕩時也能提供穩定的回報,甚至是逆向的回報。
來看一張圖片,
這是在1990年-2024年間,不同投資組合的年化波動率和年化回報率,
在傳統的“60/40” 股債組合中(60%股票+ 40%債券),
年化波動率(9.7%);
年化回報率(8.7%)。
加入另類資產后,“50/20/30” 股債另類資產組合,
年化波動率(9.5%);
年化回報率(9.6%)。
也就是說,加入另類資產的投資組合,收益率提高了,波動還減小了。
從2014-2023年間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來看,
排名前三的分別是創業投資(16.2%)、私募股權(14.6%)、交通運輸(13.1%),
而基礎設施、核心不動產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也有7%-10%。
所以,在投資組合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另類資產,
既能對沖傳統股票和債券的波動風險,又能提高組合的年化收益。
……
既然如此,普通人是不是也可以進行另類投資呢?
理論上可行,
但實際操作難度很大。
因為另類投資所涉及的領域,標準化程度和信息透明度很低,
一般投資者根本看不懂,也玩不轉,
那怎么辦???
當然是借力,比如投資養老基金、私募股權公司和各大保險公司等。
比如,香港保險公司是如何進行另類投資的呢?
1、宏利
宏利在另類投資上很有洞見,投資范圍十分廣泛,包括:私募股權、基礎設施、房地產、農地和林地。
共4034億加元資產,除了傳統的政府企業債券+股票,有將近40%的投資可以歸于另類投資,
其中私募和基建投資遍布全球,包括:5G基礎設施、可再生能源、醫療保健服務等,
比如2016年,參與澳大利亞(VCCC)項目的遠期再融資項目,該醫院造價10億美元,專注于癌癥研究等多領域服務。
在全球私募市場管理公司里面,宏利的資管私募團隊排行第11位。
房地產項目上,管理資產規模高達195億,超過95年經驗,廣泛且多元化,包括商廈、住宅及零售物業,投資地區遍布全球,
比如2015年,宏利在香港收購甲級商業大夏“宏利大樓”,2021年與人合資收購澳大利亞悉尼 “39 Martin Place”。
宏利的農、林地投資經驗也超30年,綠色投資組合規模高達398億美元,包括40萬英畝農田和550萬英畝林地,
農林地與生活密切相連,其價值會隨著時間持續增值,可以給宏利帶來長久的投資回報。
綜合下來,就算市場行情波動很大,宏利也可以通過搭配這些與市場負相關的另類資產,獲得較為穩定的投資回報。
2、安盛
安盛是港險圈里低調的大佬,世界500強排行前50,
安盛的另類資產規模高達1689億歐元,在全球范圍內設立了16個辦事處,并且擁有超過 400 名專業人士投身于另類投資領域。
從安盛的年報來看,在2023年,安盛資管規模達到了9460億歐元,保險資產管理規模4540億歐元,
其中,政府債占比38%,公司債占比27%,另類資產的占比總計在25 ~30%之間,這些另類資產包含實物資產投資、抵押貸款以及私募基金。
而就在今年,安盛的資管團隊AXA IM收購了W Capital,借此布局私募股權市場。
3、友邦
友邦作為亞洲最大的人壽保險集團,恒生指數的第四大成分股,
背靠著先鋒領航等金融領域的十位大佬,
股東貝萊德集團,資產管理規模約11.5萬億美元,是全世界頂尖的獨立另類資產管理機構。
在今年,貝萊德接連收購Preqin、GIP和HPS三家公司,布局了私募股權市場、基礎設施領域以及信貸領域,
可以看到,這幾個領域的另類投資,平均年化回報率都在11%+。
4、中國人壽
中國人壽的背景就不用多說了,往上可以追溯到財政部,控股90%,
所以,它的實力和資源可謂是強勢且充足,
截至2023年9月,中國人壽(海外)可投資資金達到3932億港元,遍布北美、歐洲、亞太地區。
其實,中國人壽另類投資的歷史由來已久,在2011年,就與AMP進行了1.3億美元的基金投資合作,
如今十多年過去了,中國人壽習得不少經驗,與行業頭部機構的關系也十分密切,包括摩根大通、黑石、施羅德、貝萊德等,
中國人壽在投資戰略上也較為明確,主要為私募股權、私募信貸、實物資產和對沖基金四大類,
私募股權方面,中國人壽在美國擁有最大停車場運營公司的股權,且多分布在CBD及大型交通樞紐等流量密集區域。
國內,中國人壽與云南能投成立了云南新能源股權投資基金,投資12億人民幣的長江壹號項目(水電)。
私募信貸上,中國人壽先后布局珠海,共計45萬億的債權投資計劃,支持珠海市5.0產業新空間項目建設。
在實物資產上,中國人壽投資的有香港大欖隧道、倫敦核心寫字樓,每年會有穩定的現金流進賬。
5、周大福人壽
周大福人壽隸屬于新創建,是香港四大豪門之一的鄭氏家族(周大福集團)名下的產業,
珠寶產業市值高達132億美元,由于其稀缺性,長期投資回報率較為穩定,可算作是另類資產,
同時,投資的能源、醫療保健等領域,與傳統股債關聯不大,可為周大福人壽托底,
而這或許是周大福人壽多款產品能夠連續8年100%分紅的原因。
6、富衛
比起前面的幾家香港保險公司,富衛的實力稍弱,但其股東實力還是很強勢,比如瑞士再保險、阿波羅、貝萊德等,
阿波羅(APOLLO)是全球領先的另類投資管理公司之一,1990年成立,資管超過5000億美元,
其股權基金占管理總資產的14%,不良資產投資表現良好,毛收益率 39%,凈收益率 24%。
富衛與阿波羅的合作較為親密,阿波羅會為富衛提供另類投資機會和定制的投資組合,包括私募股權、直接貸款等。
比如,富衛加入了阿波羅聯盟的另類投資基金(“AAA”),可獲得8%-15%的收益,而且波動性較小。
因此,雖然富衛沒有宏利、安盛那樣獨立的資管團隊,但也可借強大的人脈完成另類資產的投資。
……
話說回來,市場對另類投資的興起并非偶然,
背后是全球經濟環境變化,各國經濟增速放緩、利率下調,
不管是機構還是個人,都在尋求穩定資產作為補充,
另類資產因為與市場波動的關聯小,成為了資產結構的 “壓艙石”。
而我在梳理了自己家庭的資產配置后,也新增加了一份中國人壽的HK美金儲蓄保單,增強海外配置并補充另類資產占比,
具體原因,下一篇文章再做分享吧~
喜歡我的內容,歡迎關主我的同名gzh: 胡胡的全球筆記,我會持續分享更多關于全球配置、海內外投資的干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