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宴飲,我提議三位老師一起搞個網絡展,三位欣然同意。
于是每人提供十幅近一年的新作,并附創作心得等展示給大家,以賀新歲之禧。
三位畫家,長者奔八,中者奔六,小者奔五。
韓興文先生為1949年人,他早年服役于北京軍區,復員后供職于嶧城區文化館。曾先后問學于劉龍庭、王小古、魏啟后諸先生。在幾位先生啟發下,他上追青藤、李方膺,旁參李若禪、董壽平諸家。所作花鳥,筆墨痛快 淋漓,氣息暢達,天機流蕩,精神煥然紙上。韓先生尤善梅、竹,他作畫時神閑氣定,一氣呵成。全過程煙不離左手,有時香煙自燃至灼痛手指,方再接燃第二支……去過韓先生家的都知道,他家中幾乎沒有什么畫集資料,熟悉他的同道們也知道他幾乎沒有高深的理論支撐。他的藝術直覺和敏感性并非每個畫家都具備,這可能就是所謂的“天成 ”吧!有人就作畫之法求教于他,他總是說,哪有什么法,想到哪里就畫到哪里,初無全貌,既已落筆,隨勢生發,該停就停,該添就添,滿意為止。韓先生性情疏懶,平日極少作畫,有求者才動筆,所以他家存畫不多,畫作散落各處。
韓興文先生是個有趣的人,釣魚、打牌、下棋、劃拳無所不精。
他是一位美食家,做得一手好菜,酒量不大,但喜歡組局,因此身邊 總少不了親朋好友。
孫晉軒,師從譯木、甘中流等先生。孫老師大部分時光都是在教與學中度過的,他愛憎分明,性情疏放,游離于官商,自謂不識時務,而保持獨立之人格。他善飲酒(近兩年深居寡出),不因生活困頓而慢待朋友,常賒酒待客,傲骨與古風尚存。
小者姚強,四十多歲,正值旺年,英氣勃發。現任嶧城區書協主席,市書協主席團成員,蘇堂小學書法教師。在完成繁重的學校事務之余,把書協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姚老師幼承庭訓,稟賦穎異。其書法與國畫得孫晉軒老師指導,正本溯源,獲益匪淺。既立法則,求教于劉文華、崔勝輝先生,藝乃精進。其書法作品多次在國家、省、市各級展賽中斬獲不俗成績。
姚老師攻書之余,偶涉丹青。其花鳥畫傍依缶翁,上求青藤、八大山人,以書入畫,饒有可見。近年來,其個人面目日益凸顯,作品 樸茂渾厚,筆墨雄放恣肆,形式構成上常計白以當黑,節奏感強烈。 姚強先生尚還年輕,若能脫繭俗務,假以時日,必有大成。
嶧城文化歷史悠久,歷來人才輩出,歡迎更多藝術家推出精品,共同切磋交流。
編者
二О二五年元旦
韓興文,原榴園書畫院副院長,著名書法家、畫家。
作品展示
約4平尺
約2.7平尺
約2.7平尺
約2.7平尺
約3平尺
約2.8平尺
約2.8平尺
約2.8平尺
約2.8平尺
約4平尺
孫晉軒,嶧城區文化和旅游局職工。先后修業于滕州師范(中專),曲阜師范大學(本科),首都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
硯邊隨想
●一個優秀的畫家要有獨立的人格。所謂獨立人格,即獨立的人生觀、價值觀,不盲從,不諂媚,要有悲天憫人的情懷。
●關于筆墨,筆墨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畫寫意畫最起碼的技術準備。通過良好的筆墨功夫,表達畫家的思想、格調和思想境界。
●關于書法入畫,書法好不一定就會畫,書法好肯定會給畫增色。這其實與謝赫所謂的“骨法用筆”相似,就是按照事物的“骨相”造型。造型過程中“線”本身的質量要合乎書法用筆要求。這樣的畫無論大處還是小處皆有可觀。
●要表達畫作“背后”的東西,避免表面化,這是畫家和畫匠最大的區別。近幾百年來,只有八大山人和黃賓虹等少數畫家可以做到。黃賓虹追求“內美”,以山水媚道,張大千的畫表面化,所以張遠遜于黃。
●吳昌碩、齊白石筆墨不相上下,為什么有人覺得齊白石更好呢? 我認為齊畫更“鮮活”,更“本真”,貼近生活的畫不是更感人嗎? 吳昌碩的畫“書齋氣”太濃。然而我又覺得,初學大寫意,還是先學吳,因為它為初學者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范式”。
●若作品深刻度不夠,那么畫作要有詩意,這是傳統繪畫最起碼的 要求。吳昌碩、齊白石、林散之等巨匠非常重視詩歌修養的。至于現代藝術又當別論。
作品展示
題畫鯧魚(一先)
垂綸端坐運河邊,夢鯉獲鯧亦是緣。
今日烹魚溫酒暖,誰與同醉菊花前。
約2.7平尺
題畫榴花(十一真)
枝老圓留重,花紅古厚淳。
身行千萬里,披卷見人真。
約4平尺
擬八大山人荷(五歌)
大滌山水刃庵荷,欲度驊騮折戟多。
今日效顰因技癢,幸無俗骨氣沖和。
約8平尺
題畫荷
夢里荷香龍尾坊①,花如熾炭葉如裳。
鰱魚還戲殘荷影,代馬依風②戀故鄉。
①龍尾坊:今古邵鎮坊上村。②代馬依風:北方的馬依戀北風,表示思鄉之情。
約5.3平尺
題畫鯰魚(七陽)
少年不解愁滋味,走斝飛觴日日狂。
卜筑宅心聽夜雨,心聲付墨此年長。
約2.7平尺
約2平尺
題畫竹(十四寒)
后山鳳尾萬枝寒,落籜聲中初月殘。
老眼挑燈移素壁,蕭蕭在耳語平安。
約4平尺
題畫詩(七陽)
葉如傘蓋花如玉,戲水鴛鴦情未央。
盛夏經秋又二九,至今拙手有余香。
約8平尺
約8平尺
題畫白菜(十灰)
綠葉凌寒碧玉摧,嫩幫似雪迥塵埃。
老夫原是一農畯,因喜滿園生百財。
約2.7平尺
題畫魚(八庚)
昨日江湖豪橫,今日土灶待烹。
留連美景知返,且莫人前呈精。
約2.7平尺
姚強
姚強,現為山東省書協教育委員會委員;
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棗莊市青年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棗莊市書法家協會主席團委員;
嶧城區書法家協會主席。
外師造化 中得心源
姚強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乃中國繪畫傳統的精髓。莊子云:既雕既琢,復歸于樸。國畫之妙,在于筆法。筆法者,如畫師之劍,舞動間,可生云霧,可破虛空。有曰:“筆如游龍,墨如潑水”。余少時幸得孫晉軒恩師啟示,初師國畫即陶冶于乾坤造化之中。
吾學書三十載,對于書法用功最勤,間隙于繪事。且一直以來,取法缶翁與白石翁較多。缶翁繪畫用墨濃而飽滿,追求生拙稚趣之境,結體造形,寧拙毋巧,呈丑樸之美。他的畫作用“草篆書”以書法入畫,線條功力異常深厚。白石翁主張藝術應當“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其花鳥畫,筆酣墨飽,用筆凝練,力健有鋒,老筆縱橫,善于把闊筆寫意花卉與工筆細密的寫生蟲魚巧妙結合,造型簡練質樸,色彩鮮明強烈,將水墨工夫及書法用筆發揮到了極致。畫面生機蓬勃、雅俗共賞,獨樹一格。
余深知書畫同源,于二位國畫大師的以書入畫表現手法的學習一直未曾間斷,也想表現出筆墨奔放奇縱,雄健渾厚,揮寫自如,富有變化的境界,只是資質愚鈍,尚未有為,甚是汗顏。今展示拙作數幅,以求眾方家不吝珠玉。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作品展示
春江水暖68X68cm
春霞紫雪 100X50cm
國色天香 138X69cm
荷香圖 50X50cm
荷韻扶風 68X68cm
清影搖風 138X34cm
秋實圖 50X50cm
秋語 68X68cm
十里荷香 68X68cm
嶧縣名果 136X68c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