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墻,不僅要有門的視角,還要有翅膀的視角。
昨天羅胖跨年演講,意料之中的打雞血,硬廣+軟廣交替進行,唯一的進步是沒有了癥能量。
跨年演講做久了就跟春晚一樣。80年代剛開始時,春晚還是很有年味的。各種小品相聲,生活氣息濃郁。連經典歌曲基本都誕生在80年代的春晚。
那時,姜昆還沒有官腔,劉曉慶也像鄰家小妹,趙本山沒有褪去草根味兒,春晚開成茶話會才更像春節。
蛻變來自90年代,春晚的排場就越來越大,但內容也愈發味同嚼蠟,更像是祭壇,演員面目逐漸從親切變成了虔誠和莊嚴。
特別是0點鐘聲響起時,祭祀達到高潮,仿佛是在說,這是我的命為你們舍的。
羅胖最開始的幾次跨年演講真是干貨不斷,就算打雞血,也絲毫不違和,在他有內涵的表述中化為了雞湯,我們滿意的干了雞湯。就像他剛出道做羅輯思維時,對歷史,時政的深層敘述和犀利點評,至今都是羅輯思維的最高峰。
后來,他說話越來越小心,對市場小心,對主管部門小心,爭取最大公約數,犀利沒有了棱角如同犀牛沒有了角,更像是可愛的吉祥物。
羅胖的跨年演講也是,記得是疫情后的跨年,我差點以為是宣chuan部和羅輯思維合辦的。正能量滿滿。
除了正能量,就是掙能量。每年的硬廣+軟廣逐漸多起來。
直到昨天的跨年演講,除了硬廣+軟廣,贊助商,得到開發的課程書籍APP,得到老師······我還真看不出有不是廣告的內容。
我絲毫沒有埋冤的意思,反而有著惺惺相惜的理解,現在說話做事都會被打招呼,我寫文章和到某些地方講座也被打過招呼。什么說得,什么說不得,躬身入局者有著噴子和鍵盤俠們理解不了的維度。而且,作為觀眾,就像你可以不看春晚,但不能埋怨春晚一樣,既然看了,就是你的選擇。
而且我依然很佩服羅胖,他算是知識付費時代的開創者,也是在這代中產階級中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我今天立志要像他那樣勤奮。
昨天演講結束時,他提到的一個概念“凡墻皆是門”挺有意思。
這兩年,經濟下行,就業創業愈發不容易,我去年看到的倒閉公司就是兩位數。大家抱怨企業沒法生存。就業也是,我曾經的學生,很優秀的985畢業生,畢業三年依然待業······
昨天羅胖讓大家加入一個變量,比如房地產不好做,為何不加入老齡化這個變量再看老年地產怎么做。這種說辭早就見怪不驚了,但他舉出的具體案例還是開了腦洞。比如,去年諾貝爾科學家都頒給了AI研發者,其中化學諾獎得主說,很多疾病可以通過AI來攻克。既然如此,養老就不再是我們理解的養老,而成了人生的第二次青春,這是巨大的商機。等等。
再說找工作,他舉了一個例子,有個應聘者小朱來面試前,就研究透了得到的操作流程,品控手冊,有的放矢的進行。這就是門的思路。因為門里的人,等的就是這樣的敲門者,敲門就開門。如果你只是拼簡歷,例舉自己的成績和牛叉,那就是墻的思維,攻城穿墻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豈能不難。
確實如此,應聘者難,招聘者要找到合適的員工也難,換位思考,從墻到門,也許就是另一番天地。
但我想到的還有一點,除了凡墻皆是門的思路,還有翻墻,躍墻的思路。
人,不僅在地上走,靈魂還可以在天上飛。
面對墻,不僅要有門的視角,還要有翅膀的視角。
飛到墻上去,俯瞰生活,無論今天如意不如意,只要有上帝視角,正面和負面的境遇和情感都會釀成生命的甘蜜,也都會有得著和看見。
維特根斯坦說,世界的意義一定在世界以外。
同樣,墻的意義,一定在墻的上面。
當我們有了隱形的翅膀,也許暫時無法找到門,但一定會讓自己愈發強大,來面對今后的一面面墻。
凡墻皆是門
凡墻皆可張開隱形的翅膀,飛到墻上,看到墻下的自己。
2025,和二魚劇場的讀者,一起共勉。
歡迎轉發本文給你關心的他/她
傳遞真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