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晚,網紅“咖啡”患直腸癌去世的消息迅速刷屏?!翱Х取保ㄔ惵荩┦且晃桓挥胁湃A與創意的繪畫博主,29歲的花樣年華卻英年早逝,距離她確診才8個月。她的離世讓無數人感到惋惜,也對腸癌不寒而栗。腸癌為何如此兇險?它更“鐘愛”年輕人嗎?年輕人要如何避免“中招”?筆者采訪了江蘇省腫瘤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楊柳,聽聽他的權威解讀。
左二,楊柳;右一,司呈帥 腸癌手術中
腸癌是一種很兇險的腫瘤嗎?
楊柳說,結直腸癌發病率高,但其本身并不可怕。它是全球范圍內發病率較高的癌癥之一。據中國國家癌癥中心發布的數據,2022年中國結直腸癌新發病例數達到51.71萬例,在全部惡性腫瘤中發病率位居第二位,僅次于肺癌。腸癌本身并兇險,早期發現的腸癌患者可以通過內鏡下微創切除,基本治愈;中期患者通過規范診療,多數人能得到長久的生存和較高的生活質量。難的是,大多數患者和“咖啡”一樣,發現時已是中晚期,失去了治療的最佳好機會。
如何“揪出”早期腸癌?
楊柳說,一方面要留心腸癌的“蛛絲馬跡”。腸癌在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的癥狀,或者癥狀比較輕微且非特異性,如腹痛、腹脹、腹瀉、便秘、便血以及體重減輕等。這些癥狀容易被人們忽視,或者誤解為其他常見的消化問題,從而延誤了診斷和治療的時機。
另一方面,要重視腸癌的早期篩查。早期腸癌,CT等影像學檢查不容易發現,甚至血液腫瘤指標都不一定升高。需要腸鏡來進行檢查及確診。楊柳建議,40歲以上的普通人群,以及有腸癌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人群,應該及時及時進行篩查。
腸癌是否更鐘愛“年輕人”?
楊柳說,從年齡和性別分布來看,結腸癌仍然屬于“老年病”,發病率隨著年紀增長而上升,40至44歲組之后上升明顯,80至84歲組達到最高。同時,男性的發病率高于女性,男性各年齡組的發病率均高于女性。楊柳提醒,不可忽視的是,年輕人腸癌(主要指結直腸癌)的發病率近年來呈現上升趨勢,在臨床上確實有很多20-30歲的年輕人。
哪些因素與腸癌有關?
1遺傳因素:大腸癌具有一定的家族遺傳性。如果父母雙方或一方患有大腸癌,子女患病的風險可能會增加。
2飲食因素:長期攝入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的飲食,以及過多攝入煎炸、腌制食品等,可能增加腸癌的發病風險。
3生活習慣:久坐不動、缺乏運動、熬夜、長期吸煙酗酒等不良生活習慣,也可能增加腸癌的發病風險。
4慢性炎癥:如果存在慢性結腸炎等疾病,但未進行規范治療,可能會增加大腸癌的發病概率。
年輕人如何避免“中招”?
楊柳說,年輕人預防腸癌,要從健康生活開始。要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合理平衡膳食,減少紅肉類及腌制品攝入,注重植物性飲食,增加粗糧蔬菜水果攝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鍛煉,保持健康體重;養成良好作息時間;戒煙限酒。定期進行健康體檢和腫瘤篩查,以便及時發現并處理癌前病變。減少環境致癌因素接觸:如化學、物理、生物等致癌因素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