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新華社客戶端刊發《福建福鼎檢察:幫建筑工人架設一道“安全網”》,該報道次日瀏覽量達131余萬。
對于工傷保險,人們并不陌生。當勞動者在工作中遭受意外傷害或患職業病時,工傷保險能夠提供醫療救治、生活保障和經濟補償。
根據《社會保險法》和《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用人單位必須為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
此外,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住建部、安監總局、全國總工會聯合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做好建筑業工傷保險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建筑施工企業對相對固定的職工,應按用人單位參加工傷保險;對不能按用人單位參保、建筑項目使用的建筑業職工特別是農民工,按項目參加工傷保險。
2024年1月,福建省福鼎市人民檢察院在開展建筑施工企業工傷保險監督活動中發現,安徽籍農民工老張在施工現場摔斷腿,因企業未依法繳納工傷保險而無錢治療。檢察機關深入調查后發現,老張所在的福鼎市某建筑公司承建的項目,從施工起就未依法參加建設項目工傷保險,工地上的100余名農民工均處于脫保狀態。
2024年2月,福鼎市檢察院承辦檢察官實地走訪轄區內的建筑施工企業,了解農民工工傷險投保情況。
承辦檢察官在進一步走訪后發現,轄區內建設項目未參加工傷保險的情形并非個例。福鼎市檢察院隨即以該案為切入口,向工程建設領域的行業主管部門調取在建項目的名單,與人社部門項目參保名單開展數據碰撞,最終確定房屋建筑、市政基礎設施、交通、水利等領域未落實工傷保險的在建項目共16個。
2024年2月-3月,福鼎市檢察院向相關行政單位制發檢察建議書,建議各相關部門建立協商議事、聯合督導、有效協調的工傷保險參保工作機制,督促16個在建項目繳納工傷保險費67萬余元。福鼎市檢察機關建立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幫助寧德地區其他基層檢察院督促37個在建項目繳納工傷保險費110余萬元。這一做法還在全國檢察機關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管理平臺上架推廣。
2024年4月16日,福鼎市檢察院組織住建、交通、水利、人社等相關部門,召開關于工程建設項目工傷保險圓桌會議。
同時,福鼎市檢察院牽頭組織住建、交通、水利、人社等相關部門召開圓桌會議,推動形成“工程建設項目參加工傷保險協作機制”,就責任分工、信息共享、監繳協作等達成共識,實現長效監管。
據承辦檢察官徐暉介紹,建筑施工企業按照工程項目為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不僅依法保障農民工的權益,還降低工傷事故發生后的企業涉訴風險,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前。
在幫助建筑工人架設一道“安全網”的同時,福鼎市檢察機關秉持“如我在訴”理念,堅持“四大檢察”綜合履職,協同發力。例如,他們建立“梔子花”婦女權益司法保護服務機制,為受傷害婦女開展司法救助,打造“支持起訴+檢察和解+司法確認”樣本。截至2024年9月底,福鼎市檢察院共辦理涉民生領域案件103件,制發社會治理類檢察建議書15份,并已全部反饋并整改。
福鼎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彭積縣表示,為民司法、讓人民滿意是檢察機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檢察院將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持續做深做實“檢護民生”專項工作,以檢察“力度”提升民生“溫度”。
來源 :新華社客戶端
轉載請注明出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