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浙江紹興府山陰縣(今浙江省紹興市)人,是中國明代中期一位杰出的文學家、書畫家、戲曲家和軍事家。他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長,號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等。
徐渭自幼以才名著稱鄉里,聰明伶俐,九歲便能作文,十多歲時仿揚雄的《解嘲》作《釋毀》,轟動了全城,被譽為神童。但是他在科舉道路上卻屢遭挫折,直到四十一歲,考了八次鄉試,始終未能中舉。
徐渭曾擔任浙直總督胡宗憲的幕僚,助其擒徐海、誘汪直,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才能。然而胡宗憲被下獄后,徐渭在憂懼發狂之下多次自殺未遂,后因懷疑繼妻不貞而殺妻入獄,被囚七年后才得張元忭等好友救免。
徐渭的才華不僅體現在軍事上,還表現在文學、書畫和戲曲等多個方面。他的詩作主張獨創,反對擬古,散文受蘇軾影響,文筆瀟灑自如。在戲曲方面,他寫下了中國古代戲曲史上劃時代的第一本南戲概論性著作《南詞敘錄》,對南戲的淵源、發展及表現形式、作家、作品均有所涉及,并提出自己的看法,被譽為戲曲史上第一位系統整理宋明南戲的專家。
徐渭的書畫成就更是卓越,被譽為“潑墨大寫意畫派”的創始人和“青藤畫派”的鼻祖。他的畫作能吸取前人精華而脫胎換骨,不求形似求神似,山水、人物、花鳥、竹石無所不工,以花卉最為出色。他的書法作品也極為出色,精行草,被譽為“國朝第一”。
不過徐渭的晚年生活卻十分凄涼。他經歷了種種磨難后,已不再有什么政治上的雄心,但對國事的關注卻老而未衰。他浪跡京中,南游金陵,北走上谷,縱觀邊塞風光,常慷慨悲歌。晚年時貧病交加,藏書數千卷也被變賣殆盡,自稱“南腔北調人”。最終,在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徐渭在窮困潦倒中去世,終年七十三歲。
徐渭的一生雖然充滿了坎坷和挫折,但他的才華和成就卻為后世所敬仰。他的詩文、戲劇、書畫作品不僅在當時廣受贊譽,而且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與解縉、楊慎并稱“明代三才子”,是中國藝術史上不可多得的天才。他的傳世畫作如《墨葡萄圖》、《山水人物花鳥》冊等,都成為了中國藝術的瑰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