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樣的夫妻永遠不會離婚?#
為什么婚姻里人們不把心里產(chǎn)生的憤恨說清楚,而是借其他事情對對方發(fā)脾氣?
兩個原因:
第一是他真的不知道他自己為什么生氣。
第二是他自己知道,但是不知道怎么表達、不敢表達。
而這個兩種原因基本都是因為我們有自我保護的心理。我們都害怕如果當(dāng)我們真的說了真心話,迎接我們的不是一個肯定的點頭,而是一雙冷漠的眼神。
那我會不會受到傷害?
比如:
我會不會做那個劃破和諧的壞人?
我會不會因為生氣反而被恥笑幼稚?
會不會自此以后我們的關(guān)系反而更差了?
在對方眼里我會不會覺得我是一個很不懂事的人?
我是不是得把我的不開心說清楚,不然會被人覺得我很蠢?
這些擔(dān)心和顧慮往往就是阻礙我們在吵架時說出真心話的元兇,但不論原因是什么,生氣不說出真心話不是因為他小心眼或者他就是故意讓你不痛快,而是害怕他如果說出真話的后果會不會很可怕……
我舉個的具體的例子,如果我真的表達我的在意:我其實很想讓你陪我,因為我真的很需要你——
你也許會沉默,不知道怎么回應(yīng)我的需求,結(jié)果就是我被晾在原地。
但是如果我借題發(fā)揮,顧左右而言它:你好自私,你為什么總是把時間花在你身上?
我這樣激惹你,你就可以直接對我反駁你不自私,開始罵我,開始指責(zé)我,最起碼我就被你回應(yīng)了,不是嗎?
那些在婚姻里總是無法好好表達憤怒喜歡借題發(fā)揮的人,反而他們才是在婚姻里受到的委屈最多的人。“我肯定從他那里得不到我想要的回應(yīng)”這樣的信念已經(jīng)根植在他們大腦里太久,所以他們只會通過借題發(fā)揮、秋后算賬的方式來和自己的憤怒做聯(lián)結(jié)。
但這就會讓人很反感,會覺得這個人是小題大做,無理取鬧,可他們其實是有苦說不出的可憐人;在他們看來,我只能用顧左右而言他的方式才能得到我想要的回應(yīng),所以才會依賴用這種錯位的表達來和你建立一段錯位的關(guān)系。
是不是很像小孩子?是啊,婚姻深處不就是會讓人回歸到原始的小孩狀態(tài)嗎?
我們也可以換個角度理解那些亂發(fā)脾氣的人,他們表達曖昧的態(tài)度,講話迂回,小心翼翼,突然爆發(fā),不是因為虛偽,而是太懵懂,不知道如何和你建立健康的關(guān)系、用非暴力的去處理沖突。
但這也會出現(xiàn)問題,慢慢的兩個人都開始變得小心翼翼,婚姻里的夫妻也戴上了面具,面具戴久了就會摘不下來,在生氣時總會指責(zé)、處心積慮聊別的人,但就是不把自己的不開心講清楚,因為他們已經(jīng)早早失去清楚講明白自己不開心能力了。
造成的結(jié)果就是夫妻們會默契的談“事”,但是就是不講真實的“感受”。
比如可能很多人吵架時都會用“你怎么一直關(guān)注工作啊?你要不和工作過得了。”
這句話就是在用“工作”掩蓋掉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的經(jīng)典場景,通過去關(guān)注工作,讓工作擋在兩個人中間,這樣我就能通過和工作建立關(guān)系來表達我的不滿,而不是直接對你發(fā)火。
但是非言語層面上的不滿其實人人都能聽得出來,你說工作不好,但其實還是在說我不好唄?而且這種不一致的態(tài)度會更令伴侶生氣,他會覺得你罵人非常的陰暗、隱晦。
所以從上帝視角來看,婚姻兩個人,一個人本意其實是在照顧伴侶的感受、保護關(guān)系,所以轉(zhuǎn)移話題,但另一個人卻會感覺你這是在借題發(fā)揮。兩個人都在錯位的理解彼此的意圖。
如果有一個話筒,讓當(dāng)事人直接表達他的感受,也許就是很簡單的:我很孤獨,我很害怕,我需要你的關(guān)注,我需要你的在意。但我就是不知道怎么和你說。
所以坦誠的溝通真的很難,被誤解就是表達者的宿命。尤其在親密關(guān)系中,需要經(jīng)歷非常多的共情失敗、錯位理解的時刻,你們才能繞過雙方放出的煙霧彈,明白對方到底想表達什么,抵達雙方的內(nèi)心。
而吵架其實就是在做這一步,所以我們更需要明白在婚姻里什么樣的吵架是無效的,什么樣的吵架才是有效的。
婚姻里什么才是“有效的”吵架?
有效的吵架可以通過沖突、張力增進雙方的情感,但是無效的吵架只是在肆意的釋放惡意。
更別說在婚姻里我們都會帶著自己的投射去溝通,甚至很多人在吵架之前就已經(jīng)預(yù)判了:你會在這次對話后討厭我,離開我。所以我就要做點什么主動讓這個自我預(yù)言實現(xiàn),這樣就符合我的預(yù)期了。
這樣的話,吵架就只是為了印證:你討厭我,我討厭你,我們不合適。而不是真的在向?qū)Ψ絺鬟f清楚自己的愛意、在意、委屈。
不知道你們的吵架是不是這樣的:
“你再說一遍那句話!”
“哪句話?”
“就是那句話”
“你那一次就是這樣的”
“哪一次?”
“就是那一次”
看到了嗎,“那個”“這個”“那一次”“這一次”,我們總是喜歡用模糊的代詞去吵架。這樣的吵架其實就是無效吵架,因為兩個人都在回避雙方內(nèi)心的需要。
我提出一個大膽的假設(shè):也許我們巴不得別人聽不懂我們在講什么,所以才喜歡在吵架時放煙霧彈,借別的事作為抓手來發(fā)泄情緒。
因為這下面還隱藏著另外一個真相:我們都害怕讓伴侶知道我們真實的需求。
需求是什么?需求是和我們真實的自己掛鉤的,它意味著“我要……”、“我不要……”、“我想……”“我不想……”
婚姻里,需求和親密相關(guān),那么也是和“人”掛鉤的,在關(guān)系里脫離了人,那么需求也不復(fù)存在。但這也是最可怕的地方,因為這個面向于“你”的需求意味著也許你會拒絕我,我會失望,我會尷尬,我會感受到挫敗。
所以我們會出于“自我保護”用一種非常扭曲的方式提出需求,比如“你好自私”“你很自戀”“你為什么總是要求我”。
聽上去也異常刺耳,對不對?
因為說這些話的人他們也不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么,或者他們知道,但他們很難面對不愿意承認(rèn),畢竟如果需求不滿足就會很羞恥。
而我們也在咨詢中發(fā)現(xiàn),在婚姻里越能主動提出自己需要的伴侶,婚姻的幸福度也會越高。
有效的吵架其實就是在吵架中你們可以主動提出你們的需求,然后你也可以讀懂對方真實的需求。
在咨詢里,我曾經(jīng)也試圖過鼓勵夫妻去表達感受,但我發(fā)現(xiàn)這放在中國的夫妻里非常難,撬不動,中國的夫妻非常畏懼表達感受,在我們的成長文化中感受是和可恥掛鉤的。
所以我在后面換了一個思路:如果你試試表達你的需求呢?
如果你和伴侶直接表達:“我想和你有更多的相處空間”。我會說:“不,還不具體,再具體一些。”
通過不斷的探究下去,夫妻里剛才還在生氣的人才會意識到:“我其實就是希望最起碼一周有一天是我們兩個的獨處時間,我的意思是只有我們兩個人,我需要這樣被對待”。
也許你們在吵架的時候可能很難心平氣和的講出需求,但也要去慢慢練習(xí),學(xué)習(xí),就好像有一根拉著你思緒的繩子,在提醒著你,你們吵架的目的是什么,不要跑偏了。
我們好好想想,吵架不就是你希望對方可以按照你需要的方式來對待你,但是最后他沒有這么做所以才吵架的嗎?這樣的話就需要你對自己的需求不羞恥,也盡量明白自己的需求是什么,這也是我們的責(zé)任。
這種通過表達需求去吵架也會讓婚姻里的吵架增添許多的樂趣,吵架會變成類似兒童的游戲,如同親密的拌嘴,不加敵意的打鬧,而不是嚴(yán)肅的、苛刻的大人式的爭論,那樣只有對錯,沒有情趣。
婚姻溝通無捷徑可以走,唯有真誠可以融化冰川
講到這里可能會有人會說:那再告訴我們更多的溝通技巧吧,最好是出一份夫妻的溝通手冊可以拿來直接用的。
很可惜,我作為咨詢師我還是覺得:唯有真誠才是必殺技。
我們?yōu)槭裁从X得小孩子很動人,因為小孩子總是對自己很誠實,他們最終還是無法欺騙自己。
現(xiàn)代人喜歡使用大腦去思考,但是大腦的思考是理智的、邏輯的、講究有用無用,但是像小孩子那樣心靈的交流可能會很慢,很笨拙,但需要你的耐心、你的投入,你的純粹,需要你有一份對人的好奇心。
在婚姻里很多人都想走捷徑,現(xiàn)在社會太快,大家都想在親密關(guān)系里省時省力,所以會通過金錢、性來在婚姻里代替感受的表達。比如前一天吵架了,后天如果收到伴侶的轉(zhuǎn)過來的888紅包,就能說服自己可以不生氣了,這事可以翻篇了。
所以我們在婚姻里會用索取來抵消自己的不如意,索取就是因為之前的期待落空了,所以希望秋后算賬借題發(fā)揮把之前欠的債拿回來;
但對自己真誠的人,他們眼里沒有秋后算賬,只有當(dāng)下直面,真誠的人不喜歡息事寧人,不喜歡迂回,也受不了迂回,我生氣就是生氣了,你怎么可以用其他方式來彌補?我就是要告訴你:我不希望被你用金錢搪塞,我就是要告訴你我的感受。
因為真實才是動人的,尤其是真實的感受、真實的需要,這更能讓人感受到在婚姻里這個人在乎我,在乎我們的關(guān)系,所以才會冒著這么大的風(fēng)險去爭吵。
所以如果說夫妻如何好好溝通非要有一個答案的話,我想就是希望大家能夠在婚姻里對自己誠實,誠實面對自己的情緒,誠實面對自己。
這樣的人首先是敢愛敢恨的,也能接受自己的愛恨,在婚姻里能夠?qū)α硪话氡磉_不滿,也許你會碰上釘子,看到對方冷漠木頭的那一面,那也是說明他不是一個對自己感受誠實的人,他害怕在婚姻里做一個真小孩。
但你不是,你在婚姻里可以對感受開放,靈動地利用婚姻裂痕的時機去感受真實的自己。
因為每當(dāng)婚姻里有爭吵時也是你真實的自己浮現(xiàn)的時候,你也會開始意識到你真實的需求:原來我是希望有人回應(yīng)我,原來我希望自己可以經(jīng)濟獨立,原來我希望讓他也多做家務(wù),原來我不希望被冷暴力對待……
這就是婚姻里爭吵的意義,婚姻里有效的爭吵讓我們意識到,原來我不夠愛我自己啊,我也不知道如何愛伴侶。
而“愛”這個話題也是真小孩一直在尋找和踐行的。如果你懂得了愛,你也就可以在婚姻里做一個真正的孩子,一個會把感受、需求、不滿、真實在當(dāng)下就說清楚的孩子。
當(dāng)然需要不斷的踐行。希望你可以做到吧。
本文首發(fā)知乎平臺:陳曼、王筱、張妍
侵權(quán)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