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有4個發達國家,如果按照人均GDP從高到低排名,依次是:新加坡、以色列、日本、韓國,其中日本是亞洲綜合經濟實力最強的發達國家。但是,這個世界變化太快了,沒有永遠的霸主,也沒有永遠的王者,作為亞洲第一發達國家,日本正在走向大崩潰。
近日,本田與日產在東京宣布正式開啟合并談判,這兩家日本車企合并后將有望成為全球第三大車企,合并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應對全球汽車產業的“變天”,更好與中國車企、特斯拉展開競爭。
本田與日產的合并并不是日本汽車產業重回巔峰的轉折點,而是走向大崩潰的開始。從日本過去的產業“規律”來看,每一次合并換來的都是產業崩潰,而不是煥發新生,日本的家電、手機、半導體等業務曾經一度做到了世界第一,但是后來每一次合并都造成了相關產業的潰敗,所以日本的企業合并往往是該行業潰敗的開始。
14年前,日本富士通與東芝合并了手機業務,要知道在傳統功能機時代,日本品牌一度占據全球一半市場,原本是為了重振日本手機業的輝煌,但結果卻恰恰相反,導致日本手機品牌銷聲匿跡,如今在全球市場中都再看不到任何日本手機品牌的存在。
汽車產業是日本的支柱產業,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直接影響到日本的消費和經濟水平,隨著日本傳統產業的一次次潰敗,日本GDP持續下滑,2023年日本GDP跌至4.2萬億美元,掉至全球第四,GDP相比12年前縮減2萬億美元,這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極為罕見。
今年前三季度日本GDP為2.95萬億美元,排名全球第四,而同期印度為2.78萬億美元,緊跟日本之后,不出意外的話,日本GDP將在兩三年內被印度反超,不是印度有多快,而是日本經濟下滑太嚴重。
過去幾十年是中國市場喂飽了日本、韓國的相關核心產業,但是現在中國正全面進軍中高端產業,首當其沖受到沖擊的就是日本和韓國,不僅是手機、顯示面板、家電、汽車,中國還將在半導體等更多高端制造領域持續突破。
日韓的工業能夠擁有今天的地位,美國在背后扮演著重要角色,但是隨著中美大國博弈的持續,將對全球產業鏈、產業分工、技術壟斷等造成巨大的影響,一些養尊處優的發達國家可能要跌為發展中國家,一旦失去相關優勢產業,下滑速度將超乎想象,不可避免的大崩潰很快就要發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