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巴黎奧運會,被嘲“史上最窮酸的一屆盛會”。
反觀2008年北京奧運會,那驚艷全世界的“鳥巢”至今讓人難以忘懷。
它整整斥資35.96億元,相對于2018年韓國只花費8億元場館,那簡直天差地別。
它是如今建筑的曠世巨作,更是當代中國人的驕傲。
據統計,北京奧運后,鳥巢光是維護費就要8000萬/年(不包括水電等日常開支)。
近這幾年,又受到各個方面的影響,鳥巢的年收入僅有1億左右,根本沒任何盈利。
最近圍繞鳥巢的爭議不斷,這賠本買賣,國家為何不及時止損?
1976年,加拿大成功拿下第21屆奧運舉辦權,傾盡全市之力貢獻了一個專業術語:蒙特利爾陷阱。
剛開始,加拿大蒙特利爾非常自信,要實現一屆最儉樸、最完美的奧運會。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結果,砸了58億美元,還超過一倍以上的預算,更重要的是,蒙特利爾還走上了30年的還債之路。
有了前車之鑒,各國根本不敢碰奧運會這塊“肥肉”,深知這是吃力不討好的事。
直到1984年,美國洛杉磯以100美元啟動金,撬動了2個多億,瞬間將奧運會變成“聚寶盆”。
中國陪跑了兩屆,躲過了所有的明槍暗箭,終于在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
在主體育場向全世界征集設計方案,瑞士建筑師赫爾佐格、德梅隆的“鳥巢”笑到了最后。
“北京將會奉獻一座舉世贊嘆的奧運體育場”,當時北京奧組委劉淇更是吊足胃口。
北京奧運會主場館“鳥巢”,在2003年底,正式投入建設。
為營造“鳥巢”孕育生命的感覺,整個工程用了4.8萬噸鋼材來打造。
而“鳥巢”受力點全集中在那24根柱子上,而普通的鋼材根本支撐不了4.8萬噸重量,河南鋼廠經過半年研究,確定出最合適于“鳥巢”的鋼材Q460。
“鳥巢”不但要保持結構穩固,還要保持“高顏值”。
于是,足足動用了7000多工人,采用“日不落”工作制,來完成這大工程。
由于鋼材焊接對溫度要求極高,官方請來一批科研人員,花了5個多月的實驗,確定最佳的焊接溫度。
整個鳥巢有320公里的焊縫,但Q460太硬,按照焊縫速度來計算,上千名焊工輪班干,也得一整年。
因為擔心歲月腐蝕了鳥巢,工人用了1000噸防腐涂料,來回刷六次,幫鳥巢戴了六層防腐面具,永葆青春25年。
當時,奧運會結束后,鳥巢的兩年內收入5.5億,據此樂觀推測,大概14年就可以收回成本。
沒想到剛出道即巔峰,5.5億是鳥巢一生最好的戰績。
然而鳥巢每年維護費用8000萬,更新改造費就要小1億。
另外,鳥巢原投資商中信集團,在冠名權上翻臉了。
北京市只能從銀行貸了10億元收回了運營權,從此每年還需償還1.5億元貸款。
辦奧運會、建場館,如同一個個詛咒,哪個國家都沒有逃過背債的命運。
前有大冤種個個前仆后繼,燃燒金庫換來廢墟,中國又如何呢?
按經濟賬來算,鳥巢不僅虧本還賠錢,我們換個角度來算,中國其實賺的更多!
因為鳥巢帶來的長期效應,遠超我們的認知。
首先是科技奧運,鳥巢在建造中,研發了新技術、新方法,填補了許多科技空白。
例如,鋼材Q460,以前都是從韓國、日本進口,然而為了搭建鳥巢,河南鋼廠僅用半年就研發出更堅硬的Q460。
為了解鎖多種焊接位置,研發出GDC-1型直軌道式焊接機器人,它也半解放了焊工的雙手,成為如今建筑業的寶。
并研發出了厚鋼板焊接技術,如今成為世界同類焊接的技術標桿。
工人們自創薄壁箱形構件,是當時國內外的先例。
這使得中國快人一步,擁有了三輥卷板成形、扭曲板件多點無模成形兩大硬技術。
此外,還意外收獲了超高雙向斜柱高耐久性混凝土異形框架結構成套設計及施工技術、特大跨度復雜鋼結構綜合安裝技術等。
其次,鳥巢設計過程中,主打一個“物盡其用”。
技術人員研發了雨洪利用系統,系統24小時運轉,回收鳥巢周邊的雨水變成寶。
此系統的年回收量輕松達到總降水量的一半以上,立即刷新了世界紀錄。
還成為世界范圍內雨水深度處理回收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雨洪利用系統。
鳥巢還利用足球場草皮下的土壤資源,設計出了地源熱泵系統。
鳥巢外殼的膜結構鋪裝,兩層分別為透明的ETFE繃膜和吸音的PTFE膜,讓觀眾可盡情享受體育氛圍。
最后,在鳥巢的建設中,科技、節能都考慮到了,真正實現了“以人為本”。
當時,不僅國內乃至全世界,大多建筑物,都無法防御地震,容易倒塌。
鳥巢使用鋼結構、混凝土分離的方法,切割成六個部分,快速分散地震的力量,避免人員傷亡。
并它有類似于少林寺不壞之身的外殼---最堅硬的鋼材料Q460。
還有一道隱藏式疏散通道做保障,完全清場只需八分鐘。
據粗略統計,鳥巢建造的那五年,國家獲得8項達到國際領先水平、17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還獲得10個國家發明專利、10項新型專利等數不勝數。
在那個年代,我們真的需要奧運會這個契機,讓全世界看到我們現代中國的進步。
如今,作為一個綜合性的體育場,鳥巢搖身一變成為了大型活動場地和演唱會舞臺。
一天的租賃費用高達300萬,但始終擋不住民眾的熱情,而成龍、王力宏、張杰、五月天等明星在這里舉辦演唱會。
從經濟意義上來看,這些根本達不到任何盈利。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絕對是意義重大,那就是文化。
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載歌載舞,每一秒都在向全球呼喊著“有朋自遠方來”,如同一段聲嘶力竭的自我介紹。
如今的中國,早已今非昔比,可在上個世紀,大多國家根本不會高看我們一眼。
哪怕當時中國打開國門迎客,他們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還是幻想著遙遠的東方中國,是窮困潦倒的。
在他們的認知里,中國只有北京、上海、廣州三個城市,其他都是“蠻荒之地”。
1993年,中國首次申辦2000年奧運會,萬萬沒想到,美國以“落后的國家辦不起奧運”為由,公開抵制。
最后,中國以兩票之差惜敗,輸給悉尼。
頻頻碰壁后,我們明白,要想被別人瞧得起,必須拿出真實力。
所以奧運會,我們必須要辦,還要辦得漂漂亮亮;鳥巢必須要造,還要造出獨一無二。
打造傳奇鳥巢,也為了打破了西方世界對中國窮困潦倒的偏見。
這不是自不量力,更不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而是為了向全世界發出宣言:中國正在崛起。
同時,也奉勸某些國家,別自導自演過頭,別把自己騙了,如今中國崛起已然是事實。
我們張開懷抱歡迎八方朋友,但不再竭力討好,而是不卑不亢。
因為如今的中國,不動聲色,也自有萬鈞之力。
如今的鳥巢,常年向游客開放,也成為國內外游客的“熱門打卡點”,已接待游客超過3500萬人次。
其實,無論是賠錢也好,賺錢也罷,鳥巢早已超越了它本身的意義。
鳥巢是中國力量的象征,更是中國崛起最有力的證明。
參考資料
崔樂泉:《奧林匹克運動與現代科技》
自媒社:《奧運狂歡后,全世界竟有這么多奧運場館變廢墟》
新華社:《國家體育場“鳥巢”:見證中國人的光榮與夢想》
中華網:《鳥巢投資35億奧運后空置 1年維護費近2億》
駱秉全:《北京奧運文化遺產保護開發利用研究》
作者:泡面表兄
編輯:柳葉叨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