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最近一兩年時間里,隨著國內燃油車開始向新能源汽車轉型,新能源汽車的新車類型和數量,可以說多到難以統計,尤其是進入2024年之后,幾乎每兩天都有一款新車上市。不管是新勢力品牌,還是傳統自主品牌,以及合資品牌,在推出新能源汽車產品的時候,對產品的表述都是全面且先進的,這就讓很多小伙伴更加“凌亂”了,這么多車,到底該買哪款車?
事實上,作為一名汽車博主,在過去的一兩年之間,小編我也試駕了幾十款新能源汽車產品,其中包括純電、插混和增程,品牌也涉及新勢力、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車型價格也從10萬左右到百萬級別,所以試駕所覆蓋的車型還是比較全面的。而且小編我本身也是一輛增程式電動車和一輛純電車型的車主,因此對于購買新能源汽車,或者說如何“避坑”,還是有一些經驗的。
針對很多首次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小伙伴,我們也總結出了3個“購車底線”,也就是說,如果一輛新能源汽車,有一條無法滿足接下來我們要降到的三個“場景”,那么大家可能就要謹慎了……
第一,新能源汽車不能“挑樁”
可能看到這里,很多小伙伴會疑惑,現在國內生產的新能源汽車,不管是純電、插混、增程車型,采用的都是國標充電口,怎么可能挑樁呢?
記得雷軍在發布小米SU7的時候,在充電這一塊提到了,小米SU7不挑樁,對市面上99%的第三方充電樁都能適配時,很多小伙伴也是同樣的想法,都是國標口,怎么還挑樁呢?
事實上,有些車型的確是會挑樁的!比如豐田生產的純電車型bZ3,就是會挑樁,有些充電樁就是充不進去電,而且會手機界面會彈出錯誤界面,蔚來旗下的全新品牌樂道首款車型L60,也被部分博主曝出有“挑樁”的問題存在。
挑樁這件事,對日常駕駛而言,還是很難受的,尤其是純電車,因為在跑長途或者高速的時候,本來續航就緊張,萬一到了一個充電站,車輛卻“挑樁”,充不進去電,那種感覺就太糟糕了,完全有可能影響行程。
第二,非必要,不買插混和增程
在當下的市面上,插混和增程屬于比較火的產品類型,很多小伙伴都選擇購買這兩種“可油可電”的車型,但是普遍出現在第一次購買新能源汽車的用戶群體里。很多小伙伴購買這兩種類型車型,就是奔著有電純電、沒電燒油去的。
但是很多小伙伴在買車之后才發現,純電太香了,省錢又舒適,還沒有噪音振動,所以很多小伙伴買車之后,真就拿插混和增程當純電車開,但是插混和增程的續航普遍較短且充電效率普遍不高。所以如果沒有家充樁的用戶,就要面臨頻繁充電了,麻煩不說,頻繁充放電也會讓動力電池的衰減速度顯著快于純電車型。
所以如果不是常常有長途需求,那么我們建議大家還是謹慎選擇插混和增程,純電車還是挺好的,現在因為充電不及時被撂在路上的情況也越來越少了。
第三,新能源汽車買新不買舊
現在的新能源汽車,就像是10年前的智能手機一樣,技術和產品的迭代都過于快了,很多車型等到發布上市的時候,本質上相比于當下技術,就已經屬于落后技術和產品了,這種快速迭代和更新,其實也讓買車這件事更加講究時效性。
所以現在購買新能源汽車,就要講究一個買新不買舊,可能最新上市的新車,尤其是造車新勢力的車型,沒有什么優惠,但是這些車型幾乎就代表了當下一個價位區間產品技術的最高水平,購買這些車型,就能享受到最新的技術成果,尤其是智能駕駛、智能座艙、快速充電等方面的體驗。
而且購買最新的車型,也需要買那種智能硬件配得比較齊的車型,為的就是防止后悔,因為硬件配置比較高的車型,后續通過OTA可能會拓展很多新功能和新體驗,但是配置比較低的車型,越往后越落后,新功能推送的時候,只有后悔。
上面這三條,是我們在過去一兩年時間里,自己擁有新能源汽車以及試駕了幾十輛新能源汽車得出的淺顯結論,希望對大家購車有所幫助,當然大家還有哪些避坑小竅門,也可以評論給我們,擴散給更多準備購車的小伙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