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40年的發展,聯想已經兩次引領PC的代際升級,如今正引領PC第三次代際升級——進入AI PC時代,讓電腦真正擁有人類智慧,成為每個人的個人AI助理?!?/p>
在“預見2025·吳曉波年終秀”上,財經作家吳曉波這樣評價AI時代聯想 AI PC的價值。而對于AI PC的用戶,他提出了“AI原住民”的概念。
“AI原住民是一群享受前所未有的個性化學習和生命體驗的人,而一部AI電腦,可以讓使用者率先成為“AI原住民”。
AI PC、AI原住民,近十年來,還沒有哪個技術能夠像人工智能這樣讓所有人為之興奮。
這在剛過去的2024,尤顯深刻。
《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發展報告(2024)》顯示,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接近6000億元,相關企業超過4500家,至2024年6月,我國已有2.3億人使用過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占整體人口的16.4%。人工智能也登上2024年十大流行語和網絡用語中。
當大模型百舸爭流,AI產品爭奇斗艷,人們從未如此篤信,由人工智能所引發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就這樣浩浩蕩蕩奔涌而來。而以聯想為首的弄潮兒,也掀起了一場蝶變。
風起,AI+吹進千行百業
一般來說,一場工業革命的產生往往需要技術創新、基礎設施、資本積累、社會需求、政策推進等多項關鍵要素成熟。在2024年,這些要素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匯聚到一起。
年初Sora的出現為人們繪制出了一個虛擬的硅基世界,算力也借此成為了最炙手可熱的“硬通貨”,英偉達全年賣出200萬塊GPU AI 芯片。
與此同時,大批資本涌入AI,帶來了近萬億的產業規模,根據 Crunchbase 數據,2024 年全球 AI 投資額達到了 1000 億美元,較 2015 年增長了整整 10 倍。
而在需求側,以AI手機、AI PC為主的AI終端再次掀起電子消費浪潮。IDC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AI手機出貨量預計達到1.7億部,Canalys預測,AI PC的出貨量將達到4400萬臺。
回到國內,一系列利好政策接踵而至,年初,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人工智能+”上升到行動層面。隨后,工信部等十一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協調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算力基礎設施作為新型信息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被重點提及。
在全面推進新質生產力的宏觀背景下,國家密集推出有關政策,人工智能+的意義不言自明。
從多方因素來看,這是一場可以由中國掀起,甚至引領的工業革命。作為最直接的建設者,中國企業也擁有了和國外巨頭平起平坐的實力。
這其中,沐浴PC與互聯網時代的春風,不惑之年的聯想,有義務,也有能力扛起中國AI大旗。
2024年,40歲的聯想,率先開啟了一場自我「革命」,在2024/25財年誓師大會上。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劉軍表示,聯想中國已為開啟面向AI的全新十年做好充分準備,將以“全棧AI”,領跑智能新時代。
全棧AI戰略布局簡單概括即:“一體多端”領跑AI終端,“一橫五縱”問鼎AI基礎設施,“一擎三箭”稱雄AI解決方案及服務。三者共同構成相互支撐的三角飛輪,這是聯想對過去40年業務能力的系統梳理,也是對中國AI邁向規模化的一次深度思考。
而在激蕩的2024年,聯想的三角飛輪劃過一條中國式AI的蒼勁弧線。
浪涌,三角飛輪踏浪而來
要看清聯想的全棧AI戰略邏輯,就要知道全棧AI的核心內容:
“一體多端”的核心是打造具備異構計算能力、以天禧個人智能體系統(天禧AS)為大腦,打通AI PC、AI手機、AI平板和AIoT多種AI終端,推動設備間智能協同工作。
“一橫五縱”則是以聯想萬全異構智算平臺為算力底座,打造出服務器、存儲、數據網絡、軟件及超融合、支持及運維服務的“五縱”產品和服務能力,讓算力深入各個場景。
而“一擎三箭”是基于擎天智能IT引擎(擎天3.0),為政企、中小企業和消費客戶提供全棧AI解決方案及服務,加速智能化轉型與升級。
圍繞“三個一”,聯想還將構建出一套覆蓋大眾、智算產業及各行各業的完整AI生態。
從這一系列宏觀規劃不難看出,聯想對當前AI發展的深度理解。AI脫虛向實,大規模落地的本質就是以算力做支撐,讓AI找到人,也讓人找到AI。而終端、基礎設施、方案及服務三者恰好構成了AI規?;涞氐摹肮羌堋?。
對于AI原生企業來說,三個因素,能做好一個容易,做好三個很難。一方面,企業都有自己的舒適區,想要做業務外延,需付出比同行業更多的努力。這里有一個比較特殊的行業,就是計算設備制造產業,這類廠商幾乎能觸及到算力基礎設施及to B to C全領域。他們更像是AI三角飛輪的軸心,可以源源不斷輸出AI最需要的算力數據與產品應用,聯想就是這樣的存在。
具體到實踐層面,聯想厘清了AI終端、AI基礎設施、AI方案及服務的發力點。
AI終端上,聯想篤定智能體將成為實現連接碳基與硅基的終極鑰匙。其個人智能體系統-天禧AS,能夠打破端側硬件和系統的限制,讓應用和內容在多類終端設備間自由穿梭,用戶將能享受到全場景無縫連接的應用與服務。
AI基礎設施上,有著40年PC產品服務經驗的聯想,精準預判了異構智算融合的趨勢:中國智能算力有著巨大爆發潛力,只有將不同架構的芯片平臺、不同的算法模型以及數據集最大化融合,才能發揮這一潛力。為此,萬全異構智算平臺作為「一橫」,集結了算力匹配魔方、GPU內核態虛擬化、聯想集合通信算法庫、AI高效斷點續訓技術、AI與HPC集群超級調度器五大技術創新,支撐起服務器、存儲、數據網絡、軟件及超融合、邊緣計算五條縱線。形成了一座堅不可摧的算力底座。
AI方案及服務是聯想業務的潛力股。聯想將戰略框架定為「一擎三箭」,其中擎天升級為以企業大模型驅動、智能體為核心的“擎天3.0”,依托該引擎,又驅動面向政企、中小企業和消費三個客群的方案及服務三支火箭。背后則是聯想總結和沉淀自身的轉型最佳實踐后,再以模塊化的產品輸出給客戶。這種“內生外化”的模式,對于企業客戶來說,無疑是最好的案例。
一體多端,一橫五縱、一擎三箭,全棧AI中,每一個被細化的戰略框架,其實都是聯想在不斷變化的外界環境中,自身修煉,伙伴磨合,同業競爭中所淬煉出來的精華。有著企業擁抱變化的微觀價值,更有社會智能化升級的宏觀意義。
驚雷:全棧AI 開花結果
在新的戰略與方法論之下,聯想貫徹了中國科技創新企業的拼勁??v貫全年,迎來了一個個屬于自己的榮耀時刻。
“會溝通、擅反思、記性好、有規矩、能推理”。2024年4月,40歲的聯想將人們憧憬中的智能電腦具象化。帶來了真正意義上的AI PC,一如吳曉波在跨年演講所說,聯想引領PC第三次代際升級——進入AI PC時代,讓電腦真正擁有人類智慧,成為每個人的個人AI助理。
能夠重構PC,于聯想而言,是“變革”,亦是“命運”。在中國,乃至全球,沒有哪個企業比聯想更擅于研究未來 PC的模樣。
事實上,早在2023年底,聯想就對AI PC帶來了顛覆性思考,在《AI PC產業(中國)白皮書》中,聯想提出,AI PC產品的第一交互入口為個人智能體,不僅通過內嵌AI計算單元的方式提供混合AI算力,還可以依靠開放生態來滿足不同場景的需求。
憑借著對 AI PC的精準洞察,聯想集團找到了新的增長引擎。IDC發布數據報告顯示,2024年第三季度聯想筆記本在細分市場份額增長18個百分點,其近30款產品在京東平臺上獲得了98%的好評率。
和AI 終端一樣,在基礎設施領域,憑借「一橫五縱」,聯想一路狂飆,做深做廣。
2024第一季度,聯想服務器持續高速增長,重回國內前三。作為全球最大的高性能計算集群及第三大AI基礎設施供應商,聯想在權威機構國際TOP500組織發布的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中蟬聯高位。其中,2024年11月的TOP500榜單聯想入圍162套科學計算集群,全球市占率32.4%,連續第十三年位居全球首位;2024年發布的全球高性能計算機能效Green 500排名中,聯想有3套科學計算集群入圍前十。
聯想還首次面向國內客戶推出聯想問天海神液冷品牌。這是一套全面且低成本的智算液冷解決方案。對當下發展綠色算力有著極為深遠的意義。
生態層面,今年4月份,聯想還攜手中國智能計算產業聯盟成立了異構智算產業生態聯盟,至此,“萬全生態”現在已全面覆蓋GPU廠商、算法優化廠商、模型廠商(商業模型廠商和開源模型服務提供商)、行業ISV以及數據服務廠商。
相較前兩者,聯想對AI方案及服務的執行策略,更側重于百花齊放。就像其在《中國企業智能化成熟度報告(2023)》所說,聯想只做好數字底座,把更多自身經驗給予合作伙伴,這也更符合AI to B服務的本質。
在開放包容的大框架下,聯想與伙伴在共榮共生的路上越走越遠。面向政務企業,聯想打造了網羅聯想智能云、通用智能體、行業智能體以及全周期服務的業務體系;面向中小企業,聯想發布業內首款面向中小企業的IT服務智能體——聯想百應智能體;面向消費群體,想幫幫智能體也已進入沖刺階段。
再直觀一些,2024年7月,IDC的報告顯示,國內IT服務市場中聯想方案服務在非運營商IT服務市場排名第二,且與第一名差距逐漸縮小。這一躍遷足以證明聯想AI to B的巨大潛力。
全棧AI 之下,“三個一”勾勒出的AI宏偉輪廓,而天禧、萬全、擎天三大生態也補全了全產業的AI藍圖:
天禧AS生態擁有超2.1億注冊會員、超2億生態月活用戶,匯聚了1000家生態伙伴的超1300款AI應用。
萬全生態中,智算平臺已服務國內90%以上政企客戶,與國際主流和國內頭部GPU廠商完成生態合作。
擎天智能IT引擎覆蓋了90%政企客戶、超700萬中小企業、超2億消費會員、近10萬家經銷商網絡。
從產品落地到好評連連,從賦能客戶到生態繁榮,對聯想來說,一年的時間,能夠一路開疆拓土,是情理之中,40年的歲月,聯想早已習慣應對技術周期。也是意料之外,畢竟這是一次從未有過的產業變革,聯想是硬生生淌出來一條自己的道路。
萬物生,產業智能繁花似錦
全棧AI這一年,聯想的AI 終端、AI基礎設施、AI方案及服務三棵大樹,結出了累累碩果,這些果實,是各行各業智能化扎實轉型的成果。也是政府工作報告中所提“加快形成以人工智能為引擎的新質生產力”最真實的寫照。
在南海之上,亞洲首艘圓筒型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海葵一號”在日夜運轉。聯想昭陽X7 AI高能本,支撐著機器工程師在極端環境下的高強度作業。
在湖州長興的吉利星睿智算中心,聯想問天海神液冷方案守護著高計算性能,為達到102億億次/秒的計算提供穩定的硬件環境,幫助吉利更高效地制造舒適安全的汽車。
在呼和浩特伊利總部,員工們正在使用雙方聯合開發的YILI-GPT大模型應用來激發創意,解答業務疑惑,運行其自動編寫代碼。
正是全棧AI的支撐,讓這些生動真實的行業變革在中國各個角落發生,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添加注腳,也為滾滾向前的中國式現代化進程貢獻不竭動力。
寫在最后:再次一起聯想
35年前,聯想因一句“人類失去聯想 世界會怎樣”而家喻戶曉。
這句話放在今天,更能引人深思,AI時代,當算力、終端與服務進入嶄新階段,世界最不能缺少的恰恰就是聯想。
從意識層面,人類對AI的聯想,讓第四次工業革命更早的到來。也是因為人類的聯想,讓AI爆發出前所未有的創造力。
對于聯想自身來說,由AI開啟的新十年,注定不平凡。這是時代給予的機遇,也是自己一路披荊斬棘中搏來的。
「全棧AI」是聯想賭上未來十年命運的重要抉擇,而從第一年的成果來看,交出了亮眼的答卷,也為智慧中國這個宏達命題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如此看來,這一次,我們可以和聯想,一起再次聯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