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計從今年開始,想白嫖星巴克的wifi和充電是不大可能了,上午看到的新聞,星巴克撤銷所有人無需消費可以進店的政策,改為「進店需消費」。
雖然說了很多的理由,比如員工的人身安全,用戶體驗等等,但我覺得這些都是雜七雜八的零碎,核心就是一個問題,星巴克也沒余糧了。
星巴克的尤其是就在于他們致力于打造的所謂第三空間,我覺得這個打造也是很成功的,你看每天多少人在里面玩游戲就知道了。
先不談產品,星巴克的空間、燈光設計、室內設計還有網速,都是非常給力的。
坦白講,比我們工作室自己都給力,比如我工作室樓下就有個星巴克,平時工作在上面,把視頻弄好了要上傳,就去星巴克,一般在工作室得上傳十幾二十分鐘的視頻,星巴克幾分鐘就搞定了。
去其它城市突然有個工作什么,想要找個地方處理一下,第一選擇也是星巴克, 而且店里還有充電的,弄得快的話,十幾分鐘就完事了,也不用點咖啡什么,絕佳的打工人臨時加班站。
一些星巴克有洗手間,可以直接上,這一點和麥當勞很像。麥當勞和星巴克,特別是麥當勞——把生意做成了基礎設施一樣的感覺,就憑兩樣東西,第一樣是直接走進去就可以上的廁所,干干凈凈,第二樣就是可以免費帶孩子玩的游樂設施。我一直覺得,這兩個東西非常值得一些連鎖品牌學習。
都不用搞什么低價引流產品,就弄一個隨時有人清理打掃得干干凈凈的洗手間,人流量就來了,這是剛需。但問題就在于,我真的很少看到其它大型連鎖品牌店有隨時可以進出的干干凈凈的廁所。
回到星巴克這一政策的改變,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第三空間的空間以及空間里的一切,包括燈光、桌椅、服務、充電等等,都是要成本的,強調一下,都是要成本的,很多人可能都忽視了這個基本常識。
而如果大量過來蹭網速、蹭空間的人都把空間占滿了,那以星巴克30塊錢一杯的美式來說,對線瑞幸9.9的美式,無論如何都是沒有戰斗力的。
真以為去星巴克是為了喝咖啡啊,要不是圖你們家網速快,要不是圖你們家一坐能坐一整天,還有空調暖氣…… 在我看來,這些才是星巴克面相用戶端的核心競爭力,而不是咖啡本身,我相信包括我在內絕大部分人喝不出瑞幸9.9的美式和星巴克30塊錢的美式之間的差別,也不在意這種差別,但會在意這20塊錢的差距。
星巴克這一招本質上就是希望大家多花20塊錢,為他們提供的配套服務買單,否則來蹭空間的人越來越多,優勢都沒了。
至于喝咖啡的人,都2025年了,有9.9的咖啡不喝專門來喝30塊錢的咖啡?你以為還是前幾年嗎?消費降級懂不懂,理解不理解。
消費降級某種程度上成就了瑞幸的9.9,有喝咖啡習慣的群體因為真香的價格轉向了瑞幸,同樣是消費降級,一顆子彈也射向了星巴克,比如某一天你出門轉悠,哪里有一個地方可以充電,可以上網玩游戲,可以坐,有暖氣不用吹冷風,還不用花錢呢?懂了,去星巴克。
然后你去瑞幸買了一杯9.9的冰美式,去星巴克找了一個靠角的位置坐下,戴上耳機,插上插頭玩了一整天……星巴克不崩才是怪事。
其實星巴克的困境不是最近才產生的,去年就傳出星巴克中國打算出售部分股權引入資本方的消息。
而對于我來說,我對星巴克的另外一個深刻印象還在于,我工作室樓下那家星巴克,他們居然下午6點,準時打烊,下午6點啊,準時啊,打烊啊。
很多東西文章不能直接發,歡迎加朋友圈嘮嗑:
-END-2025年1月14日-
*本文封面圖來自《北平無戰事》
*全平臺賬號:挪威TALK
*歡迎左側一鍵轉發至朋友圈,同時右側在看與點贊
歡迎點擊下方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