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生育在很多人看來就是為了保人口,其實不然,在經濟為主導的工業社會,鼓勵生育其實很多時候是為了增加新的消費力。
人的消費欲望伴隨著自身時間的推移會到達一個瓶頸,這個瓶頸與收入、認知、需求、外部環境等因素相關,而這些都是對于消費的束縛。
分年齡來看會更加清晰,孩童階段自身沒有自理的能力,而這個階段的需求也相對簡單—吃、玩。
學生時代的消費更加精準—吃、穿、學習,這個時期自身的消費是最基礎的,而此外就是家庭賦予的“期望性消費”—補習班、興趣班。
畢業以后工作到結婚將會是開啟人生另一個階段消費的重要階段,這個階段的消費大而廣,普通人一生最大筆的開支往往都在這個階段—買房、買車、結婚、生子等等。
這幾個階段就是人的前半生,如果一個人他不結婚生子的話,那么上面的這一切也都將不復存在。那么他個人的消費將會進入一個極簡模式,存錢將會成為他最大的愛好,他會減少一切非必要開支,這對經濟社會來說是不好的。
催婚、催生的本質是迫切的需要新的消費力,只有生孩子才會創造出新的消費者,從嬰兒產品到學習用品再到房地產、汽車這一切的產業鏈才能繼續轉下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