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早上好!
2025年剛剛開始,經歷了2024年的一輪輪內卷,本以為在春節之前,車企們會稍稍放松一下節奏。結果2025年第一份工信部的新車申報名單,就曝出了一系列重磅新車,且其中不少車型,都可能成為2025年度爆款。
今天,我們就盤一盤其中最受關注的幾款車型,看看各車企在新的一年里,為我們準備了怎樣的驚喜。
比亞迪漢L/唐L
原本近期最受期待的車型,應該是小米的首款SUV YU7,但因為比亞迪的漢L、唐L同時出現在工信部申報目錄中,YU7的風頭基本就被搶了個大半。這并不是因為漢L、唐L本身更重磅,而是它們各自搭載的一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技術——580kW超強電機。
單顆電機峰值功率達到580kW,是什么概念呢?
舉個例子,2.78秒破百的小米SU7(參數丨圖片)四驅版,兩顆電機總功率495kW,還不及漢L、唐L性能最強的單顆電機。號稱2.1秒破百的特斯拉Model S Plaid,三顆電機總功率590kW,也基本相當于比亞迪的一顆電機。
毫無疑問,這就是當下功率參數最強的量產電機,不過參數最強、并不代表車型的性能最強。漢L EV四驅版兩顆電機,總計功率810kW,標定的0-100km/h加速為2.7秒,和總功率590kW的Model S Plaid差了0.6秒,比小米SU7也快了不到0.1秒。
至于唐L EV四驅版,總功率也是810kW,0-100km/h成績是3.9秒,在當下新能源車型中,并沒有像電機功率那樣形成壓倒性的優勢。
當然,這一方面是漢L、唐L依然是家用為主的定位決定的,兩款車型的造型設計,輪胎規格等等,都能看出沒有明顯的性能取向,兩款車的DM-i混動版,動力參數也都是常規水平。
尺寸方面,漢L和唐L相比現款的漢和唐,車長都超過了5米,都有明顯增加,其中唐L相比現款唐的增加最為明顯,基本就從中型SUV跨入了標準的中大型級別。
這樣一來,漢L和唐L的市場定位、和競爭對手,相比此前都有明顯變化,兩款車型很快就將正式亮相,這款車除了電機功率之外,電壓平臺、電池和快充性能,還都會有很多重磅技術,詳細情況我們就等發布會之后再聊吧。
小米YU7
去年上半年小米SU7上市前,業界對它的前景預期普遍不樂觀,如今SU7的零售量,已經10-12月連續破2萬輛,12月甚至超過了2.5萬輛,超過Model 3,成為當月20萬元以上銷量最高的純電轎車。如今再看即將上市的小米YU7,應該沒有多少人會看衰了。
先看一下新車的基本情況,小米YU7的尺寸是標準的“532”(車長5米級、車寬2米級、軸距3米級)中大型SUV,超過理想L6、逼近理想L8、看齊問界M7,和新的唐L也比較接近。
不過小米YU7明顯是一個側重運動、而非空間的車型,它依然有著很強的轎跑范兒,車身高度壓到了1608mm,比Model Y還要低16mm,這在中大型SUV里,是目前最低的車型之一,也匹配它對于極致運動性能的追求。
動力方面,YU7分235kW后驅、和508kW四驅兩個版本,這顯然就比不上單顆電機580kW的唐L EV了,另外在極速方面,YU7后驅版最高240km/h,四驅版253km/h,唐L EV四驅版最高則達到了265km/h,YU7都遭到了壓制。
當然,動力參數和最高車速,都無法代表一款車的操控和運動性能,小米YU7綜合操控性能大概率還是要優于唐L的,只是未來上市時,雷軍能拿來“吹”的點,可能就沒那么多了。
至于糾結現在買SU7,還是等YU7的小伙伴,這里需要注意的,就是SU7的后排空間、舒適性都很一般,如果是希望在造型、操控樂趣和空間實用性上實現兼顧的話,YU7或許是更均衡的選擇。
領克900
領克目前最大級別的SUV領克09,是一臺中大型SUV,它有燃油和PHEV插混兩個版本,銷量都很一般,導致領克沖擊30萬元高端市場受到挫折。如今領克更大級別的領克900正式曝光,而它的尺寸,已經達到了5.2米級的大型SUV。
領克900基于新的SPA Evo平臺,依然采用3檔DHT混動變速箱,而沒有像吉利銀河星艦系列那樣,采用單檔直驅結構。和吉利銀河的GEA平臺相比,領克900相對來說更側重性能操控和機械素質。
造型方面,領克900在大型SUV類別算是有明顯的特點,風格氣質和理想L9、問界M9都明顯不同,熏黑D柱、懸浮車頂的設計,多少有點路虎攬勝的風格,再加上領克的家族元素設計,有著很強的特點和辨識度。
領克900的一大亮點,是高配版搭載了后輪轉向功能,并且后輪是由兩個電機獨立控制,除了轉彎更靈活、彎道性能更好之外,還具有“蟹行模式”“華爾茲”原地掉頭等能力,這在大型城市SUV類別中,目前算是比較罕見的。
問界M8
繼M7、M9之后,問界品牌的第三款大尺寸三排座SUV——M8,也終于快上市了。
尺寸方面,問界M8和M9的差距并不大,理論上也是可以歸到大型SUV級別的,但是根據目前網上的信息看,這款車上市后還是可能還是定義為中大型級別。
雖然車身只比M9短了40mm,但問界M8的觀感卻明顯要比M9、理想L9要小,這主要是因為問界M8采用了相對更顯緊致感的設計風格,側窗裝飾除了豪華SUV常用的鍍鉻亮條外,還有熏黑處理的版本。
另外,問界M8的車位有明顯上窄下寬的特點,收尾相當利落,這讓它相比M7和M9都多了一層動感氣質。
很明顯,問界M8和M9并不是單純的尺寸大小、或級別高低的差異,而是產品風格明顯不同。
動力方面,問界M8采用了全新一代的增程系統,據悉全系都降標配前后兩顆電機,功率分別為165kW和227kW,電池容量有36kWh和52kWh兩個版本,純電續航分別為160公里和235/240公里。
目前問界M9是50萬級銷量最火的SUV,產品力相對老舊的M7,在智界R7等車型的影響下已經顯露頹勢,如果定價合理,M8的上市,預計也能讓問界品牌進一步實現銷量突破。
小鵬G7
在MONA M03和P7+兩款轎車成為小爆款后,小鵬終于走出了銷量頹勢,而在SUV領域,小鵬全新的G7將成為2025年小鵬新品攻勢的第一款車型。
車長4892mm,軸距2890mm,作為一臺中型SUV,小鵬G7的尺寸不算小,但是對比小鵬G6會發現,兩款車型軸距完全相同,車寬、車高也都非常接近。很明顯,G7就是G6同平臺下的衍生產品。
小鵬G7
小鵬G6
另外從側面造型能看出,G7和G6的整體輪廓也是很相似的,由此推測兩款車內部的乘坐空間應該也比較接近,G7稍微加長的尾部,應該會在后備箱空間上表現更好一些。
有意思的是,小鵬G7目前的申報信息中,只有一個單電機的后驅版本,且和小鵬G6后驅版相同,而小鵬G6是有雙電機四驅版的。這說明小鵬G7的銷售策略可能會和P7+一樣,后者前期也只突出了后驅版,把整體價格壓在了20萬元內。
另外,小鵬G7預計也會和P7+一樣,舍棄高成本的激光雷達,采用純視覺的智駕方案,這些都有助于控制售價,而將價格控制住,正是MONA M03和P7+成功的關鍵因素。
雖然輪廓相似、軸距相同,但小鵬G7的前臉、車位的設計,都和G6有明顯差異,這讓兩款車的其實和觀感也明顯不同。
小鵬P7+
至于內飾如何,目前還沒有小鵬G7的相關圖片曝出,小鵬G6的一個槽點,就是內飾過于樸素,如果G7也改用P7+那樣的內飾設計,再配上合理的定價,那么這款車也有成為小爆款的潛質。
以上就是最新工信部申報信息中,最受關注的幾款車型,里面有你看中的嗎?歡迎評論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