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東哥,你身邊放心的香港保險顧問。
這是我的第639篇原創(chuàng)。
上篇文章,我們探討了一個嚴肅的問題,
這個問題,很好玩兒,非常的兩極分化。
有人認為只有放在香港才安心,對應的就是香港的全球第二大離岸金融中心的地位。
也有人認為香港是什么鬼地方,都是一幫騙子。
哈,不可同語,不可同語。
咱從底層的制度上做了探討。
如果整個香港的法治都不完善,香港保險的安全也就無從談起。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而如果香港的法治健全,處于世界領先地位,那么沒有理由獨獨它的支柱產業(yè)金融上,反而一塌糊涂。
邏輯上不成立。
今天和潛在客戶聊,潛在是做醫(yī)療的。
醫(yī)療說,很羨慕東哥,當年那么有魄力,接近40歲的高齡,裸辭從東北跑到了廣東。
我現(xiàn)在在內地的這個二線城市,雖然也不錯,但心里一直不甘心。
為什么我就只能呆在這里。
想離開,又覺得還沒有做好準備。
就很矛盾。
東哥當時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的?
1
東哥說,哪兒有什么解決方案。
你也太瞧得起東哥了。
咱沒有那么高瞻遠矚的眼光,也沒有預知未來的能力。
當年離開東北的時候,我也沒有做好準備。
未來一片未知,內心一片迷茫。
而且我那會兒,還面臨著更大的問題。
切換行業(yè)。
這就不是換家公司那么簡單了。
到底未來哪個行業(yè)比較好,自己適合哪個行業(yè),從什么角度切入。
都是問題。
所以前前后后,拖了大概兩年,才最后下定決心。
要走。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孩子馬上要上一年級了。
一旦上了小學,中途轉學難度太大,就可能得至少6年。
甚至12年,等她考上大學。
那我這輩子,也就交代在東北了。
年近50,還換什么換。
所以當時連下家都沒有找,就直接裸辭。
搬家。
2
第一站,佛山。
到佛山后,租房子,斷斷續(xù)續(xù)接收寄過來的 東西。
給孩子辦理入學。
然后發(fā)現(xiàn)換個城市,也不過如此。
然后就一發(fā)不可收拾。
先去香港,再到深圳。
三年的時間,換了三個城市。
每一次切換,東哥都準備好了么?
沒有。
都是跌跌撞撞,流血奔跑。
路是走出來的,不是想出來的。
滿眼看,都是機會;一動手,都是困難。
但不動手,就連到底有什么困難,都不會知道;
所有的機會,都成了臆想的機會。
尷尬了。
所以說,有問題,只能在發(fā)展中解決問題。
有清晰的戰(zhàn)略地圖,一步步穩(wěn)扎穩(wěn)打,當然好。
但絕大多數(shù)人沒有這種福氣。
都是一路吃虧挨打,滿身傷痕。
無非是打破牙齒和血吞。
但只要,宏觀上的方向是對的,自己又有一股子不屈之心,敢闖能拼,那么大概率路會越走越寬。
就像在兩年前,東哥還只是一顆職場螺絲釘。
收入上,比在長春的時候翻了幾倍,但也僅僅如此。
職場如青樓,不許見白頭。
所以一直也很焦慮自己下一步應該怎么走。
中年危機怎么破。
站在那個時間點,東哥看到的,都是斷頭的路。
又怎么能想到,兩年后的現(xiàn)在,成了頭部保險顧問。
拿到了行業(yè)級別的獎項。
自媒體也辦的有聲有色,鏈接到了各種資源。
儼然已成生態(tài)。
崛起了第二曲線,破解了中年危機,完全沒有了幾年前的焦慮。
這些事情,當時在長春的時候,能想到么?
想不到。
那在長春時,能為這些事情做好準備么?
更不能。
所以你看,只要未來是未知的,你就永遠都無法做好完全的準備。
未來是未知的么?
3
類似的一個問題,是東哥最近正在深入研究的AI。
在2023年,大模型開發(fā)勢不可擋的時候,一家叫生命未來研究所(Future of Life Institute)公布一封公開信。
信中呼吁所有AI實驗室立即暫停訓練比GPT-4更強大的AI系統(tǒng)至少6個月。
辛頓、馬庫斯和馬斯克等不在Openai的業(yè)界大佬都簽署了這封公開信。
暫停發(fā)展AI的理由是什么?
與人類競爭智能的人工智能系統(tǒng)可能對社會和人類構成深遠的風險。
時間到了2025年,他們擔心的事情發(fā)生了么?
沒有。
AI大模型繼續(xù)演化,整個世界都在轟轟烈烈的重構。
有問題,就在發(fā)展中解決問題,而不是停下來消化問題。
一旦停下,問題只會更大。
AI的威脅,存在么?
可能存在。
能因為存在,就不發(fā)展AI么?
不能。
技術的進化,有必然性,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現(xiàn)在甚至有學者認為,技術是一種生命。
所有技術的總和為技術界,和
原生生物界
原核生物界
真菌界
病毒界
植物界
動物界
這六個生物界并列,號稱是生命的第七個界。
人類,只是技術界演化的載體而已。
一項技術,到了該出來的時候,它就一定會出來。
因為它會被好幾個人同時發(fā)現(xiàn)。
現(xiàn)在公認是貝爾發(fā)明了電話。
但實際上伊萊沙·格雷,幾乎同時完成了這項發(fā)明。
兩人甚至是在同一天申請了專利。
貝爾僅僅比格雷早了兩個小時。
達爾文和華萊士同時發(fā)現(xiàn)進化論。
牛頓和萊布尼茲同時發(fā)現(xiàn)微積分。
據統(tǒng)計,有62%的人,曾經在研究中被別人搶了先。
這還不算沒有報告的同時發(fā)現(xiàn)。
所以攔不住,擋不住。
而且也沒有必要擋。
AI現(xiàn)在之所以可能是威脅,是因為我們缺少AI時代的哲學。
我們需要自己的笛卡爾 (Descarts) 和康德來解釋這一切。
但AI時代的哲學,能在AI停止發(fā)展的時候,憑空想出來嗎?
不會。
都是一幫木頭人的臆想。
真正的哲學,只能激烈的沖突和碰撞中產生。
用來解決真正的大問題。
而不是想象中的問題。
想象的傷害,不是傷害。
4
所以你看,連整個世界,都沒有辦法先做好準備再發(fā)展。
你又怎么能奢望,能做好準備之后,再行動。
關注東哥,保護中產財富,一起慢慢變富。
東哥目前提供如下服務,有需要的朋友歡迎微信來撩。
,一個經營強鏈接的社群。
群里有老板、投資人、500強高管、律師、HR……
討論個人IP打造、中年人第二曲線、碩博學歷提升、企業(yè)出海項目等。
,分享一些專業(yè)金融知識及硬核資訊;
討論香港保險、香港銀行開戶、美股投資、比特幣投資、房產投資等。
,1-2小時的深度交流。
涵蓋自媒體指導、職業(yè)規(guī)劃、就業(yè)指導、IP打造、個人優(yōu)勢挖掘、銷售獲客技巧、資源鏈接等。
人是萬物的尺度。找一群人一起走,一起慢慢變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