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左上天涯聞談關注我們
【天涯聞談】總1255期
“警察媽媽”潘云銘
文 照片提供/龍現富
那一天,拿到高中通知書的女生小菲第一時間打電話向潘云銘報喜,突然說:“請允許我叫你潘媽媽吧!”潘云銘既高興又激動,馬上就答應了。
1995年7月,潘云銘從廣西警校畢業分配到欽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隊(巡警支隊前身)工作。1996年12月26日下午,欽州市110報警服務臺成立。當天第一個警情,治安支隊接回來一個被養父從湖北帶到欽州遺棄的小女孩王倩蓮。當她第一眼看到這個渾身邋遢、眼神充滿無助、迷茫、絕望的小女孩,她的心就被深深刺疼了。當時還沒有結婚的她毅然接受了單位領導的重托,承擔起一個母親的角色,一邊上班一邊照顧這個可憐的女孩。不是“媽媽”勝似“媽媽”,一照顧就是兩年多,其中的艱辛至今歷歷在目。在欽州市公安局和社會各屆的努力下,王倩蓮被送回到養父母的身邊,并治愈了疾病、上了學。如今王倩蓮已經結婚生子,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2024年1月初,當潘云銘遠赴廣東韶關見到闊別24年的“女兒”王倩蓮時,既激動又欣慰,千言萬語化作和她緊緊相擁而泣。
左一是潘媽媽。
第一次當“警察媽媽”,是救助被遺棄的女孩;沒想到多年以后再當“警察媽媽”,面對的卻是那些誤入歧途的孩子。
2021年夏天,作為欽北公安分局戶政科民警的潘云銘,被刑警大隊叫去協助調查一個犯錯的女學生。她查閱了有關資料,作為有一個女兒的媽媽,內心被深深地觸動了: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民族的未來啊,怎么會有那么多人誤入歧途呢?她當時就想:“我要為這些孩子做點什么,用我的微薄之力把他們從錯誤的軌道上拉回來。哪怕拉回一個,讓這個社會將來多一個有用的人、少一個犯罪分子,也是很有益、很值得去做的事情!”
2022年初,欽北公安分局出臺舉措,對轄區內問題少年實行一對一幫扶。潘云銘的幫扶對象是一名叫小偉的15歲學生。看過小偉的檔案后,潘云銘想了好久:“我該如何幫助他?”
首先是詳細了解他的情況。那一年的春節前,潘云銘叫上派出所的社區民警一起去了小偉的家,了解他的家庭、學習和生活情況,對于幫扶的方式方法有了初步的想法。
重視他的“小事情”。2022年3月底的一個晚上11點多,她接到小偉的電話,說他被打了,自己的電動車燈也被偷了,正在南珠派出所等待處理。潘云銘連忙放下手頭的事情趕到派出所,協助處理好事情后親自送他回家。2023年春節前,小偉告訴潘云銘他在某店面打假期工,已經快一個月了,老板以生意不好為由不發工資給他過年,他很煩惱。第二天,潘云銘陪小偉去到店里找到老板。通過溝通,老板答應發工資給小偉。當工資到帳時,小偉高興地對她說:“潘阿姨,我要請您喝奶茶!您真是我的貴人,只有您真心幫助我,謝謝您!”
和學校一起想辦法。處理完小偉被打這件事后的第二天,潘云銘來到小偉就讀的學校,找到他的班主任一起商量,談好幫扶的辦法。
長期幫扶。潘云銘一直保持每月與小偉微信視頻一次,問問他的學習、身體以及其他情況,盡量滿足他的小愿望,偶爾請他喝奶茶,經常提醒他別再做錯事。春風化雨,小偉再也沒有做過出格的事情。
在潘云銘的關愛和幫助下,小偉順利完成了中學學業。2024年12月5日,已就讀中專的他年滿18歲。在學校舉辦成人禮那天,他特意邀請潘云銘去參加。輪到他發言時,他拿起話筒,大聲告訴班里所有的同學和家長,他最感謝的人就是“潘阿姨”,是“潘阿姨”把他從邪路上拉回了正道。當潘云銘看到小偉堅定的眼神和泛紅的雙眼,她想:“我的耕耘有收獲了,我的辛苦付出值了!”
前排右一是潘媽媽。
這一次幫扶經歷,也讓潘云銘對問題少年的教育轉化工作有了初步的體會。她堅信,只要有愛心、耐心,加上方法措施得當,走錯路的孩子是可以拉回到正常的成長軌道上來的。
2023年5月,欽北公安分局安排潘云銘專職負責問題女生的校外輔導工作。這是一項全新的工作,面臨很多未知的新挑戰,但是近年來看到過太多女生失足、隋落,“為了心中那份泛濫的母愛”,她欣然接受了這個重任。
從此,潘云銘把所有的心血都投入到這項工作中,把每一個來到她這里的女生都當做自己的女兒來對待,用真誠的愛去溫暖、感化每一顆扭曲的心靈,挽救每一個折翼的天使。
接觸到的第一個女學生叫小艾,15歲。通過對小艾的談話,潘云銘了解到小艾從小父親病故,母親改嫁外省,與哥哥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去年爺爺過世了,哥哥又在外地打工,家里連管她的人沒有了,她就徹底放飛自我,不讀書了,還談了所謂的男朋友。無知的她糊里糊涂就被男朋友唆使去干了壞事。了解到這些情況,潘云銘知道小艾是因為極度缺乏愛和安全感才走上錯誤的道路,心里感到十分痛心和難過。于是她聯系了小艾的哥哥,要求他對妹妹多點關心多點愛,多陪伴多開導她。艾哥哥聽到妹妹的情況感到很震驚,同時也很自責:自己一心外出打工掙錢供妹妹讀書,沒想到疏于管教讓妹妹犯了大錯。他答應按潘云銘的要求配合做好妹妹的教育工作。
此后,艾哥哥每個月都回來看望妹妹一次,并且帶來了妹妹愛吃的零食和水果。潘云銘每半個月找小艾談話一次,了解她的思想動態,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引導和鼓勵。小艾逐漸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思想慢慢發生了轉變。6個月后的2024年春節前,小艾高高興興重新回到原來的學校繼續學習。
擔心小艾回去后再犯錯,潘云銘要求她每半個月和自己視頻交流一次,有啥事想不明白又不好和哥哥商量的一定要告訴“潘阿姨”,由“潘阿姨”想辦法幫助她去解決。同時,潘云銘還去小艾的學校找到她的班主任,與班主任就小艾后續教育幫扶措施達成一致。最終小艾順利初中畢業,現在在南寧某職校就讀。
如今小艾性格穩定,一直安心地讀書。她經常與潘云銘聯系,有一次她動情地對潘云銘說:“潘阿姨,幸虧在我人生的第一個十字路口遇到了您,不然我就在一條錯路上走到底了。謝謝您把我拉回來。”
有個女學生小汪才14歲,剛接觸她時,雙目盡是兇光。問她什么都愛理不理,一副桀驁不馴樣子油鹽不進的樣子。潘云銘一看就知道這是一個非常叛逆、極度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面對這樣的女學生,需要采取什么樣的教育措施呢?潘云銘陷入了沉思。
經過與心理老師溝通咨詢,潘云銘決定多找小汪談心談話,用真誠和愛心感化她。
半個月后,小汪放下戒心,向潘云銘敞開心扉,和盤托出自己的“底細”:她從小父母離異,父親重組家庭,完全不理她;母親改嫁外地也不理她,爺爺奶奶已過世,她隨伯父伯母生活在農村。在村里,她經常被別的小孩欺負。上六年級后她認識一個讀初中的男朋友,男朋友幫她把欺負她的同學都打了一遍,并告訴她:“只要你一直欺負別人,別人就會怕你。”于是她和男朋友一起,只要看誰不順眼就欺負誰。久而久之,她和男朋友就有了一幫小跟班,他們就慫恿小跟班去干壞事。
中間這位是潘媽媽。
缺乏愛的孩子,需要用愛來療愈。了解到小汪這些情況后,潘云銘千方百計通過各種渠道,聯系到了小汪的父親母親。父親無奈地表示真沒有能力照顧小汪:再婚后又生了三個弟弟妹妹,繼母也不同意照顧小汪。好在東邊不亮西邊亮,小汪的母親與繼父溝通后,和繼父一起來到學校看她,并承諾:只要她聽潘阿姨的話改好了,就帶她離開欽州開啟新的生活,繼續讀書。
在潘云銘和同事的教育引導下,小汪于2024年3月份回到原學校。那一天,她的母親和繼父來接她離開了欽州。到了外地后小汪加了潘云銘的微信,一個月視頻一次,匯報自己的情況。
小汪離校后也無心讀書了,她的興趣是做美容,母親和潘云銘商量后也尊重她的選擇,送她到南寧美容學校學習,將于今年7月份畢業。
去年國慶節假期,小汪專程回欽州找到潘云銘玩。在欽州東站分別時,她一把抱住潘云銘,哽咽著說:“潘阿姨,謝謝您真心對我、不放棄我,也沒用有色眼光看我。我一定要爭氣,將來報答您和媽媽。”潘云銘聽了很感動很欣慰,告訴她:“我只認識現在和將來的你,以前的你我已經刪除了。”一再鼓勵她勇敢地向前看往高飛,折翼的天使也可以翱翔天空沖向云霄。
有一個叫小菲的學生,15歲,學習成績一直很好,但是卻走錯了路,做了壞事!潘云銘感到太痛心了。通過找她談心了解到,小菲是非婚生的小孩,認識她的人甚至包括她的外婆和舅媽都對她指指點點,瞧不起她。媽媽在廣東打工,寄回來的錢,外婆和舅媽也沒給她。有個朋友就唆使她去干壞事掙錢,這樣就再也不用看外婆和舅媽的臉色過日子。
潘云銘首先想到的是找小菲的母親溝通,爭取她的支持幫助。于是就聯系了小菲的母親,才知道小菲的父親因為小菲是女孩就和她母親分手了,但母親把小菲當作心頭肉,也不打算結婚了,就守著小菲過一輩子。得知女兒做了壞事,小菲的母親很驚訝,因為在她眼里女兒一直是很乖很聽話的小寶貝。第一次溝通,小菲的母親就表示過三個月就辭職回到欽州,在欽州找份工作,陪小菲讀書,把小菲培養成才。
有了小菲母親的支持,潘云銘的信心更足了。由于小菲成績好,潘云銘經常鼓勵她努力學習,爭取考上示范性高中;同時囑咐文化課老師給小菲多輔導,多刷題,確保法律輔導和文化教育兩不誤。
2024年4月底,小菲回到原來的學校準備參加中考。潘云銘又跑去小菲的學校找到校長和班主任,讓他們多給小菲信心。另一方面,潘云銘與小菲的母親添加了微信,每周都與小菲通話一次,了解她的學習、思想等情況。
蒼天不負有心人,小菲順利考上了欽州一中高中部。當拿到錄取通知書那天,小菲第一時間打電話告訴潘云銘,電話里她哭著說:“潘阿姨,我考上一中高中部了,我最想告訴的人是您,謝謝您讓媽媽回到我身邊!謝謝您對我不放棄不離棄!謝謝您的鼓勵!我一定要努力學習,考上大學,將來回饋社會,像您一樣做個有愛心的人!”最后她沉默猶豫了一下,壓低聲音慢慢地說:“請允許我叫您潘媽媽吧!”想到小菲這段時間的巨大變化,潘云銘既高興又激動,眼淚早已止不住嘩啦啦往下流,馬上就認下了這個“女兒”。
潘媽媽正在給孩子們講課。
犯錯的女生,普遍缺乏家庭的關愛。潘云銘對這些孩子們傾注了所有的愛,每一天都在為孩子們的教育轉化而操心。看著一個個曾經犯錯的女生露出甜美的笑容,重新融入社會,回到陽光下,繼續她們的學業,成長成才,擁抱美好的未來,她感到很欣慰,也很有成就感。一年多來的工作,讓她對問題女學生的校外輔導有了很深的體會,逐漸摸索出一套工作的方法和機制,歸納起來就是:“愛心+耐心”,“短期矯正+長期跟蹤幫扶”,“公安+家庭+學校+社會”。因人施策,綜合施策,工作起來就會更加得心應手。
母親節,潘媽媽收到“女兒”送的節日禮物。
到目前為止,經潘云銘和同事們教育轉化的問題女學生一共有169人,重復犯錯的僅3人。潘云銘覺得這是對自己辛勤付出的最好回報!2024年3月13日,自治區政府副主席、公安廳廳長楊維林到欽州調研時對潘云銘說:“做好了這個工作,你功德無量!”她謹記楊副主席的話,決心繼續盡自己所能幫助那些折翼的天使。她知道,盡管自己做的只是一件件平凡的事,但事事關乎每一個孩子的未來,關乎這些孩子背后的每一個家庭,也關乎國家和社會的未來。
作者簡介:龍現富,廣西欽州市浦北縣人,欽州市公安局民警,業余時間愛好攝影和寫作,全國公安攝影家協會會員,廣西攝影家協會會員,欽州市作家協會會員,欽州公安文聯主席。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公眾號刪除
THE
總 編:方 文
執行主編:謝鳳芹
責任編輯:張蔓燕
組 稿:散板如歌
美 編:青 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