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愛人4》播出后,麥琳背負的最大罵名之一,就是她這個人不知足,在任何關系里都既要又要還要:
在原生家庭中,一邊說自己是棄嬰,一邊又埋怨養父母不夠愛她。
而且有網友扒出麥琳自己早年間的微博,發現她早年立的人設跟節目里描述出入巨大。
在她那條微博里,她是備受寵愛的小公主,從小十指不沾陽春水。
而在節目里,她反復提到感覺父母愛哥哥比愛自己多,說自己總是做很多來討好父母。
也難怪很多人不能理解她,覺得她謊話連篇,為了給自己洗白無所不用其極。
至此,她那副“既要又要還要”的嘴臉變得愈發清晰,也愈發讓人討厭。
但有趣的是,很多人一邊罵她,一邊羨慕她命好
出生被親生父母拋棄,但遇到心地極為善良的養父母;
中專學歷,卻能嫁給985畢業的高材生;
不用自己去賺錢,但可以住豪宅、開豪車;
最重要的是,她都一無是處了,李行亮還對她不離不棄,甘愿被她虐。
只是,很多人不知道,所謂的命好,其實都是個人選擇。
麥琳能擁有她現在擁有的東西,不是因為命好,而恰恰是因為她敢既要又要還要。
在倪萍和蔡明加盟那一期,兩位前輩勸麥琳要知足,還說李行亮能把賺的錢給她花,已經比很多男人好了,她夠幸福的了。
麥琳當時的反應是“哈?”“哦......”
有人把她當時的反應解讀為她對外面婚戀市場不了解,不知道李行亮這樣的男人有多搶手。
可我覺得,她的反應更像是不理解為什么大家對侶伴的要求那么低。
在她看來,男人連錢都不給老婆管,那還留著干嘛?早離婚了。
不管她能力怎么樣,但那就是她的心氣。
而李行亮心甘情愿把錢給她管,也是因為她的這份心氣。
很多人都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一個人能找到什么樣的伴侶,很大程度取決于他對伴侶有什么樣的要求。
那個最終和自己走進婚姻殿堂的人,都是我們用自己的擇偶標準篩選出來的“最佳人選”。
覺得伴侶只要能賺錢就行的人,他的伴侶最擅長的可能就是賺錢;
覺得伴侶只要顧家就行的人,他的伴侶可能事業心就比較一般;
覺得伴侶人品很重要的人,他的伴侶的為人一般不會太差。
如果一個人對伴侶沒有任何要求,一切以感覺為準,那么他的伴侶就很可能會一無是處。
相反,一個人如果要求侶伴既要有不錯的事業,也要有家庭責任感,還要性格溫和善良,他們選的伴侶就更大概率是那樣一個面面俱到的人。
從麥琳對李行亮的要求可以看出來,她對伴侶的要求是很高的,即使結婚十多年,她依然錢和愛都要。
反觀黃圣依和葛夕早年的擇偶標準,會發現楊子和留幾手確實都非常符合她們的標準,都曾是她們的“理想伴侶”。
所以,從某個角度來說,麥琳能擁有現在的幸福,那都是人家精心篩選出來,根本就不是什么運氣好。
那些罵她既要又要還要的人,不過是被世俗規訓成功的“乖乖女”和“乖乖仔”罷了,別人還沒說他要得太多,他先把自己困住了,然后找個各方面都不滿足自己要求的人,湊合地過一輩子。
如果要在兩者中選一種活法,你會選擇哪一種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