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曰: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期待每一個共鳴的你,關注、評論,為學、交友!
一九五四年初,參議院里的民主黨人絕大部分對麥卡錫還是敢怒不敢言,但從這次聽證會開始,他們便積極行動起來,公開反對麥卡錫。
共和黨內也發出反對麥卡錫的聲音,一位共和黨眾議員說:“麥卡錫主義已成為政治迫害、專橫武斷、剝奪民權的同義詞”。甚至還有人想把麥卡錫盡快踢出去,要求共和黨斷絕和他的關系,免得把共和黨拖垮。
1、譴責麥卡錫的決議案
在陸軍-麥卡錫聽證會上約瑟夫·韋爾奇痛斥麥卡錫之后不幾天,佛蒙特州共和黨國會參議員拉爾夫·弗蘭德斯就提出動議,要求參議院撤銷麥卡錫在參議院里的各種主席職務。這項動議遭到反對,于是,他就改變策略,于七月三十日提出一項簡單的譴責麥卡錫的參議院第三○一號決議案。
參議院于八月二十日以七十五票對十二票通過決議,決定成立一個小型的特別委員會來審議弗蘭德斯決議案。
委員會由六人組成,共和黨與民主黨各占一半。主席是來自猶他州的共和黨參議員阿瑟·沃特金斯,這些人平時都少言寡語、貌不驚人,因此委員會名單公布后立刻有人驚呼:把一頭獅子扔進一群羊羔里?
八月三十一日至九月三十一日,沃特金斯委員會就弗蘭德斯決議案里對麥卡錫的指控進行聽證。聽證會之初,麥卡錫的態度稍為緩和,承認自己有些行為也許不太合適,企圖以此討好委員會,使弗蘭德斯決議案無法通過。但沃特金斯和其他委員們不為所動,堅持進行認真的聽證。
麥卡錫在聽證會上又想搗亂,但遭到沃特金斯的嚴厲制止,不容其破壞聽證會程序。九月二十七日,沃特金斯委員會聽證調查結束,對佛蘭德斯決議案稍加修改后,向參議院建議予以正式通過。
于是,麥卡錫向新聞界發表講話,公開攻擊沃特金斯委員會是個“沒有頭腦的女仆”、“共產黨不自覺的間諜”和“實際上的代理人”,并指責該委員會提出的報告是“仿效共產黨的方法寫的,即歪曲的、顛倒事實真相的、有遺漏的…”
一九五四年十二月一日,參議院進行關于譴責麥卡錫決議案的辯論。辯論十分激烈、扣人心弦。以共和黨領袖威廉·諾蘭為首的一批共和黨保守分子極力為麥卡錫辯護,一度使決議案的通過受到威脅,但在人數上已經處于劣勢。民主黨參議員、后為總統的林登·約翰遜等人,力主通過決議案,得到大多數參議員的贊同。
在辯論結束后的第二天,參議院用點名投票的方式進行正式表決,結果以六十七票對二十二票通過,剛剛超過三分之二的多數。決議案的內容很簡單,主要是譴責麥卡錫辱罵曾調查其經濟問題的參議院議員特權與選舉小組委員會及攻擊沃特金斯委員會的行為。
決議案中寫道:麥卡錫這些行為“有悖于參議院的傳統”,“是違背參議員的道德的,是蓄意給參議院帶來聲譽掃地的后果的,是于擾參議院的憲法程序和破壞它的尊嚴的;為此,特對他的行為予以譴責”。
一個參議員在參議院遭到正式譴責,這在美國歷史上還只是第四次。
2、失勢的政客
為了作出姿態以安慰麥卡錫及其支持者,副總統尼克松以參議院議長的身份,把譴責麥卡錫決議案中的“譴責”一詞刪去,改為“關于威斯康星州參議員麥卡錫先生的行為的決議”。不過,麥卡錫倒是沒有受騙。
他在決議案通過后對記者說:
“這不完全是信任投票!我很高興這場把戲宣告結束,我現在可以做我的真正工作,去揭露共產主義、揭露罪行、揭露腐化了。”
麥卡錫確實很快就著手對國防工廠進行關于共產主義滲透的調查,并且公開攻擊艾森豪威爾總統,表示為曾經支持他當選總統而深感遺憾。
參議院譴責麥卡錫,使反對麥卡錫的人拍手稱快,而支持麥卡錫的人卻怒不可遏。麥卡錫的忠實追隨者在許多地方活動,抗議參議院通過譴責麥卡錫的決議。他們組織一個“一千萬人爭取正義委員會”,由一名退休的海軍少將當參謀長,用裝甲車將有一百萬人簽名的請愿書帶到首都華盛頓,反對譴責麥卡錫。在紐約,一萬三千人舉行支持麥卡錫的“誰提升了佩雷斯”的大會,得到一些反共名人的贊助。
然而,無論是麥卡錫所做的“真正的工作”,還是麥卡錫分子的憤怒抗議,都不過是麥卡錫主義的垂死掙扎而已。
麥卡錫在參議院受到譴責,是麥卡錫在政治上遭到破產和麥卡錫主義衰落的標志。
從此以后,麥卡錫在美國政治生活中已難于產生影響。由于民主黨在一九五四年的中期國會選舉中獲勝,重新取得多數黨的地位,麥卡錫失去了他在參議院里所有的主席職務。他開始到處受到政治上的冷落。當他在參議院會議廳發言時,參議員們紛紛公開離去;在白宮的客人當中,他是唯一不被邀請的國會議員。
報紙對他的報道急劇減少。在他反共生涯的高潮中,《華盛頓郵報》有一天就刊登有關他的文章十四篇、漫畫兩幅;但到一九五五年,只能在報紙里面偶爾見到關于他的簡短消息,樹倒猢猻散。麥卡錫追隨者的活動也大為減少,他們已不再是社會生活中能夠掀起狂風惡浪的政治勢力了。
在遭到參議院的譴責數天以后,麥卡錫忽生奇想,讓沙因私下向共和黨領袖們打聽,有多少人愿意支持他競選總統,結果只有百分之三的人贊成。這使麥卡錫深感失望。
在死去之前的幾年里,麥卡錫意志極其消沉。他認為是被朋友、特別是他一貫信任的副總統尼克松出賣了,這使他難以惑受。他經常起床很遲,不大去辦公室和出席參議院的會議。他常常借酒消愁,有時還呆呆地看著爐火或電視里的傷感節目來打發時光。
在政治上的投機破產后,又從事經濟上的投機生意,但也屢遭挫折。一九五五年,麥卡錫又跳了出來,企圖阻止艾森豪威爾參加這一年七月在日內瓦舉行的美、蘇、英、法四國首腦會議,但在參議院里只有四個人支持他,艾森豪威爾則公開加以斥責。一九五七年五月二日,對一切感到灰心失望的麥卡錫死于傳染性肝炎,結束了他瘋狂而可恥的一生。
3、何以失勢?
從一九五○年初麥卡錫指控國務院,到一九五四年底麥卡錫受到參議院的譴責,麥卡錫主義在美國橫行近五年之久。麥卡錫主義興起很快,不到半年就席卷整個美國,影響所及遠至國外。但它衰落得更快。當它發展到頂點時,就盛極而衰、一落千丈。
麥卡錫的行為,對共和黨內部的統一和艾森豪威爾競選連任也造成威脅。當時,共和黨內部分為兩派。一派是溫和派,也稱建制派或艾森豪威爾派。這一派執掌著政府大權,主要代表東部財團的利益。
在對外政策上傾向于“歐洲第一”的主張;在國內經濟政策方面,主張政府適當地干預經濟,采取一些社會福利政策。另一派則是保守派,在塔夫脫死后以諾蘭等人為代表。這一派在國會中有相當大的勢力,主要代表中西部和遠西部財團的利益。在對外政策上主張“亞洲第一”,在國內經濟政策方面反對政府干預和社會福利政策。來自中西部的麥卡錫得到保守派大多數人的堅決支持。麥卡錫與艾森豪威爾的斗爭,擴大了共和黨兩派的分歧。
艾森豪威爾政府看到麥卡錫在共和黨內的影響和在社會上的支持力量,擔心如果對麥卡錫繼續聽之任之,共和黨保守派就可能在一九五四年的中期國會選舉中增強力量,甚至在一九五六年的總統大選中出現共和黨兩派的公開分裂,從而威脅到艾森豪威爾競選連任的計劃。
在國際上,麥卡錫主義在西方盟國中損害了一直得到宣揚的“美國民主”的形象。這樣,就使美國對外擴張的活動受到影響。
一位美國教授從歐洲旅行回來后寫道:
“我要報道十七個月來在國外得到的一種強烈印象。這就是,如果有一個美國人比其他任何人以他的非美活動傷害他的國家更甚的話,那就是參議員麥卡錫。我們到國外去,不管到什么地方,都應當估計到:他的思想和行為都將向我們提出來,我們會因替他解釋、傾聽對他的嘲笑和替他表示歉意而感到厭煩。”“許多深思熟慮的歐洲人將會這樣想,在損害美國在世界上的地位的工作中,對俄國人來說,麥卡錫比他們六個最好的老師更為有用。我同意這種說法。”
英國駐美國大使弗朗科斯甚至說,麥卡錫主義使千百萬歐洲人和亞洲人改變了他們對美國的想法,把“美國和蘇聯相提并論,視之為對人類和平進步的兩大威脅”。
西歐一些國家的領導人也對麥卡錫主義在美國橫行可能造成的后果感到擔憂。一九五三年六月,英國首相、一貫信奉反共政治哲學的丘吉爾,在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加冕典禮上強烈譴責了麥卡錫。一九五四年丘吉爾訪問美國時,私下還談到英國人不喜歡麥卡錫,并問副總統尼克松:你們的參議院為什么不調查麥卡錫的經濟問題和其他不軌行為?”
美國統治集團在麥卡錫主義初興之時,有的給予支持、縱容,有的妥協、退讓,還有的束手無策,保持緘默。
制止麥卡錫的主要政治力量,就是艾森豪威爾政府、參議院里的共和黨溫和派和民主黨人。出于種種原因,民主黨人始終反對麥卡錫。他們吃盡麥卡錫的苦頭,并未忘記麥卡錫在兩次國會選舉中和一次總統選舉中給他們造成的損害,更不能寬恕麥卡錫攻擊他們是叛國黨。
盡管民主黨內有自由派和保守派之分,但在同麥卡錫進行總清算時,他們一致地同艾森豪威爾政府和共和黨的溫和派結成反對麥卡錫的政治同盟。這個同盟代表統治集團主流派,其行動表明統治集團的決心,打倒麥卡錫,制止麥卡錫主義。
艾森豪威爾沒有同麥卡錫直接交鋒,他在幕后進行大量活動。
如策劃并通過副總統尼克松直接操縱陸軍-麥卡錫聽證會;促使參議院通過譴責麥卡錫的決議。共和黨溫和派和民主黨人先是通過陸軍-麥卡錫聽證會來打擊麥卡錫,然后又攜手使譴責麥卡錫的決議以壓倒的多數在參議院里獲得通過。
在參議院進行表決時,共和黨參議員一分為二,贊成與反對各為二十二人,投票贊成的大多數是溫和派。參加表決的四十四名民主黨參議員全部投了贊成票。第六十七張贊成票為一名第三黨參議員所投。在譴責麥卡錫的決議通過后,艾森豪威爾把沃特金斯請到白宮,對他為譴責麥卡錫所作的努力表示敬意。在白宮,艾森豪威爾見到他的部長們就微笑著說:聽到最近的消息了嗎?麥卡錫主義已成歷史。
4、麥卡錫致命的弱點
國際環境的變化,也使麥卡錫主義難以繼續橫行。美、蘇冷戰及朝鮮戰爭是麥卡錫主義得以興起的因素之一。但由于一系列原因,從一九五三年初開始,美、蘇對抗的形勢有所緩和,雙方出于各自內政、外交的需要,互相展開和平攻勢。一九五三年一月艾森豪威爾上臺。兩個月以后斯大林逝世,馬林科夫在繼任蘇聯主要領導人后不久,就提出通過和平談判消除東、西方分歧的得議。
他在最高蘇維埃的一次講話中說:
“目前,一切有爭議的或尚未解決的問題都可以通過有關國家的共同協商和平地加以解決,這適用于我們同所有國家的關系,包括同美國的關系在內。”
艾森豪威爾政府也伸出橄欖枝。
一九五三年四月十六日,艾森豪威爾在美國報紙主編協會年會上發表題為“和平的機會”的演說,宣稱:“我們只贊成謀求和平并有以行動證明的誠意”,還建議“普遍裁軍”。
一九五三年七月二十七日,朝鮮停戰協定在板門店簽訂。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蘇聯向美、英、法提出建議召開四國首腦會議的照會,得到西方三大國的同意,從而導致了一九五五年七月日內瓦四國首腦會議的舉行。東四方關系暫時有所緩和的形勢,加速麥卡錫主義走向衰落。
麥卡錫主義有一個致命弱點,即麥卡錫分子成分復雜,缺乏組織性。麥卡錫本人從本質上說是一個虛無主義者。
這一點在民意測驗中就可反映出來。據民意測驗記錄,麥卡錫得到“民意”的最大支持出現于提出這樣的問題進行測驗的時候,即回答者是否相信麥卡錫關于政府中有共產黨人的指控,或者他們是否支持他為消除共產黨所作出的努力。
但支持麥卡錫的人并不把他作為一名政治領袖而忠誠于他。一九五三年的一次民意測驗表明,有一半的人支持或贊成他,但只有百分之五的人愿意以第三黨的選票選他當總統。一九五四年《波士頓郵報》組織的一次民意測驗報告說,有百分之四十點五的緬因州選民支持麥卡錫,但只有百分之十點六的選民贊成他的堅定支持者瓊斯;許多贊成麥卡錫反共活動的人并沒有準備在大選中選舉他做總統候選人。
至于對共和黨人來說,他不過是一個黨派斗爭工具罷了。他們出于競選需要支持他攻擊民主黨政府;保守派共和黨人支持他與艾森豪威爾作對,很大程度上出于派別利益的需要。共和黨人更是從未把麥卡錫作為一個政治領袖而忠于他、支持他。因此,當麥卡錫的謊言徹底破產、受蒙蔽的人醒悟過來而認清麥卡錫主義的荒謬與危害的時候,麥卡錫主義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礎;一旦共和黨人利用麥卡錫上臺之后,因其無用而有害便決定予以拋棄時,麥卡錫主義的衰落就不可避免。
在麥卡錫遭到參議院譴責之后,一些新的事件加速了麥卡錫主義的衰落。一九五五年一月,著名的告密者馬圖索簽署一項宣誓書,承認自己曾在麥卡錫委員會調查的一些案件和其他案件中,作過對當事人不利的假證詞。不久,又有兩名告密者作了類似的坦白。
通過這些事件,更多的人認識到麥卡錫主義和各種反共、反民主活動是荒唐透頂和卑鄙無恥的。在這種情況下,以厄爾·沃倫法官為首的美國最高法院于一九五五年重申,證人在國會各委員會作證時,可援引憲法第五條修正案,拒絕回答問題。在此后幾年里,最高法院駁回一批蔑視國會案,其中不少案件的被告人曾在麥卡錫委員會的聽證會上,援引第五條或第一條修正案,拒絕回答問題。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關于歷史領域的話題或觀點可以【關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第一時間回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