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的變化已經震驚世界,大眾汽車集團可能是危機感最強的,也是行動最早的。
在過去幾年中,面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爆發式增長,大眾很早就把純電平臺MEB進入到國內。如今,更高端的PPE平臺也在長春開啟了首款車型的生產。
面對智能化的浪潮,大眾中國設立了Cariad中國,并聯手地平線、中科創達等中國科技企業,共建智能化研發體系。
大眾汽車又與小鵬聯手,奧迪與上汽打造全新AUDI,這些都顯示出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市場繼續保持領先地位的決心和行動力。
不過,這些投資和行動,都是長期戰略的舉措,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變化。
2025年已經到來,大眾汽車集團將在中國迎來“交付之年”。這個以中國為家的德國老牌汽車大公司又將呈現出怎樣的變化?
2024,轉型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競爭不是沖刺跑,我們不會不計代價地追求銷量增長。”在新年媒體溝通會上,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董事長兼CEO貝瑞德坦言,對于今年市場的嚴峻形勢,大眾早已有預判,不過相比市場份額,盈利水平才是首要考量因素。
燃油車業務的穩定發揮,為大眾在中國持續創造著可觀的盈利,但盈利不意味著追求暴利,而是能夠為未來投資源源不斷創造現金流,這正是大眾這樣的傳統巨頭所擁有的長板。
2024年,大眾集團在中國交付新車超290萬輛,其中新能源車超過20萬輛。在燃油車市場,大眾繼續以超過21%的份額領跑,創下了近20年來的新高;電動化領域,ID.系列交付量增長17%,其中ID.3不僅穩居純電市場暢銷車行列,還奪得了緊湊級兩廂車銷冠。
貝瑞德將2024年定義為大眾中國的“轉型之年”,除了交付量的穩定表現,更重要的成績來自智能化和電動化領域的轉型。
去年1月,匯聚了3000名技術專家的大眾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VCTC)全面投入運營,作為大眾集團德國總部之外最大的研發中心,VCTC主攻下一代智能網聯汽車的開發。CEA電子電氣架構正是VCTC和CARIAD中國以及小鵬汽車合作開發的成果,2026年在大眾在華新車上落地。
CEA電子電氣架構不僅能夠進一步提升大眾在華新車的競爭力,也是對研發隊伍的一次練兵。貝瑞德表示,在此之前,CARIAD中國更加注重項目的執行,對集團統一開發的架構進行本土化適配,而通過CEA的開發,CARIAD中國正在朝一家全面的軟件開發企業轉型,在這家公司,超過70%的員工是編程專家,而不是項目協調員。
除了電子電氣架構,大眾首個在中國本土開發的面向A級純電市場的CMP平臺,也在過去一年取得了進展。依托既有平臺和新平臺,大眾在華的新車開發周期已縮短至3年,在速度、效率和成本上進步顯著。
作為大眾在華第三家合資企業,大眾安徽在2024年正式推出了全新品類ID.UNYX,首款車型ID.與眾也已上市銷售。除了本土業務,大眾安徽還在去年開展了出口業務,完成了超過2.5萬輛Cupra Tavascan車型的出口。
談及2024年的整體表現,貝瑞德用了三個詞總結,“更快、更智能、更強大”,這些轉型的成果為大眾集團在華競爭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礎。
2025,交付
對于今年市場的殘酷性,貝瑞德早有預見,他預測今年中國汽車市場銷量增幅在2%-3%左右,價格戰還將升級,且不可逆轉,任何幻想都是不切實際的,唯有提升成本競爭力才能應對挑戰。
而大眾汽車集團將2025年定義為“交付之年”,過去幾年戰略調整的成果,將在今年開始顯現,一系列新平臺和新車型將開始落地。
上海車展期間,AUDI品牌首款量產車將迎來上市,大眾基于CMP平臺的首款原型車也將亮相,大眾安徽將展示ID.UNYX新品類的全新車型,基于純電動PPE平臺的奧迪車型即將交付,大眾首款增程新車也會在車展期間發布,并于2026年上市。
除了密集的電動化新車攻勢,燃油車的混動化和智能化升級也將同步進行,進一步提升大眾在中國燃油車市場的優勢地位。
對于銷量的預期,貝瑞德沒有給出具體數字,相比銷售數據,盈利能力才是大眾集團的優先考量。而且,短時間內銷量的領先,也并不意味著最終的勝利,“馬拉松比賽中,一開始跑得快的選手,最終不一定能抵達終點。”
跑馬拉松,比拼的是體力和耐力,以及對節奏的掌控,這一點,過去40年在中國車市見識過大風大浪的大眾集團,體會最深。
當然,即便是馬拉松,也有“關門時間”,市場的機遇期只有短短幾年,錯過了就只能遺憾離場。對此,貝瑞德認為,中國汽車市場的“關門時間”,就是2030年。
到那個時候,中國乘用車市場整體規模將達到2800萬輛,而大眾集團的目標,是占據其中15%的市場份額,年銷量達到350萬輛規模。
這是一個充滿挑戰的目標,而大眾集團顯然已經做好了準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