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1月26日正式亮相以來,華為Mate 70系列一直是大眾熱議的焦點。一方面,是因為它在美學設計、影像系統、通信技術等方面都有重磅升級,是“史上最強大Mate”;另一方面,則是它并沒有采用當下流行的屏下指紋解鎖方案,而是“回歸”到了側邊指紋解鎖方案。華為Mate 70系列這樣設計的目的,以及背后的思路到底是怎樣?今天我們不妨做一個簡單的分析。
智能手機的指紋解鎖方案,可以分為光學指紋、超聲波指紋和電容指紋。其中,電容指紋在錄入速度、解鎖速度、識別率、安全性等方面優勢明顯,但無法做成屏下指紋。光學指紋雖然解鎖性能不如電容指紋,但卻能做成屏下指紋,在美觀性上優勢明顯,所以被廣泛應用。超聲波指紋即使現在解鎖性能優于光學指紋,并且也能做成屏下指紋,但由于起步較晚,并且其性能會受鋼化膜的影響,所以并沒有普及。
電容指紋技術示例
事實上,在華為Mate 70系列之前,也有機型采用電容指紋與電源鍵合二為一的設計,但無一例外都不夠美觀。并且,電容指紋因為出現時間更早,也會讓用戶覺得不夠有科技感,因而側邊電容指紋解鎖方案沒有成為行業主流。
華為Mate 70系列之所以采用側邊電容指紋解鎖方案,首先是華為通過技術創新,解決了設計美感的問題,讓它在視覺觀感上與機身邊框和諧統一。其次是AI時代的到來,促使華為Mate 70系列需要一顆實體按鈕作為AI入口。顯然,將電容指紋與電源鍵合二為一,然后再賦予它AI智控鍵的定位,無疑是更優雅的解決方案。
相比屏下指紋,華為Mate 70系列的側邊指紋方案,除了延續電容指紋優越的技術指標外,而且擺放位置合理,不同手掌大小的用戶都能輕松夠到,解鎖體驗自然流暢。之所以專門強調AI智控鍵的位置和觸達體驗,是因為它還提供了豐富的交互方式,只有位置合理,觸達體驗舒適,用戶才愿意去使用。這也是AI智控鍵作為AI入口,必須要考慮的因素。
AI智控鍵的交互核心是“雙觸”,即連續輕觸兩次實體按鍵,即可一氣呵成亮屏、解鎖、開啟特定功能/服務三個步驟。例如,用戶可以將“雙觸”設置為小藝識屏,這樣就能借助其強大的AI能力,幫助我們解決各種“疑難雜癥”。
AI智控鍵雖然功能強大,但卻非常簡單易用,用戶只需要確保自己的指紋已經錄入手機,然后在指紋鍵快捷功能中選擇“雙觸”,最后在應用列表中選擇所需要開啟的應用和服務即可。因此,我們也可以將“雙觸”設置為開啟掃一掃,無論是離開停車場支付停車費用、購物支付還是吃飯買單,都能實現一鍵付款。另外“雙觸”也能直接開啟微信和支付寶的小程序,用戶只需要將小程序放置在桌面,然后選擇即可。可以說,“雙觸”賦予了AI智控鍵無限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AI智控鍵只是華為Mate 70系列的九大AI功能之一。憑借“軟硬端云”協同構建的系統級AI能力,華為Mate 70系列還支持AI運動軌跡、AI主角時刻、AI穿越時空、AI隔空傳送、AI通話摘要、AI消息隨身、AI通話降噪、AI靜謐通話等眾多創新功能。它們能在日常拍照、個性化設置、記錄信息、接打電話等場景,為用戶帶來更有趣、更便利、更安心的智慧體驗。
總的來說,華為Mate 70系列的側邊指紋解鎖方案藏著華為的獨具匠心,它不僅解決了屏幕指紋識別的一眾弊端,更將AI能力、應用高效觸達能力與之深度融合,可以說真正打造出了滿足用戶核心需求與痛點的功能,值得整個行業思考和學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