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之前,我國經歷了很多年戰爭,因此也出現了很多優秀的戰士,甚至還有一些將領是以不要命而著名的。
說起來,有那么一位將領,只要是上了戰場,他就絲毫不將自己的生命放在首位,甚至做出了很多意料之外的事情。
他就是王近山將軍,因為打仗不要命被譽為“王瘋子”,最早出現在紅四軍十師三十團當連長時。
那時候發生了一場激烈的戰爭,我方人員傷亡嚴重,打到后來甚至要用拳頭肉搏,王近山所帶領的部隊就在其中。
先不說其他戰士,王近山面對肉搏的時候第一個沖上去,但畢竟是肉身,他再怎么努力也還是被打的滿是是傷。
直到王近山的體力接近極限的時候,他沒有朝著自己的陣營走去,反而朝著敵人所在的山頭沖去,最終抱著一個日軍滾下了山崖!
看到這個情形,戰士們都懵了,但也激起了眾人的憤怒,開始和敵人頑強對抗,最終占據了上風。
后來眾將士開始尋找王近山,發現他的時候他已經昏死過去,頭上滿是鮮血,還有微弱的呼吸,至于那名敵軍,則早已咽了氣。
僅憑借著一口氣,王近山頑強地活了下來,之后被人們起名為“王瘋子”,而他的瘋不止表現在不要命,主要表現在抗命。
在1943年10月的時候,王近山帶領368旅16團執行保衛陜甘寧邊區的任務,臨行前司令員多次交代不可主動求戰。
當時王近山滿口答應著,但當他真正來到目的地后,看到韓略村有一處絕佳的伏擊地形,當即動了心想要伏擊一場。
當王近山提出這個想法后,團內其他負責人也同意,但顧忌上級的命令,然而王近山還是將命令下發了,做到了“將士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王近山雖然大膽,但他是個心細的人,當即制定了嚴密的計劃,最終13車日軍經過的時候遭到了偷襲,最終只有三人逃脫。
面對這樣的結果,戰士們別提多高興了,后來便開始清理繳獲戰利品,當清單遞到王近山手里時,發現槍的數量不對,槍去哪里了?
如果是其他的情況,我們或許會想一下這是不是一個幌子,但事實并不是,這支日軍部隊確實被我們消滅了。
更重要的是,當時的敵軍都死了,關于槍的問題也無從得知,之后王近山也顧不得那么多,抓緊去執行上級交代的任務。
直到后來王近山見到毛主席,毛主席不僅沒有批評他違反命令,而是連連稱贊他做得好,做得對。
至于槍的問題,是因為那支部隊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日軍,而是學員和一些軍官,當時是去參觀岡村寧次提出的戰術的,其他不少人都是有職位的軍官。
也就是說,當時只有少數日軍是拿槍的,因此才會出現人和槍不符的情況,但無論如何,王近山碰巧立了一個大功。
建國后,王近山又參加了抗美援朝,在上甘嶺戰役中的表現十分出色,死磕43天打出了志愿軍的軍威,只能說一句“不愧是王瘋子”。
1978年5月10日,一代戰將王近山逝世,享年63歲。
王近山從少年貧苦,成為戰場英雄,一生充滿著不可思議的傳奇色彩,致敬王近山將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