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生活中便宜好用的護膚品”,之前我們講了凡士林,評論區有人問甘油,今天就來聊聊~
圖片來源:科普中國評論區
相信很多人知道,經典的通便藥開塞露的有效成分就是甘油。不止于此,很多人也會拿甘油來護膚,甚至直接用開塞露來抹臉。
圖片來源:某社交平臺截圖
甘油到底是一種什么油?它真的適合用來護膚嗎?有什么效果和風險?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聊聊熟悉而陌生的甘油。
甘油,其實不是油
其實甘油(英語:Glycerol)不是油。它的學名是丙三醇,分子式是C3H8O3,本質上是一種簡單的多元醇化合物。從性狀上來說,它是一種無色、無臭、無毒、有甜味的黏性液體。
甘油的歷史可以追溯到 1779 年,當時瑞典化學家斯柴爾(K.W.Scheele)首次嘗試人工生產甘油。他在煮沸橄欖油和另一種含鉛化學物質的混合物時,從油性混合物中分離出一種黏稠透明的液體,因其甜味而被稱為甘油。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甘油因其作為制造火藥的原料而產量大增。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甘油的生產主要來自肥皂工業,自然界動植物來源提供的產量相當稀少。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石油化工業的突飛猛進使得甘油可以通過丙烯路徑反應合成,因此甘油的生產可以通過肥皂工業和化學合成兩種途徑。
甘油的應用,也開始變得普遍。
甘油的應用,不僅限于皮膚
肥皂工業的發展使甘油成為其主要副產品,而甘油作為一種多功能的化合物,在多個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
在工業領域,甘油可以作為防凍劑、冷凍保護劑,也可用于制作油漆、樹脂、樹膠等涂料,甚至還是各種炸藥和推進劑(如線狀無煙火藥)的基本成分。
在食品領域,甘油可用作保水劑、溶劑和甜味劑,并有助于保存食品。另外,甘油有助于乳化過程,因此在冰淇淋和許多其他加工食品中均有應用。
在醫藥領域,甘油不僅可以用于治療便秘,還是許多止咳糖漿、軟膏、祛痰劑、麻醉劑和含片的重要成分。
在個人護理領域,甘油廣泛應用于牙膏、漱口水、沐浴露、護發產品、肥皂、嬰兒護理產品等。其中,甘油在皮膚上的應用也特別多,包括但不限于:
保濕:甘油有很強的吸濕性,是經典的吸濕劑,而吸濕劑隸屬于保濕劑的范疇。
調理:油可以改善皮膚的質地和外觀,使其更加光滑和有彈性。
保護:甘油可以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一定程度防止外界環境因素對皮膚的刺激和損傷。
調節:甘油可以調節化妝品的黏度,使其更容易涂抹和使用。
甘油用作皮膚保濕?
可以,但要注意細節
相信大家很關注甘油用來保濕的信息。先說結論,它確實可以用來保濕,但使用中需要注意細節。
之所以甘油可以用來給皮膚保濕,是因為作為吸濕劑的它,能夠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增加皮膚角質層的水分含量,減少水分流失,使皮膚保持柔軟和水潤。
但是使用前和使用中,需要注意幾點細節:
1
警惕皮膚過敏
甘油總體安全性很高,一般不出現副作用,但個別時候會有過敏的風險。
此前就有報道,指出一位 29 歲女性因使用含有甘油的保濕霜而出現了接觸性皮炎(接觸部位的皮膚過敏),當她停用該產品后,皮炎就得以好轉。這表明在某些情況下,甘油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
如果決定用甘油來保濕,要注意涂抹部位是否有出現皮膚發紅、顆粒、瘙癢等表現(與此同時,沒有涂抹的部位卻沒有皮膚異常),如果有,則建議停用并及時看醫生進行處置。
2
濃度不要太高,更不要用純甘油
甘油在皮膚護理產品中的濃度不宜太高,更不能用濃度為 100% 的純甘油。此前有一個數據顯示,10% 的甘油連續 48 小時用在固定的皮膚部位(斑貼試驗)后,會出現輕微的皮膚刺激不適。
另外,有統計數據顯示,不同皮膚護理產品中甘油的濃度范圍如下:
駐留型產品(也就是涂抹后不需要清洗的產品,比如面霜、身體乳、其他保濕霜):甘油濃度范圍是 0.0001%~79.2% 。
沖洗類產品(也就是會及時沖洗掉的產品,比如部分類型的面膜):甘油濃度范圍是 0.0007%~99.4% 。
用于沐浴的產品:甘油濃度范圍是 0.66%~47.9% 。
從上面數據可以看出,甘油總體安全性還是很高,日常應用的范圍也很大,它可能是只是護理產品中幾乎可以忽略的一個成分,也可能是主打成分。但總體來看,還是不宜用太高的濃度——以我們最常用的駐留型產品為例,建議選擇甘油濃度在 79.2% 以下的,但沒有更具體的濃度使用建議,還是要看自己使用后有沒有效果和副作用。
某款常見護手霜成分。圖片來源:自己拍攝
3
好不好用,關鍵還要看自己選擇
在護膚這個方面,從皮膚科醫生角度,既不鼓吹甘油,也不抵制甘油。這是因為,甘油確實有效果,但不是唯一有效的保濕劑。保濕護膚要用什么產品,其實也是一個個體化的選擇,這并沒有標準答案。好不好用、愿不愿意用,其實有很大的主觀成分在,有的人喜歡精致的包裝,有的人喜歡方便攜帶的款式,有的人不喜歡太黏膩,有的人希望產品有芳香味……
另一方面,此前也有學者坦言,眾多類型的保濕劑,其實都有還不錯的效果。要知道,從保濕劑發展的角度來看,最初只是封閉和吸濕性成分(比如凡士林用作封閉劑,甘油用作吸濕劑),到后面出現了皮膚的天然保濕因子(比如乳酸、吡咯烷酮羧酸、氨基酸等),再然后是一些在結構和功能上修護皮膚屏障的配方(比如神經酰胺、多不飽和脂肪酸等),這些成分可以通過不同的角度來達到保濕的作用。
因此,更重要的是,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就行,我們不用厚此薄彼。
怎么才算適合自己呢?我們不妨從下面的幾個維度來評估:
個人使用的效果:用了之后確實能夠緩解干燥、粗糙和皮膚問題。
安全性:成分安全,尤其是使用部位沒有因為產品而出現發紅、顆粒、瘙癢等異常反應。
膚感:膚感好,不是特別黏膩,自己不會抗拒使用。
性價比:價格不高,符合自己的預期,不是“貴婦霜”。
品牌:品牌靠譜,是專門用于皮膚護理的品牌。
最后,我們順便聊聊,拿開塞露抹臉,合適嗎?
我們的回答是——不太合適。
開塞露的成分很簡單,一個是甘油,另一個是純化水,理論上來說確實有保濕和滋潤皮膚的作用。不太合適的原因不是因為它沒效果,而是因為其中的甘油濃度偏高(52.8%~62.5%),可能會更容易引起皮膚刺激,并且重復使用容易污染。
想要用甘油類的保濕護膚產品,更合適的是選擇用于皮膚的相關產品。
總結
甘油的發現已經將近 250 年,它是在多個領域都有廣泛應用的神奇化合物,在皮膚護理方面也發揮著獨特的作用。它憑借出色的吸濕性,為皮膚帶來保濕效果,但使用時需注意刺激風險、過敏風險,注意控制濃度,并根據個人喜好選擇合適的產品。
最后要強調的是,在眾多保濕選擇中,甘油只是其中之一,它并非萬能,卻也絕非無用。希望大家在了解甘油的利弊后,能夠更加科學、理性地選擇適合自己的護膚產品。
參考文獻
[1] Becker LC, Bergfeld WF, Belsito DV, et al. Safety Assessment of Glycerin as Used in Cosmetics. Int J Toxicol. 2019; 38(3_suppl): 6S-22S.
[2] 甘油. 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
[3] What Is Pure Glycerin? https://www.webmd.com/beauty/what-is-pure-glycerin
[4] Glycerin. https://pubchem.ncbi.nlm.nih.gov/compound/Glycerin
[5] 煙品成分資料網. 甘油(Glycerol). https://tobacco-information.hpa.gov.tw
[6] Motia S, Bouchikhi B, Llobet E, 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highly sensitive and selective electrochemical sensor based on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with gold nanoparticles modified screen-printed electrode for glycerol determination in wastewater. Talanta. 2020; 216: 120953.
[7] How do you use glycerin? https://www.verywellhealth.com/glycerin-7499424
[8] Guarneri F, Belloni Fortina A, Corazza M, et al. Topical non-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of eczema: an Italian consensus. Ital J Dermatol Venerol. 2022; 157(5): 402-413.
[9] Ng JP, Liew HM, Ang SB. Use of emollients in atopic dermatitis.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15; 29(5): 854-857.
作者:唐教清 皮膚科主治醫師
審核:馮珺 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醫院 皮膚科副主任醫師
來源:科普中國
-點擊閱讀更多科學家的故事-
科技發展的背后離不開科技工作者的奉獻
閱讀“科技工作者”
了解更多科學背后的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