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自近現代以來,西方自認為已經完全世俗化,但基督教及其背后的摩尼教、決定論和末世論等文化因素仍深刻影響著西方的地緣政治行為。在發現人類無法完全掌握自己的命運后,后現代悲觀主義取代了現代樂觀主義,西方必須為自己的存在找到一個積極的理由。因此他們將自己定位為“光明的力量”,通過妖魔化他人來賦予自己使命感。目前中國就是被妖魔化的對象之一。中歐兩大文明間應建立良性互動,擺脫這種病態心理。
本文為中國觀察智庫獨家約稿,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日報中國觀察智庫。
作者:康斯坦丁諾斯·格里瓦斯
(Konstantinos Grivas)
希臘軍事學院戰爭理論與分析部主任
特朗普重返白宮,標志著美國走上了一條新的地緣政治道路。雖然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但特朗普的連任很可能會加強美國滑向非理性的高戰略。這種戰略的基礎,是西方基督教原教旨主義所衍生出來的地緣政治行為,這個基礎雖然表面看不明顯,但卻真實存在,因為投票給特朗普的選民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是美國社會中最虔誠的基督教信徒。
說到中美競爭,也就是即臭名昭著的“修昔底德陷阱”論時,人們經常提到權力平衡的變化以及其他一系列地緣政治因素,認為是這些因素加劇了西方與中國之間的競爭,將我們引向危險的未來。然而事實上,還有一些其他因素導致了西方和中國之間的緊張關系,這些因素很難識別,因為它們隱藏在西方地緣政治深層次的基礎中。
影響各國地緣政治行為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源于其文化核心的基本世界觀,然而這個因素經常被低估,西方就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影響西方地緣政治行為的基本世界觀源于基督教。自近現代以來,西方認為自己已經完全世俗化,不再與基督教基礎聯系在一起。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實際上,源自基督教的基本世界觀幾乎原封不動地被包裝進了西方現代文化,它被罩在了一個表面世俗的外殼內,但核心幾乎沒有變化。
因此,西方的地緣政治行為充斥著強烈的摩尼教、決定論和末世論等因素,只是有時表現得不明顯。這些力量非理性地影響著西方的行為,讓他們總是在尋找地緣政治對手,并將其妖魔化。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正如英國哲學家約翰·格雷 (John Gray) 在《稻草狗:對人類和其他動物的思考》 (Straw Dogs: Thoughts on human and Other Animals) 一書中所寫的那樣,基督教在西方的衰落和人文主義的興起,導致了人們集體意識中對上帝的信仰被對人類自身能力的信仰所取代。換句話說,正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群魔》一書中所描述的那樣,人神世界觀是被創造出來的。
這樣一來,科學取代上帝,變成了新的“全知全能”的代名詞,也成為了人們新的信仰。人們用科學來理解世界,進而統治和控制世界。
因此,現代西方的一個特征就是人的自我神化。然而,西方人的樂觀和自我崇拜并沒有持續太久。在歷史的進程中,他們逐漸認識到,作為一種“非正式宗教”,現代性的基本要素,即對自己命運的掌握,是一種幻覺。兩次世界大戰和后來的核時代的恐怖,對西方人能夠控制自己命運的信念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
此外,人已不再是衡量萬物的尺度。人們不再相信世界是為他們而創造的,而是開始將自己視為入侵者和某種“自然秩序”的破壞者。
換句話說,進入“后現代”的西方人不再相信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命運,不再期待光明的未來,也不再認為前方的道路是不斷進步的。最重要的是,他們不再崇拜自己——不僅不崇拜,而且甚至連喜歡都談不上,而是又怕又恨。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然而,憎恨自己是非常痛苦的,因此西方人必須為自己的存在找到一個積極地身份,這個身份就是“黑暗力量的對立面”。
這一現實構成了新興國際體系的基礎之一,推動了新的兩極格局的發展,不僅因為這源于物質層面的地緣政治原因,還因為它代表了西方的一種心理需求,即如何來定義自己、接受自己。也就是說,西方正試圖將自己定位為一種光明的力量,然后通過創造一個或多個黑暗的“他者”并將其妖魔化,來獲得一種新的身份和使命。如今,這樣的“他者”之一就是中國。
總之,我們似乎正處于一個漫長歷史時期的末期?;浇毯凸畔ED傳統為歐洲人提供了基本的世界觀和自我認知,使他們能夠主導世界。然后,西方人試圖自我神化,結果卻走進了死胡同。因此,近現代的樂觀主義被后現代的悲觀主義所取代,人類的自我崇拜變成了自我憎恨。然而,這種仇恨不能永遠轉向內部,必須向外發泄,所以它要不停地尋找目標。預計這將是今后幾十年國際事務中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
在這一點上,希臘的作用可能很重要。更具體地說,希臘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是歐洲文明的創造者。因此,希臘作為西方文化核心的活載體,可以扮演推動西方與中華文明合作和創造性對話的媒介,通過突出和促進這兩個古老文化的合作,形成一個新的地緣文化框架,使歐洲和中國構建起一種良性的互利關系,擺脫由隱藏的文化因素引起的病態心理。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本文原文發表在中國日報國際版,原標題為 "Anxiety attacks"
出品:中國日報中國觀察智庫
責編:宋平 欒瑞英
編輯:張釗
實習生萬焯燃亦有貢獻
中國觀察 (China Watch Institute)是中國日報旗下的傳播型智庫,匯聚全球中國問題研究的意見領袖、政商精英和學界翹楚,建設全球中國議題“朋友圈”;集納海內外“最強大腦”的權威觀點,建成內容具有聚合性、權威性和工具性,傳播效果具有穿透性的高端平臺和中國議題最權威的風向標。
我們關注的重點議題包括國際關系和全球治理、經濟、科技、人口、氣候環境、衛生健康、糧農土地等。歡迎國內外專家學者和機構同我們聯系,分享智慧成果,建立合作關系。
投稿/合作:editor@chinawatch.cn
電話:+86-10-64995765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惠新東街15號
www.chinawatch.cn
好看,請點 [分享] [點贊] [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