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為鎮江焦山佛學院十周年及畢業生的合影,拍攝于1944年。
焦山佛學院十周年及當年畢業生的合影
清末民初時,佛教遇到了嚴重的生存發展危機,很多寺廟被強制改造為新式學堂,此稱為“廟產興學”運動,實際上是一次“滅佛”,全國佛教一片衰敗之象。
出于自救及發展考慮,既培養佛學修為又培訓生產生活技能的新式佛學院開始出現。
焦山佛學院,于1934年在江蘇鎮江焦山定慧寺創立,創辦人智光。1937 年院舍遭戰爭嚴重破壞而停課兩年,1939年復課,1948年停辦。
抗日戰爭時,定慧寺的方丈樓、石肯堂、庫房等建筑均被戰毀。后幾經修整,寺廟仍大體保持明代風格,主要建筑有大雄寶殿、天王殿、藏經樓及念佛堂、大寮等。
必須提及的是,這張照片拍攝一年后,一位江都籍僧人入學焦山佛學院,后參加戰地救護隊去往臺灣,即是家喻戶曉的臺灣佛光山開山宗長“星云大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