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探討了深圳南山區的期末試卷,我強調了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引導孩子廣泛閱讀、重視算理以及關注知識形成過程的重要性。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教材的更新以及試題形式的創新,這三個方面的重要性將會更加顯著。
孩子們已經陸續進入寒假,數學在寒假期間的學習,對于我們家長來說,最簡單易行的就是選擇一本適合孩子的練習冊,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針對不同孩子的情況和大家做過推薦《》,可以根據孩子的情況進行選擇。雖然我不主張大量刷題,但適量的練習是必須的,孩子需要保持做題的熟練度,而且要在做題的過程中遇見各種不同的題型。
假期中的練習,家長通常有個誤區“每天堅持完成就好”,在此基礎上,我們一定要注意及時給孩子反饋,每天抽出幾分鐘時間,對照答案批改正誤,提醒孩子認真訂錯,同時別忘了再看看孩子訂正的題目是否正確。
這個反饋的過程在數學練習中尤其重要,甚至有些年輕老師也會忽略。數學是邏輯性和連貫性很強的學科,如果錯誤得不到及時糾正,很可能會在同一個地方反復出錯,甚至影響后續的學習。所以咱們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
但面對目前的教育變革,單純的紙筆練習只是基礎,我們還需要引導孩子多做一些。
01
對于閱讀,我們可以選擇一些數學故事書、數學科普讀物等,讓孩子在閱讀中感受到數學的魅力,理解數學的應用場景。
入學后,首推的數學繪本肯定是《漢聲數學圖畫書》,這套繪本適合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段反復讀。學齡前帶孩子閱讀,關注數學知識的普及滲透,更多體驗里面的活動;低年級讀,就要關注其中精確的數學語言,數學知識形成的原因;高年級再讀,因為很多知識孩子在校都已學過,就能夠幫助孩子結構化的把所學知識串起來。
還有之前給大家推薦過的《萬物有數學》也是非常棒的數學書籍,其中包含了有趣的數學故事、數學文化、有趣的數學謎題等,現在數學考試的方向就是大情境題,這就要求孩子日常閱讀數學故事,并會關注其中的數學信息。
當然,數學閱讀只是孩子閱讀的一小部分,還是應該廣泛涉獵各個領域,比如科普類、歷史類、文學類等,這些閱讀可以幫助孩子拓寬視野,培養綜合素質。在閱讀的過程中,家長要和孩子一起討論書中的內容,引導孩子深入思考,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
02
重視算理,就是要讓孩子明白每一個數學運算背后的邏輯和原理,而不僅僅是死記硬背公式和方法套路。
這次期末考試,多地的試卷中都出現了考察算理的題目,甚至一套卷子中會出現多題:
類似這種題目,在今后的數學測試中一定會越來越多,相反,單純的計算所占分值則會下降。在我們大人的認知中,計算有什么難的,看到題目就能算出來,要問我方法好像還真說不出來。這是因為計算的方法經過反復提取,已經在我們腦海中形成模式,無需刻意思考就能快速得出答案。但對于孩子來說,他們正處于學習計算方法的階段,如果缺乏對算理的理解,只是機械地記憶計算步驟,遇到稍微復雜或變化多端的題目時,就會顯得力不從心。
在孩子上學期間,我們的確很難拿出充足的時間,讓孩子完成學習任務之余再系統梳理書中的算理,而且很多家長也不知道怎么處理,它不像計算的“寫練改”模式那么直接,寒假就有充足的時間讓我們停下來做這件重要的事了。拿幾個例題和家長們分享簡單的操作方法。
這是孩子第一次接觸湊十法,書中通過兩個問題,每個問題提供三種方法幫助孩子掌握,即接著數、根據兩個加數分別湊十。讓孩子在家利用小棒或者圓片等其它學具,邊擺邊介紹三種方法即可,對于低年級孩子來說,這就是理解算理的過程。
這是四年級課本中呈現的四種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進入中高年級,凡是書中呈現的方法,孩子都是要理解的,這點和低年級要求不同,低年級給出的多種方法,孩子都了解后老師通常會優化出一種。針對這四種方法,應該要求孩子都能講出原因,并且能任選方法解決同類型其它題目。
書中拓展部分的分享也要重視,其中介紹的方法通常是相關知識的拓展,課堂上很多老師會習慣性忽略,這兩年卻越來越多的出現在試卷中。
家長在寒假期間,可以陪孩子一起探討本冊書中所涉及到計算的算理,通常一個學期最多兩個計算單元。鼓勵孩子用自己的語言把算理講出來,如果孩子講不清楚,也不要急于批評,而是應該耐心引導,幫助孩子理清思路,校內如果遇到急于求成的老師,這部分內容可能真的不會講太多。
通過這樣的過程,孩子不僅能加深對算理的理解,還能提高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03
關注知識形成的過程,意味著我們要鼓勵孩子主動探索、思考,而不是被動接受知識,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掌握,適應各種改變。
今年六年級關于“圓”相關知識的考察,帶給我了很多思考,在我們的課本例題中,求圓的面積是將其轉化為平行四邊形,這也是之前經常考到的知識點。
但是本次試卷,除了平行四邊形,還出現了將圓變為三角形面積模型的題目。
即使考察課本中平行四邊形面積模型的相關題目,對于孩子來說都是難的,他們更喜歡背公式,然后借助公式直接求面積,這就是因為缺少了“知識形成過程”這重要一環。
對于“圓”的面積公式,如果孩子只是死記硬背,那么當題目形式稍有變化,孩子就可能不知所措。但如果孩子理解了圓的面積公式是如何推導出來的,理解了其中的數學道理,無論題目如何變化,孩子都能靈活應對。
上一篇文章《》中我和大家分享到,考前花了很多時間帶著萌萌一起探究了海淀區五年級數學的最后一道題,這一道題所用時間可能比一套卷子還多,但我覺得很值,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學會了如何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如何找到問題的關鍵點,這些都比單純得出答案要重要得多。單純來看這道題,他這次考試肯定用不到,但以后的學習中一定會受益,我始終相信孩子的學習是一個過程。
在寒假期間,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對一些重要的數學知識點進行深入的探究和思考,比如通過動手操作、實驗觀察等方式,讓孩子親身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能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還能培養孩子的探究精神和創新能力。
總之,數學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家長的耐心和引導。在寒假期間,讓我們一起幫助孩子打好基礎、做好閱讀、補齊之前被忽視的“學習過程”,相信通過這樣的努力,孩子們在新學期必定會有明顯的進步。
前幾天我都在搞大童英語學習的大稿子,因為想給大家一個明確且行之有效的路徑,所以還在收集案例,不停地討論修改總結。而有一點是明確的,對于大童,不要因為有過多顧慮而遲遲不動,校內還不能輕松應對的孩子就先把下學期的課本聽讀起來,多聽熟悉到能背誦,成績就一定會有提升。校內極其輕松,就加課外材料聽讀。鄭州最好的外國語中學A班,老師要求寒假一天英語的學習時間不低于兩小時,不用刷題,主要就是聽讀語篇記單詞。
早上小周老師把這篇給我,說結合上篇中大家關注的重點寫完了。我一看,這三點的確是我們數學啟蒙中日常很容易忽略的點,小周老師對應著都給出了培養這三種學習能力的方法。開完家長會趕火車,坐上車寫幾句有話說趕緊發了,盡量不耽誤大家趁寒假趕緊用起來,也不枉費小周老師加班加點地給咱果果家的小學生們趕稿子。
畢竟,各科學習,路徑千萬條,但是家長孩子的執行力才是真正的分水嶺。學習理念方法這些都是我們會及時總結以及分享的,但是如何結合孩子的情況,且進行深入思考,快速尋找多種解題方法,在實操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是核心。
Read More
育兒干貨I好物分享I誠意滿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