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朝鮮人在食物供給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不足。
不光是肉類,也包括糧食類和蔬菜類等食物,都比較缺乏。
在朝鮮,無論是購買糧食還是肉類,都需要用到票證。
買糧食需要糧票,買食用油需要油票,買豬肉的話,自然也需要肉票。
那么對于普通朝鮮人來說,平常時間想喝上一碗肉湯,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
本人曾經多次前往朝鮮旅游,后來又因為工作原因在朝鮮的羅先市待了幾年。
從這方面來說,我對朝鮮人的日常生活還是有一定的了解的,下面就來說一下我的親身經歷。
首先,朝鮮人買肉確實是需要肉票。在每個月的月初,在國營單位上班的人都會領到一兩張肉票,上面會寫著數量,比如說兩斤,四斤之類的。
如果想去買肉的話,一定得要帶著肉票。除此以外,現金也是必不可少的,否則人家可不賣給你。
切記,買肉的那天,一定要起早一點,去國營商店排好隊。
因為每天的豬肉都是限量供應的,去晚了的話,只有兩種結果。第一種就是肉賣完了,第二種結果就是只剩下豬骨頭或者純瘦肉了。
對普通朝鮮人來說,最好的肉就是那種肥肉,越肥越好。這樣的話,吃進肚子里,身體就有了油水,非常地解饞和滿足。
至于排骨,是很不受朝鮮人待見的,因為骨頭占比大,能吃的肉太少,不怎么劃算。
而我所在的江浙地區,排骨的價錢還是要遠遠高于普通的豬肉的,這應該也和不同地區生產力的關系比較大。
相對而言,朝鮮城市居民的生活條件還是比較好的,至少每個月都發放定額的口糧,還能有一兩斤的豬肉解饞。
而朝鮮農村居民的生活條件,可就比不上城市居民了。
首先說糧食,朝鮮城市居民每人每天能獲得700克的糧食,其中包括一半的粗糧,一半的細糧。
粗糧主要是玉米和紅薯以及土豆,而細糧就是大米了。
而朝鮮農村居民的口糧,則比城市居民少五分之一左右,而且以粗糧為主。
再說說肉票,朝鮮農村居民很難領取到肉票,想要獲得話,只能花錢從別人那里購買,或者直接用土特產和有肉票的人交換。
除此以外,朝鮮的農村依然還是大集體的模式,每年都會集中養一兩頭豬。
不過,由于這些豬平日里都以吃豬草為主,所以一年下來,也就一兩百斤的樣子,并不肥。
然后在年底的時候,村集體就會把年豬給宰了,這樣一來,每家每戶還能分上一兩斤的肉。
朝鮮人做豬肉的方法很簡單,一般就是燉湯,除了加一些鹽進行簡單調味之外,還會加一些蔬菜進去,增添一些別樣的風味。
他們講究的是燉湯的肉要越肥越好,這樣的話,湯燉好后,表面能飄一層厚厚的油花,看起來非常有食欲。
不過,由于我是能經常吃到肉的,所以對這樣的肉湯不太感興趣。每次和朝鮮人吃飯的時候,也只是淺嘗一口,以表敬意。
倒是有一次,我給幾位朝鮮朋友做了一碗紅燒肉,他們吃得很開心,說是從來沒試過這樣做法,還讓我有機會再給他們做一次紅燒肉。
只不過,我向來很少下廚。在朝鮮期間,這樣的紅燒肉也只做過一次而已。
有一說一,朝鮮的泡菜做得確實不錯,微咸微辣,十分地可口而下飯。在朝鮮待久了后,我也喜歡上了吃泡菜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