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資的江湖中,主動基金曾憑借基金經理的專業能力和主動選股優勢,備受投資者青睞。然而近年來,不少主動基金的業績表現卻不盡如人意,大幅跑輸市場。這一現象令眾多投資者困惑不已,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了主動基金的這種困境呢?
市場風格變化:難以捕捉的“風向”
近年來,市場風格快速切換,從大盤藍籌到中小創,從成長股到價值股,轉變常常在短時間內發生。主動基金的持倉調整往往相對滯后。比如,當市場風格從價值股轉向成長股時,部分主動基金可能因仍重倉持有價值股,未能及時布局成長股領域,錯失上漲行情。而且,基金經理在判斷市場風格轉換時,也可能出現失誤。預測市場走勢本就如同在波濤洶涌的大海中預判風向,難度極大。一旦判斷錯誤,基金業績就會受到嚴重影響。
行業輪動加速:復雜舞步難跟上
行業輪動速度在當下顯著加快。不同行業在不同時期受宏觀經濟、政策、技術變革等因素影響,表現差異巨大。例如,隨著新能源政策的大力推動,新能源行業迅速崛起,而傳統能源行業則受到沖擊。主動基金若不能精準把握行業輪動節奏,就會陷入被動?;鸾浝硇枰獙Ρ姸嘈袠I進行深入研究,才能在輪動中做出正確決策,但這并非易事。有時,基金剛布局某個行業,行業熱度卻已消退,資金又流向其他領域,導致基金難以在行業輪動中持續獲利。
指數化投資崛起:低成本競爭優勢凸顯
指數基金憑借其低成本的優勢,在與主動基金的競爭中逐漸占據上風。指數基金通過跟蹤特定指數,無需基金經理進行頻繁的個股研究和交易決策,管理費用和交易成本都遠低于主動基金。以滬深300指數基金為例,其平均管理費率在0.5%左右,而主動管理的股票型基金管理費率通常在1.5%左右。在長期投資過程中,這些成本差異會不斷累積。當市場處于較為平穩的階段,指數基金能夠緊密跟隨指數表現,而主動基金由于較高的成本拖累,很難超越指數收益。
基金規模膨脹:操作靈活性受限
部分主動基金在業績出色后,會吸引大量資金涌入,導致規模迅速膨脹。當基金規模過大時,基金經理的操作難度會顯著增加。例如,一些百億級別的主動基金在買入或賣出股票時,由于資金量大,會對股價產生較大影響。原本看好的中小市值股票,可能因為買入數量受限,無法充分布局;而在賣出時,又容易引發股價大幅下跌。這使得基金經理在選股和調倉時受到諸多限制,難以像小規?;鹉菢屿`活操作,進而影響業績表現。
主動基金大幅跑輸市場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投資者在選擇基金時,不能再盲目迷信主動基金的主動管理能力,而應綜合考慮市場環境、基金特點等因素,做出更加理性的投資決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