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適應和滿足當前公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2024年5月國家衛生健康委修訂并發布了《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2024年版)》(簡稱“健康素養66條”)。
一起來學習新版“健康素養66條”,提升健康知識和技能,踐行健康生活方式,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第33條
不吸煙(含電子煙),吸煙和二手煙暴露會導致多種疾病。電子煙含有多種有害物質,會對健康產生危害。
我國吸煙人數超過3億,約有7.4億不吸煙者遭受二手煙暴露的危害。每年死于吸煙相關疾病的人數超過100萬。吸煙和二手煙暴露導致的多種慢性疾病給整個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煙草煙霧中至少含有70種致癌物。吸煙及二手煙暴露均嚴重危害健康,即使吸入少量煙草煙霧也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吸煙可導致多種惡性腫瘤、冠心病、腦卒中、慢阻肺、糖尿病、白內障、勃起功能障礙、骨質疏松等疾病。現在吸煙者中將來會有一半人因吸煙而提早死亡。二手煙暴露可導致冠心病、肺癌、腦卒中和慢阻肺等疾病。煙草煙霧中的有害物質可以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影響胎兒發育。孕婦暴露于二手煙可導致嬰兒出生體重降低、唇腭裂等出生缺陷、早產、流產以及嬰兒猝死綜合征等危害。兒童暴露于二手煙可增加發生支氣管哮喘、急性中耳炎、呼吸道疾病等發病風險。
不存在無害的煙草制品,只要吸煙即有害健康。相比于普通卷煙,吸“低焦油卷煙”并不會降低吸煙帶來的危害。這主要是因為吸煙者在吸“低焦油卷煙”的過程中存在“吸煙補償行為”,包括用手指和嘴唇堵住濾嘴上的透氣孔、加大吸入煙草煙霧量和增加吸卷煙支數等。“吸煙補償行為”使吸煙者吸入的焦油和尼古丁等有害成分并未減少。“中草藥卷煙”與普通卷煙一樣會對健康造成危害。
電子煙是一種模仿卷煙的電子產品,主要由煙油、加熱系統、電源和過濾嘴四部分組成。煙油中含有尼古丁、香精、丙二醇等化學物質。使用電子煙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肺部疾病的發病風險,影響胎兒發育。大多數電子煙使用者同時使用卷煙或其他煙草制品,兩種或多種產品導致的健康危害可能會產生疊加。電子煙會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成長造成不良后果,同時會誘導青少年使用卷煙。
第34條
煙草依賴是一種慢性成癮性疾病。戒煙越早越好。任何年齡戒煙均可獲益,戒煙時可尋求專業戒煙服務。
煙草制品中的尼古丁可導致煙草依賴(又稱尼古丁依賴),煙草依賴是一種慢性成癮性疾病,且具有高復發的特點。
戒煙可以顯著降低吸煙者肺癌、冠心病、慢阻肺等多種疾病的發病和死亡風險,并可延緩疾病的進展和改善預后。減少吸煙量并不能降低其發病和死亡風險。吸煙者應積極戒煙,戒煙越早越好,任何年齡戒煙均可獲益。只要有戒煙的意愿并掌握一定的戒煙技巧,都能做到徹底戒煙。2012年衛生部發布的《中國吸煙危害健康報告》指出,戒煙10年后,戒煙者肺癌發病風險降至持續吸煙者的30%~50%;戒煙1年后,戒煙者發生冠心病的風險大約降低50%;戒煙15年后,戒煙者發生冠心病的風險將降至與從不吸煙者相同的水平。
吸煙者在戒煙過程中可能出現不適癥狀,可尋求專業戒煙服務,包括醫療衛生機構的戒煙門診、專業移動戒煙資源、戒煙熱線等,有條件的地區可在社區尋求戒煙幫助。
第35條
少飲酒,不酗酒。
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酒精)和水,幾乎不含有營養成分。酒精對身體的大部分器官和系統都產生危害,有引發成癮、依賴的特性。1克酒精可提供7千卡的熱量,產熱能力僅次于脂肪。經常過量飲酒,會使食欲下降,食物攝入量減少,從而導致多種營養素缺乏、急慢性酒精中毒、酒精性脂肪肝等,嚴重時會造成酒精性肝硬化。過量飲酒還會增加患高血壓、腦卒中(中風)、精神障礙等疾病的風險,并可導致交通事故及暴力事件的增加,危害個人健康和社會安全。
不建議飲酒。成年人若飲酒,應限量,不勸酒,不酗酒。成年人一天飲用酒精量建議不超過15克,相當于啤酒450毫升、葡萄酒150毫升、低度白酒50毫升,高度白酒30毫升。兒童青少年、孕婦、乳母、慢性病患者不應飲酒,駕車、操縱機器等特定職業人群禁止飲酒。
如果出現無法克制的對酒的渴望,不喝酒就會感到身體、心理上不舒服,甚至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癥狀,這是酒精依賴癥的表現,需要到綜合醫院的精神科或精神專科醫院就診。
第36條
重視和維護心理健康,遇到心理問題時應主動尋求幫助。
每個人一生中都會遇到各種心理健康問題,包括在遭受應激或挫折(危機事件)時產生的心理危機,要重視和維護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問題能夠通過調節自身情緒和行為、尋求情感交流和心理援助等方法解決。采取樂觀、開朗、豁達的生活態度,把目標定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圍內,調適對社會和他人的期望值,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和興趣愛好,積極參加社會活動等,均有助于保持和促進心理健康。
積極參加體育運動是維護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徑,運動可以增強正確面對挫折和困難的能力。通過運動可以使負面情緒得以合理地宣泄、釋放,尤其是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在培養良好心理品質和加強心理韌性等方面均具有顯著作用。
重視和關注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開展生命教育,加強心理咨詢指導,培養兒童青少年珍愛生命意識和情緒管理與心理調適能力。需要心理咨詢時可通過撥打當地12345、12355、12320等熱線電話尋求幫助。
如果懷疑有明顯的心理行為問題或精神疾病,要及早去精神專科醫院或綜合醫院的心理科或精神科咨詢、治療。
精神疾病可防可治,不要覺得難為情或恥辱。家人的陪伴和監護對于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復非常重要。一旦被確診患有精神疾病,應盡快讓患者接受正規治療,監督患者遵照醫囑全程、不間斷、按時按量服藥。嚴格執行治療方案,積極向醫生反饋治療情況。精神疾病的治療效果與疾病類型、疾病嚴重程度有關。通過規范治療,多數患者病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達到臨床痊愈。
來源 ▏大城縣融媒體中心
供稿 ▏大城縣衛健局
編輯 ▏劉寧 劉賀英 王小東
審核 ▏張俊英 賈偉
溫馨提示:轉載請注明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