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國很多地方在開兩會,上海政協有個提案火了。就是以瑞金醫院普外科主任鄭民華為首的,20名醫療衛生行業的委員共同提交的,《關于在藥品集采背景下如何能夠用到療效好的藥物》的提案。鄭民華教授還接受媒體采訪,說國產仿制藥質量達不到進口原研藥水平。比如降壓藥不降壓,麻醉藥不麻醉,糖尿病藥不降血糖,瀉藥不瀉,抗生素過敏等問題。雖然是老生常談的普遍問題,但這次引起了朝野上下廣泛的討論、
看來我們的政協還是有作用的,我看誰以后誰再罵他們是花瓶?這次北京和上海有好幾個類似的提案。其實他們每年,都有不少有建設性的提案。只不過他們只有動嘴皮子的權力,別人不聽他們也沒辦法。
這件事情的起因,就是上個月的第十輪醫保集中采購藥品談判。首先很多進口原研藥就沒去,因為他們知道這次價格會非常低。其次去了的進口原研藥,沒想到國產仿制藥的報價那么低,也就被全面淘汰了。導致這一次集采,藥效好的進口原研藥全軍覆沒。
當時就有很多人質疑,中標價格如此之低,根本無法保證藥企的合理利潤空間,那如何保證藥效呢?果然,這次兩會,有很多醫藥衛生界的委員都提出了質疑。鄭教授也成了國產仿制藥的吹哨人,雖然這個問題,業內人都是很清楚的。
國產仿制藥的質量,別說和進口原研藥比了,連印度的仿制藥都比不過。
原研藥的研發非常困難。一是投入大,至少幾億幾十億美元砸進去。二是周期長,基本都在十年以上。更關鍵的是,原研藥的研發成功率還特別低,只有一成多。所以原研藥會有20年專利保護器,而藥品在專利期也比較貴。世界上有這個實力的藥企都在歐美,算是一流藥企 。我們在醫藥行業的差距,比芯片行業可大多了。
有的國家比如印度,不遵守專利保護。拿到藥就進行逆向工程,反推出藥品配方,然后再進行仿制。這一點需要的技術也很高,印度的原研藥水平也許不高,但仿制的水平可以說是世界頂級的。這種藥企算二流。
接下來就是三流藥企了,等著專利到期,別人會公布主料配方和制作方法。然后我們再進行仿制,這個在醫藥行業算最低端的了。但是,別人只會公布有效藥物成分的配方,也就是主料的配方,他們不會公布輔料配方和制造工藝啥的。
我們的仿制藥質量差,不是差在主料上,抄作業我們還是會的。我們是除了主料,其他的都有差距。比如輔料、制造工藝、生產標準、質量管理等等。
就是這些方面的差距,導致了我們的仿制藥質量差。首先是患者吃了,藥品吸收的不好,即便吸收了代謝的也不好,即便是代謝了靶向性也不好。最關鍵的是有雜質,副作用大。為什么我們打青霉素要皮試,就是因為有雜質,某些人會過敏。這個問題,幾十年了都解決不了。
那么為什么,我們中國制造可以攻陷全球,我們的醫藥工業卻如此之差呢?說簡單點的原因,就是醫藥行業的腐敗。這個腐敗,指的不是醫生或醫藥代表吃回扣拿紅包啥的,這些都是行業內的小問題。真正對行業產生摧毀性的影響,導致行業劣幣驅逐良幣的腐敗,是醫藥上市、審批、監管環節的腐敗。
同樣是生產仿制藥,抄別人作業。為什么是你在抄,而不是我在抄。因為你拿不到批文,藥品上不了市。這些能拿到批文的,是因為技術水平高,藥品療效好嗎?從我們的現實看,顯然不是的。
他們為什么不愿意提高技術水平、制造工藝、管理標準?因為不需要啊,我的藥能上市,能進醫保,我為什么要改進?你們都說我的藥質量差,可是我在賺大錢啊。甚至醫藥出了問題,我也沒事啊。
這次有人問相關檢測機構,能不能拿國產仿制藥去做檢測。人家檢查機構說,當然不行,你得有幾個部門聯合申請,才可以檢測的。這個就和食品安全的檢測部門一樣,我們普通人根本沒權利去做檢測,他們生怕我們老百姓檢測出問題。
國產青霉素有雜質會過敏的小問題,幾十年都解決不了,難道領導們不在意不著急嗎?他們當然不著急了,因為他們是不會用療效差的國產藥的。你如果說進口藥不在醫保范圍內,他們也要花很多錢自費買的的。那就是完全不了解國情現實了,人家尋醫用藥是沒有范圍的,全部報銷。
這就是我們醫藥行業一直處在三流的原因,受害的沒權力改變,有權力改變的沒受害。這也和我們的食品安全一直沒保障的原因一樣,不安全的食品都是我們吃的,人家吃的都是特殊供應的。這樣哪里有改變的動力呢?
其實很多原研藥過了保護器也很便宜,我們完全吃得起。但是醫保為啥狠狠壓價,把所有進口藥都逼走呢?很簡單,醫保沒錢了。醫保現在最關心的是如何降低費用,至于麻藥麻不麻,瀉藥瀉不瀉的問題,現在沒工夫在乎?
根據昆明盤龍區紅十字的預算報告,人家員工不僅有醫保,還有商業保險,還有大病保險。你說進口藥不進醫保,可是商業保險可以覆蓋報銷啊。有本事你讓你的單位也給你交高端醫療險啊。一個縣區級的紅十字會都有這待遇,更別說其他編制的了。
我們都在家的那三年,消耗甚至浪費了大量的醫保資金,導致現在醫院拿到醫保的結款越來越難。現在很多醫護人員降工資,甚至有的醫院都在倒閉了。
醫保本身資金就緊張,再加上老齡化加速,和年輕人棄保的雙重打擊,醫保更是難以為繼了。所以他們現在想盡一切辦法拉人頭進醫保,連幼兒園的都不放過。而醫保的繳費基數每年都在漲。醫保報銷范圍卻越來越窄,報銷比例越來越低。
看去年的醫保數據,收入3.5萬億,支出3萬億,還賺了5000億呢,真不知道,還有誰會相信這些數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