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領導的要訣就是自我感覺永遠良好。
——王小波《紅拂夜奔》
指揮員的素質優劣,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軍隊建設和戰爭勝負。孫武對這層道理有較深刻的認識,因此強調將帥在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對將領的選拔提出了具體而嚴格的要求。他指出將帥是國君的助手,輔佐周密,國家就一定強盛;輔佐有缺陷,國家就一定衰弱。顯然,他是把優秀將帥的作用提到“生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的高度來認識的。為了確保將帥在戰爭中進行有效、靈活的指揮,孫武主張軍權適當地集中和專一,反對國君脫離實際情況干涉、遙控部隊的指揮事宜。
蔣中正熱衷于越級指揮,這源于國軍內部復雜的派系斗爭。
《謀攻篇》指出,國君危害軍事行動的情況有三種:不了解軍隊不能前進而硬讓軍隊前進,不了解軍隊不能后退而硬令軍隊后退,這叫作束縛軍隊;不了解軍隊的內部事務,而去干預軍隊的行政,就會使得將士迷惑;不懂得作戰上的權宜機變,而去干涉軍隊的指揮,就會使得將士產生疑慮。他進而認為,出現這幾類情況,就會導致“亂軍引勝”、自取敗亡的結果。可見,軍事成功的前提之一是“將能而君不御”,因此,孫子提倡“君命有所不受”,并將它確定為一條重要的治軍原則。
當然,在將帥問題上,孫子最為關注的,是將帥綜合優秀素質的養成。為此,他提出了系統的將帥素質構成體系,這就是《計篇》中說的“將有五德”:“將者,智、信、仁、勇、嚴也。”
孫子是兵學家,不是道德家,所以,他毫不猶豫地將“智”列為首位。這就是說,一個將領是否優秀,是否合格,關鍵是看他是否足夠睿智,是否聰明,能否觸類旁通,能否舉一反三。杜牧注云:“蓋智者,能機權,識變通也。”
普魯士軍事學家克勞塞維茨指出:
“戰爭是充滿不確實性的領域。戰爭中行動所依據的情況有3/4好像隱藏在云霧里一樣,是或多或少不確實的。因此,在這里首先要有敏銳的智力,以便通過準確而迅速的判斷來辨明真相。”
克勞塞維茨真可謂千年之后孫子的異域知己。一個將帥倘若頭腦不好使,那么再仁慈,也屬婦人之仁,再勇敢,亦為匹夫之勇!
戰爭是不確定的藝術,別說外界難以捉摸全貌,就連戰場的當事者也無法洞察全局。
在孫子的將帥素質序列上,緊隨“智”而居第二位的是“信”。這同樣是孫子合乎邏輯的選擇。“信能賞罰”,梅堯臣這樣解讀,還是狹隘了一些。“信”是為人處世上最可貴的情操與道德,是最高的倫理準則,所謂“言必信,行必果”,“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也是經國安邦或沙場爭雄的重要保證。
孔子認為,一個國家要鞏固和發展,需要有三個基本要素:強大的國防,“足兵”;豐厚的經濟基礎,“足食”;以及“民信之”。如果迫不得已只能留下一個最重要的,那便是“信”:“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孔子一再強調:“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論語·衛靈公》)
孫子也認為,作為將帥,必須講信用,守承諾,切忌出爾反爾,朝令夕改,食言而肥!將帥的威信,乃是建立在其講信用、守諾言的基礎之上的,要真正做到信賞必罰,言出必行。另外,孫子突出“信”的地位,將它置于將帥“五德”序列中的第二位,也恰好從一個側面透露出《孫子兵法》一書的成書年代當在春秋后期。當時貴族精神尚未泯滅,“信”是貴族立身處世的核心倫理準則,所謂“成列而鼓,是以明其信也”(《司馬法·仁本》)。而進入戰國時期,社會文化氣質和精神風貌有了根本的變化,顧炎武《日知錄》卷十三“周末風俗”條云:“如春秋時,猶尊禮重信,而七國則絕不言禮與信矣。”就是對這種歷史文化嬗變現象的洗練概括。
特朗普出爾反爾,言而無信,反映的是一種實用主義(Pragmatism)傾向。
那種建立在貴族精神上的榮辱觀被徹底顛覆,是非心、感恩心、敬畏心幾乎蕩然無存,代之而成為社會普遍風尚的,是甚囂塵上的功利之心,“泯然道德絕矣······貪饕無恥,競進無厭,國異政教,各自制斷。上無天子,下無方伯。力攻爭強,勝者為右。兵革不休,詐偽并起”(劉向《戰國策書錄》)。在這種背景下,“信”就相對被邊緣化,不再像春秋時期那樣,是貴族所普遍奉行的最高道德倫理準則。雖然后世儒家所倡導的“五常”之中,尚有“信”的一席之地,但位置已在最后,算是忝陪末座了。故孟子言“四端”,只涉及“五常”中的“仁、義、禮、智”,“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孫丑上》),而根本無視“信”的存在。對“信”的重視程度之別,說到底就是春秋與戰國時代文化精神之別,孫子對“信”的強調,恰好透露出其書為春秋晚期之產物的信息。
在孫子所倡導的將帥素質綜合指標中,“仁”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要素,位居第三。稍加考察,我們便能發現,孫子所言之“仁”,對將帥來說,其實有兩層含義。 淺層次的“仁”,就是指身為將帥者,當仁慈寬厚,富有悲天憫人的同情之心,能關心普通士卒,愛護廣大民眾,“視卒如嬰兒”,“視卒如愛子”,與普通士卒勞逸相均,休戚與共。
就深層次而言,孫子所說之“仁”,應該是指身為將帥者應該具備的胸襟和肚量,即, 能做到虛懷若谷,海涵包容,不以己之是非為是非,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能夠開誠布公,集思廣益; 能夠兼聽則明,集眾人之智。
對領導者而言,集思廣益固然重要,但做出決定往往更為艱難和關鍵。
換言之,統帥或決策者千萬不可自以為是,錙銖必較,對屬下強求一律,求全責備。很顯然,孫子的“仁”之深層次考量,把包容性推崇為決策者的博大胸襟之體現、高明領導藝術之特色,乃是合乎春秋時期人們關于“仁”的普遍共識的,當時人們就傾向于將“仁”看作諸多美德的有機綜合。如《左傳·襄公七年》就明確提出:“恤民為德,正直為正,正曲為直,參合為仁。”“仁”是“德、直、正”三者之間的有機結合,“參合為仁”。
“勇”在孫子的將帥素質序列中也占有一席之地,排在第四。孫子所說的“勇”,同“仁”一樣,也有兩層含義。就低層次來說,“勇”就是不怕犧牲,視死如歸,敢于搏殺,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奮勇爭先死不旋踵,所謂“投之無所往者,諸、劌之勇也”(《九地篇》)。用《吳子》的話來說,就是“臨敵不懷生”,“受命而不辭,敵破而后言返”,“師出之日,有死之榮,無生之辱”(《吳子·論將》)。
從更高的層次來說,“勇”其實是要求將帥具備毅然決然的擔當精神,不抱怨于上,不諉過于他人。這種敢于負責的勇氣,才是真正的大勇!有些統帥之所以難以讓部下心悅誠服,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們優柔寡斷,只會算計,患得患失,缺乏擔當精神,從來不對事情負責。
財富是自由的泡沫,自由是勇氣的泡沫。
有了成績,都貪得無厭地歸功于自己,都是他英明領導的結果,而一旦有問題,有缺憾,他們卻從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總是千方百計甩鍋,推諉責任,找下屬做替罪羊,這如何能讓下屬服氣?下屬心懷怨懟,也就自然而然了!這一點,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中也有深刻的詮釋:“(作為統帥)必須具有兩種特性:一是在這種茫茫的黑暗中仍能發出內在的微光以照亮真理的智力;二是敢于跟隨這種微光前進的勇氣。前者在法語中被形象地稱為眼力,后者就是果斷。······果斷是勇氣在具體情況下的一種表現······但是,這里所說的不是敢于冒肉體危險的勇氣,而是敢于負責的勇 氣,也就是敢于面對精神危險的勇氣。”
而瑞士軍事學家若米尼的觀點也是相同的,他認為:“一個軍隊總司令的最主要素質永遠是:(1)具有頑強的性格或勇敢的精神,能夠做出偉大決定;(2)冷靜沉著,或具有體魄上的勇氣,不怕任何危險,學問僅居第三位。”由此可見,孫子所說的“勇”,對將帥而言,是擔當,是果斷。“勇能果斷”,梅堯臣的解讀與闡釋,真可謂一語中的。
摘自《孫子兵法十八講》
作者: 黃樸民
出版年: 2023-3
“嚴”,也是孫子的將帥素質序列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和必有之義。慈不掌兵,多是將帥統軍理兵的客觀要求。旅進旅退,令行禁止,這是軍隊克敵制勝的前提條件。所謂“嚴能立威”,按照《尉繚子·兵令上》的邏輯,其最高境界,乃是要讓士卒畏將如虎,“卒畏將甚于敵者勝,卒畏敵甚于將者敗”。在這個問題上,東西方軍事學家的看法是殊途同歸的。古希臘軍事學家色諾芬也主張:“一支沒有懲罰的軍隊是沒有好處的。一個兵要執行好勤務,不傷害朋友,或是毫無遁詞去攻擊敵人,他必須對指揮官怕得比敵人厲害。”荀子在《荀子·議兵》中有云:“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
戰國時期,秦軍之所以能夠成為虎狼之師,戰勝攻取,所向披靡,關鍵就在于秦軍軍紀最為嚴酷,這在反映秦國軍事思想的兵書《尉繚子》一書中有充分的體現。它記載了大量的軍紀軍法,而且十分嚴酷,沒有任何的寬貸,動輒就誅殺無赦,并株連家人同僚,充斥著血腥之氣,令人聞風喪膽:
迦太基的軍隊在戰敗時就變得更加橫暴,他們往往把將領釘死在十字架上,由于本身的膽怯而懲治他們的將領;在羅馬人那里,執政官則把臨陣脫逃的士兵的十分之一處死,然后再率領余部去殺敵。(孟德斯鳩《羅馬盛衰原因論》)
統兵一千人以上的將領,作戰時打了敗仗,防守時投降敵人,擅自脫離陣地、拋棄部屬逃跑的,稱之為“國賊”。對這種人,要殺戮其本人,抄沒他的家產,削去他的戶籍,挖掘他的祖墳,并暴尸鬧市予以示眾,將其家中男女老少全部籍沒為官奴。這種嚴刑峻法,使得秦軍將士在戰斗中不敢有任何的僥幸心理,只能一往直前,與敵生死相搏。這才有“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賈誼《過秦論》),于公元前221年實現天下一統,六合混同,“秦皇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李白《古風》之三)。/
圖書簡介:《孫子兵法十八講》的主要內容是黃樸民老師對古今兵家脈絡的梳理,以及從《孫子兵法》的淵源、思想性、版本學研究等方面進行闡述,是黃樸民老師幾十年以來研究《孫子兵法》的心血結晶。
作者簡介:歷史學博士,師從王仲犖和楊向奎。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戰略部3室副主任、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執行院長,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圖書館館長、博導,兼任中國史學會理事兼副秘書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