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燕別號弘流,又名燕子吉祥鳥,書齋名“惠蘭軒”,吉林省白城市人。1990年從軍入伍在新疆,2002年部隊轉業。2013年開始自學繪畫。2018年就讀榮寶齋畫院中國書畫家高級研修班,師從焦墨大家穆家善。2017年拜師聶軍生教授學習書法,而詩人作家李遠山則是弘流的詩詞啟蒙導師。
于弘流而言,繪畫對于弘流來說是一種追求人生價值的表達,用詩與畫述說著弘流的人生軌跡。尤其喜歡蘭花的清香,竹子的謙虛高潔,希望自己也能惠心如蘭,做人如竹。在繪畫構圖中追求大道至簡。老子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繪畫理念遵循著老子的萬物生及道法自然規律,最終實現大道至簡。弘流的“三筆蘭畫法”就在這個思想理念下生成弘流獨有的三筆蘭語匯。藝術造詣在于筆墨和構圖,書畫同源,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對生活和天道的理解及體悟才是藝術家最高境界。弘流的藝術作品旨在尋找心中凈土吸收天地靈氣,寫出純凈本真綻放多彩人生。
弘流說起自己半路出家的藝術之路還真是有點神奇和偶然。弘流于1990年入伍,2002年從部隊轉業到中國歌劇舞劇院工作至今。2013年因教育孩子讓弘流意外地踏上了藝術之路。2015年弘流的玉蘭花作品《冰清玉潔》在第二屆中華之光全國書畫展中獲獎。
后來弘流與主辦方負責人張金衛開玩笑說,你們的評審專家水平有待商榷。他反駁弘流說,我們的專家水平可是國家級,他們特別注意到你的作品并反復討論過,認為你具有藝術天分,雖用筆略微有點“拙”,但是構圖新穎別具特色,作品清新脫俗,所以才能入選獲獎。自那時起弘流便算是真正踏上書畫之路。隨著時間推移,弘流也漸漸的發現自己在藝術方面確有點天賦。也許是經歷過人生的起起伏伏吧,對生活的熱愛和執著讓弘流更喜歡安靜的習書作畫,像個三歲的孩童一樣,在一張藝術的白紙上爭分奪秒的學習傳統繪畫,尤其是芥子園畫傳,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體悟繪畫與人生。
弘流能走向藝術之路也是天意。詩人李遠山在2015年送給弘流一個號“泓”,是清澈的意思,半年后友樊中華又送弘流一個字“流”,當時把這兩個字合在一起便是“泓流”,因水太多,故改這個弘,無意中合起來讀弘流時,弘流便被這個名字嚇了一大跳。弘流是弘揚主流文化的意思,這個號太大了,弘流一個小女子如何能扛起這個名號?說什么也不肯要這個號,就這樣擱置下來。自此后,弘流發現自己在書法、繪畫、作詩等方面像開了掛一樣如若扶搖,進步神速。弘流的領悟能力及思想境界都有很大提高。
2020年,在學習傳承焦墨畫筆法中獨創了以焦墨法繪畫花鳥、梅蘭竹菊,填補了當今焦墨花鳥畫的空白。 弘流的創作靈感都來源于生活、于自然。猶記得2014年在進修時就結識了穆家善,當時他說小劉跟弘流學畫畫吧。那時候的弘流還沒有什么想法,畫畫只是個人愛好。2018年穆老師邀請弘流到新疆寫生胡楊,因為弘流對新疆有特殊情感,如同半個故鄉,弘流毫不猶豫的動身前往,并在那里正式拜穆家善為師,開始了一發不可收的專業習畫。
劉麗燕繪畫作品《胡楊贊》《冰清玉潔》
胡楊樹象征著堅韌不屈、自強不息的精神,也象征自由浪漫、忠貞不渝的愛情,以及對大自然的深沉守護和無私奉獻的精神。胡楊是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因此,胡楊樹也被稱為英雄樹。為了能畫好胡楊,弘流又兩次獨自西去新疆采風,去額濟納旗胡楊林寫生。只因為,弘流知道藝術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弘流的詩畫及書法作品分五類:
第一類是焦墨花鳥畫。《梅蘭竹菊》四君子、荷花、胡楊、格桑梅朵幸福花。焦墨吉祥花鳥畫讓具有數千年歷史的古老焦墨技法再煥新春,而且真正展現了“墨分五色”之于國畫筆墨語言的豐富性與神秘。黑色在五行中表水,表靈動,聰穎,亦有守財富貴之相。因此弘流的焦墨花鳥畫也稱為吉祥花鳥畫。用焦墨表達花鳥也是別有一種風韻,清新淡雅簡單純潔,也許這便是弘流追求的感覺和風格吧。
劉麗燕書法作品《梅蘭竹菊》
第二類是中國紅系列花鳥畫。中國是尚紅的民族,中國紅己成為弘流們的審美基因,融入弘流們的骨髓而生生不息。在弘流國,紅色不論是在表現人的身份地位,喜慶盛典的場合,還是納福迎祥,均為民間、漢族以及很多少數民族喜好度最高的色彩,反映在其中意味深長的象征性和比擬性,不僅表達了弘流國人民對于紅紅火火,興旺發達幸福生活的期待和渴望,還表現了對正義、勇敢的肯定與贊賞,蘊含著豐富的美學意蘊和審美價值。
在2018年4月弘流用紅宣紙金粉繪畫創作《金玉滿堂》作品時,就基于中國人喜愛紅色而產生的靈感。作品一經問世,好評如潮,弘流受到很大鼓勵,嘗試著用同種方式創作極雅的梅蘭竹菊,發現效果出奇的好。
劉麗燕中國紅系列《梅蘭竹菊》
現代色彩學認為,紅色最容易引起人的注意、興奮、激動、緊張,同時給視覺以迫近感和擴張感,稱為前進色。紅色還給人留下絢爛、熱情、興奮、活力、張揚、飽滿、成熟的印象。紅色又是歡樂、喜慶的象征,看到紅,就會聯想到太陽、熱血、火焰、鮮花等等。弘流通過對中國紅的理解和領悟決定創作中國紅吉祥花鳥畫系列,旨在畫中國紅吉祥花鳥畫,這是弘流的初心,初心不變砥礪前行,在作品《金玉滿堂》問世后,潛下心來開始進行中國紅系列吉祥花鳥畫創作,先后創作完成了吉祥花鳥畫梅蘭竹菊六條屏、四條屏《花開富貴》《金枝玉葉》《金玉滿堂》等大俗大雅的作品。
《中國紅》系列花鳥畫創作過程中還是有一定的局限性,色彩的單一對于創作表達吉祥花鳥畫有很大難度,在繪畫創作中要形似神似具佳,要求創作者意在筆先,心中有花,下筆有神,這樣的作品才能彌補繪畫顏色層次單一的天然缺陷。回顧今天創作的中國紅系列吉祥花鳥畫,主要得益于弘流是個花癡。從小記事起弘流就特別喜歡花,小時候生長的環境決定了弘流今天的花癡。小時候就喜歡上山采花,一到春天就和小朋友們放飛到大自然中,弘流是在山野里長大的女孩,今天的創作靈感更多的來源于小時候無拘無束的生長環境。記得在新疆深山老林里當兵弘流最喜歡的事情是出營登山釆花。骨子里對花有種執著,當弘流生病后對花又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熱愛,積累了幾十年的熱愛,對花與生俱來的熱愛在十年前教育女兒而激發出來,這個潛力現在一發不可收,這也許就是天賜福吧。弘流唯有堅持繪畫才能不辜負上天給弘流的恩澤,綿綿若存,用之不竭。這是弘流剛剛寫的一首詩表達弘流對紅的理解和熱愛。
第三類是禪意焦彩山水畫。第四類是弘流微語書法小品108語。第五類是弘流《心語》詩書108首。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弘流要從歷史長河中學習傳統文化,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時代大潮中把握文化引領社會變革的重要作用,創作出“與時俱進,筆墨當隨時代”的好作品。
弘流藝術思想根基于老子的思想較多。一是構圖追求大道至簡,同時也受八大山人影響極大。二是道法自然,到大自然中去找靈感,寫生極為重要。弘流的每一種花鳥畫離不開傳統同時又離不開寫生。每年花開季節是弘流最忙碌的日子,寫生。錯過花期則要再等一年。石濤的山水理論"收遍奇峰打草稿"和花鳥寫生是一個道理。三是上善若水,要修一顆美麗的心靈,只有一個純凈的心靈,你才能把世間的美好表達出來,你的作品才能走進人們的心里,與觀者產生共鳴。所以藝術家達到最高峰期一定是思想的成熟和境界的最高處。因此畫如心生,你的畫就是你人生追求的寫照。四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弘流的三筆蘭也就是從這里悟道,能用一筆表達的弘流不會多畫。人生也是一樣,到最后極簡模式才是大成模式,又回到了大道至簡的理念。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畫家張璪所提出的藝術創作理論。是中國美學史上“師造化”理論的代表性言論。
“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內心的感悟。“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說藝術創作來源于對大自然的師法,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夠自動地成為藝術的美,對于這一轉化過程,藝術家內心的情思和構設是不可或缺的。“外師造化“明確現實是藝術的根源,強調藝術家應當師法自然,是基于堅持藝術與現實關系的唯物論基礎上,帶有樸素唯物主義的色彩。從本質上講不是再現模仿,而是更重視主體的抒情與表現,是主體與客體、再現與表現的高度統一。
純凈而本真是弘流作品的標簽。純凈來源于心里的簡單,本真來源于大自然。產生純凈的作品也是修心的過程。本真是寫生的過程,到大自然中去找靈感,道法自然的過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