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花青素有助降血脂”的健康科普視頻引發熱議,不少網友紛紛在評論區點名自己心目中富含花青素的食物……
眼尖的小懂看到有人提名“茶葉“,其實一提到飲茶養生靠的是什么?喝茶成習的茶友們或許張口就來:“茶葉中富含茶多酚啦……”
正因茶多酚具有直接清除自由基、抗氧化能力超群而廣為人知。近年來,諸多茶學專著和科學研究證實茶多酚的抗氧化能力有助防輻射、抗菌、消炎、調血脂等。
茶多酚也因而坐擁“天然抗氧靈”、“人體保鮮劑”等頭銜。而在茶葉多酚類物質中,以占據茶多酚總量60%~80%的兒茶素類化合物存在感最高。
其次為常被提取用于美容、護膚行業的黃酮類化合物,而相對低調的花青素則是黃酮類化合物的一個亞類。
▲花青素結構圖
花青素又稱為“花色素”,是廣泛存在于茶葉、蔬菜、水果、花卉等自然界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
因此,花青素常作為烘焙產品、甜飲料、果醬、糖果等食品的著色劑,而花青素的具體呈色與pH值有關,一般pH<7呈紅色,pH=7~8呈紫色,pH>11呈藍色。
▲蔓越莓花青素
除了使自然界植物呈現特定的顏色、及作為各種食品的天然著色劑使用,花青素更突出的地方在于其養生功效,通常加入了花青素的食品也被賦予了健康效益、身價倍增。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擁有花青素、或加入了花青素就能大幅提升植物、果蔬以及食物的含金量?這還要從花青素的諸多養生效用說起!
花青素:抗氧化、調血脂、降固醇
據美國《營養生物化學雜志》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傳統藥食兩用的桑葚具有輔助降血脂的作用,這主要歸功于桑葚中富含的紫色物質——花青素。
該研究發現血脂異常、高膽固醇血癥患者通過每天攝入320毫克花青素,血脂和血管內皮舒張功能在持續3~6個月后就得到明顯的改善效果。
這是因為花青素作為類黃酮的多聚體,進入人體后可使體內的氧化應激反應減輕,這不僅讓血管內皮損傷有所降低、對腸道吸收食物中的膽固醇也有抑制作用。
其實就是花青素的抗氧化能力發揮了作用,通過降低血液中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水平等來減少體內脂質沉積,有助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等。
據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整理的中國食物成分表(第6版)可知,富含花青素的除了桑葚,還有櫻桃、黑米藍莓、紫甘藍、黑葡萄、楊梅、紫薯、草莓等。
縱觀這些食物的共性,其實都是以紫黑色為主。而在自然界中,一般也都是以紫黑色植物、食物的花青素含量最為豐富,茶葉自然也不例外!
要論以“紫”成名的茶葉,首先要提名的是被唐朝茶圣陸羽論為“茶中第一”的顧渚紫筍,其名由《茶經》中“紫者上,綠者次;筍者上,芽者次”的論述得來。
顧渚紫筍芽葉微帶紫,嫩葉背卷似筍殼,是上品貢茶中的“老前輩”,自唐朝廣德年間就開始入貢。傳承至今,香氣高爽、滋味甘醇的紫筍茶仍為中國綠茶之佳品。
但顧渚紫筍是否富含花青素目前尚未有明確定論,不過隨著現今茶樹栽培技術的不斷發展,紫化茶應運而生,其是指新梢為紫色或近紫色,富含花青素的茶樹品種。
縱觀中國六大茶類,紫化茶樹品種資源十分稀缺,以其鮮葉為原料制成的紫化茶也被譽為“茶中王者”!今天,小懂就來盤點一番富含花青素含量的紫化茶都有哪些~
1.紫鵑茶
紫鵑茶是云南省茶葉科學研究所科技人員于1985年發現的芽、葉、莖均為紫色的茶樹,屬小喬木型,大葉類、中芽種,是云南大葉種茶樹的變異品種。
作為一種季相變化明顯的茶樹品種,紫鵑茶嫩梢色澤隨季節更替不斷變化,一般1~4月中下旬為紫紅色,5月~10月變為深紫色,10月末至12月底轉變為淡紫紅色。
而紫鵑茶樹的老葉葉片全年幾無變化,以墨綠色為主。同一株紫鵑茶樹,紫葉與綠葉除了色澤差異明顯,內含的花青素含量也差距甚大。
對此,福建農業學報曾發布了一篇研究同一株紫鵑茶樹、同一時期幼嫩紅紫色葉片與成熟綠色葉片差異化的論文,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
紫葉中花青素含量高達1303左右,是綠葉(含量202左右)的6倍!而花青素屬于類黃酮物質,隨著紫鵑茶樹由紫葉轉變成綠葉,類黃酮物質的下降幅度高達43.3%!
由此可見,紫葉的花青素、類黃酮含量均高于綠葉。換句話說,紫葉的深淺程度與花青素含量呈正相關關系,紫鵑茶樹嫩梢的鮮葉顏色越紫、花青素含量越高。
因此,相比紫鵑茶樹成熟的綠葉,以鮮嫩紫葉為原料,按烘青綠茶工藝、或生普工藝制成的紫鵑茶,干茶、湯色均為紫色,香純味濃,花青素含量也更豐富,營養價值更高。
2.紅芽佛手
閩南烏龍茶除了安溪鐵觀音,永春佛手也是極具代表性的一類,其葉大如掌、葉形酷似佛手柑而得名“佛手”,分為紅芽佛手、綠芽佛手,以紅芽佛手為佳品。
而紅芽佛手也是我國具有代表性的紫芽茶品種,其又稱“雪梨”、“香櫞種”,屬無性系、灌木型、大葉類、中生種,于1985年獲評福建省級茶樹良種。
現如今,紅芽佛手廣泛推廣于閩南、閩中等福建烏龍茶區,永春縣正是以種植紅芽佛手為主,其樹姿披張,嫩芽呈紫紅色,富含花青素,品質優異。
精心制成的紅芽佛手干茶條索壯結重實、色澤油潤,香氣濃郁幽長;并凸顯類似香櫞果散發的自然果香或花香,俗稱“佛手韻”,湯感醇厚甘爽,余味無窮。
3.苔香紫
1963~1987年,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采用單株育種法、從湄潭苔茶有性后代中育成的“苔香紫”,也是紫芽茶樹品種之一。
芽葉生育能力強、產量高、抗寒/抗旱性均較強的苔香紫于1994年被浙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評定為浙江省級良種,現分布于浙江、江西、江蘇等省份。
苔香紫根據鮮葉采摘季節的不同適制不同的茶類,春采的一芽二葉適制綠茶,其香高似栗香,味濃醇;而較晚采摘的夏茶可制紅碎茶,香味較濃爽。
除了上述珍稀的紫化茶品種,大家還知道哪些富含花青素、營養價值高的紫化茶?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討論哦~
注: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參考資料:
[1]《花青素的研究進展及其應用[》(茶葉,2011),韓海華、梁名志、王麗、羅瓊仙、趙甜甜
[2]Cyanidin-3-rutinoside from Mori Fructus ameliorates dyslipidemia via modulating gut microbiota and lipid metabolism pathway, Shi Zhong, Ya-Nan Yang, jin-Xi Huo, Yu-Qing Sun, Hui Zhao, Xin-Tian Dong, jia-Yi Feng, Jin Zhao, Chong-Ming Wu, You-Gui Lia;
[3]《‘紫鵑’茶樹紫葉和綠葉差異表達蛋白分析》(福建農業學報,2016,31(3):230-235.),陳偉、呂曉杰、宋曉敏、邱智敏、梁猛、陳世品(1.福建農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福建福州 350002;2.福建農林大學分子細胞與系統生物學中心,福建福州 350002;3.福建農林大學林學院,福建福州 350002)
▼點擊下方卡片 發現更多茶知識
1、
與茶友談茶、喝茶
群內不定時發紅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