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針對6000元以下的手機、平板電腦、智能手表等3C數碼產品的國家補貼政策正式落地實行,備貨千萬臺的京東,國補上線12小時就實現了手機環比增長200%,平板電腦環比增長300%,智能兒童手表環比增長100%的銷售成績。
火力全開。
一
國補引領消費升級
1月15日,商務部等部門印發《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購新補貼實施方案》,明確了新一輪國補補貼商品品種與標準。1月20日,部分省市正式開啟“國補”。
在3C品類握有領先優勢的電商平臺——京東,消費者可以通過搜索“3C國補”,進入國補活動會場,來購買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3類數碼產品,享15%價格補貼(單件銷售價格不超過6000元,單人限購1件,每件補貼不超過500元。)
京東的數據顯示,國補開啟以來,3000元-4000元價格帶的手機產品、3000元的平板電腦產品、500元-1000元價格帶的智能手表產品,以及200元-300元的智能手環產品,是此輪3類國補數碼類目中,最暢銷的商品。
這或顯示,此輪國補時機正好,對固化數碼商品回升態勢,拉動春節禮品市場、以舊換新消費升級市場、下沉市場,有價值。
以智能手機為例,根據相關機構數據,2024年,中國手機市場規模超過1萬億元,其中,第四季度出貨量更是達到了全球的56%,但在2024年之前,手機市場則出現了連續兩年的下跌。
尤其是2024年第四季度來,不止是手機等數碼市場,還包括食品市場、大海鮮市場等,中國出乎意料地出現了一波消費回升態勢,這波消費回升主要則由消費升級拉動,人們開始購買更多的大螃蟹(2024年11月,中國從俄羅斯購買的螃蟹同比增長了44%),消費更多的高品質商品。但你還不知道這波勢頭會有多長的持續性,會有多大的量能。
此次國補的推出,對于推動、穩固這波消費回升,顯然是有價值,它給了消費升級一個更低的門檻,給了消費回升一個持續的動力。
京東國補銷售展現了這點,3000元-4000元價格帶手機的暢銷,顯示市場正全面從“屌絲用手機”邁向“中產用手機”。500元-1000元價格帶的智能手表產品、200元-300元的智能手環產品暢銷,則表明智能手表手環市場的滲透率在提升,更多的智能化產品開始導入消費者的日常生活與下沉市場。
從應用場景來看,此輪國補推出的時機——節前年貨市場,也是拉動及固化品質商品消費升級的有利時機。
節前年貨市場,人們希望給自己一份禮物,有將手機等數碼產品升級換代的需求。
人們在這個階段也會與親朋客戶互送禮品,禮品是最好的品質商品、生活方式、消費升級的承載,通過禮品進而養成一個品質消費習慣、一種數字化智能化的生活方式。
在下沉用戶市場,人們則往往集中在春節期間增大開支,并嘗試新鮮事物,這就是為什么春晚會成為新品、消費升級、品牌推薦的重要舞臺的原因之一。下沉市場,很多人其實有嘗試新的生活方式的需求與購買力,但他們需要有一個時機、一個理由,來“升級換代”。
如果在這個階段,市場有充分、成體系的品質商品供給,有一個更低的“導入門檻”,市場的熱情將可能會被點燃。
這便就是國補的意義之一。
二
供應鏈支撐京東優勢
國補于宏觀面為整個行業、整個消費市場營造了促消費的有利環境,但在微觀層面,還是需要具體企業來執行,來“釋放”量能。
京東是此輪國補促消費的有利執行者。
它準備充分,在國補商品類目中備貨千萬臺數碼商品,涵蓋了市面上幾乎能看到的所有品牌與新品,成體系、充分供給。
具體來講,從《商業觀察家》近期對國補購買體驗來看,京東的一些價值還是市場獨一份的,對于促消費有自己的獨到價值,表現有三。
一、確定性。
《商業觀察家》在國補期間也在為三線城市的家人選購一臺平板電腦作為春節禮物,在這個節前時段買東西,我們需要履約的確定性,即確保家人能在春節前收到這份禮物。
京東此次給我們的體驗是:三線城市下單后第二天上午送貨完成。
這不是所有零售平臺能實現的,有的平臺明確回復《商業觀察家》稱,它們的送貨時間要到春節后了,節前無法送達(運力緊張)。以至于我們不得不取消訂單。
這種確定性的購物體驗是物流能力與備貨能力的體現。
京東目前搭建的覆蓋全國區縣市的物流網絡、履約體系(全國超過1300個自營倉),所能實現的交付體驗、快遞品質與履約效率,在市場上,還是獨一份的,具有稀缺性,很匹配消費升級。
二、一站式服務。
國補要保證補貼的真實性與有效性,需要風控,因此,有一套嚴格的流程規范,涉及到核銷、驗證等諸多環節步驟。
京東這塊有優勢,它能提供下單、上門簽收、激活、比對等一站式服務。
由于京東構建了覆蓋全國的自營快遞配送網絡,且提供的是送貨到家與退貨到家的物流服務(其他在下沉市場很多是配送到站點,再由消費者去領),京東的快遞小哥多年所積累的數碼商品服務經驗,能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服務的體驗,無需消費者為多環節購買流程操心。
國補在送貨簽收后需要消費者對產品激活、比對等流程,京東的快遞物流網路、快遞小哥可以協助消費者來完成這個業務流程,只需要幾分鐘時間,這種服務品質很有競爭力,尤其是對年長用戶更友好,服務的便利性很好。
三、供應鏈管理能力。
在3C品類,京東的供應鏈管理能力很強。能對唯一碼/串碼進行精細化管理,能實現3C產品的精細追蹤與溯源,能為商家提供核銷依據,整條供應鏈的數字化能力能為商家運營帶來便捷化與可視化。
京東的這套供應鏈管理能力與數字化的基礎設施,是為C端用戶而搭建的,傳統線下電器連鎖的供應鏈管理其實都是一個TO B的業務體系,京東則是TO C的供應鏈管理體系。因此,它面向C端的業務精準性、靈敏度、效率化是很好的。
具體而言,京東供應鏈優勢體現在五個層面。
技術:京東實際上是一家以零售為基礎的技術類服務公司,基于零售沉淀下來的數據,沉淀下來的客戶,沉淀下來的消費場景,沉淀下來的供應鏈資源,來做技術服務。通過技術來優化供應鏈的成本與效率。
京東管理超過1300個自營倉儲網絡(產地倉+中心倉+前置倉),這是一個龐大的體系,這背后有一套自動化、智能化的技術架構支撐。
基礎設施+技術架構,讓京東可以實現自動化選品能力、端到端的自動化響應能力,以及C2M(反向定制)能力。
比如,基于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現在的京東可以實現包括信息的全鏈條共享、配送體系通過智能算法規劃路線,基于全鏈條數字化可以指導選品與商品開發。
在一個區域,京東能知道這個區域需要多少產品,喜歡什么樣的設計與規格,以及大概在什么時候需要,很精準。從而京東可以自動化選品,為品牌商提供需求預測及輔助商品開發,最終,基于技術則會走向反向定制。
在3C領域,京東已經開始把數字化能力輸出到上游工廠,每個出廠品可以溯源,可以以銷定產。在下游渠道領域,京東也在搭建它的垂直化模塊,將技術服務能力做成垂直化的能力與模塊,針對不同的渠道類型、消費場景,比如貨架電商、直播、線下等,像直播又可以垂直到家電、3C等個個細分品類,來做供貨及供應鏈數字化模塊能力輸出。
快速響應:京東在高線市場滲透率很高,基于大數據、倉配網絡與人工智能技術,京東能知道這個小區有多少人可能會買新手機,品牌商應該放多少貨在這個倉,提前精準分配庫存,來提升供應鏈的快速響應能力與庫存周轉效率。
比如,蘋果要發新品,京東能知道這個區域這個階段有多少人需要蘋果手機,京東可以把蘋果手機提前配置到京東的前置站,放到小區旁邊,消費者一下單就能送過去,15分鐘送達。品牌商當下做不到這一點,這是零售平臺所帶來的價值。
周轉:京東能實現需求預測,庫存的提前配置、實時監控與自動補貨,端到端的數字化自動化響應,這些有助于提高庫存周轉效率。零售的核心是周轉,快周轉既為消費者帶來便宜,也帶來利潤。京東3C品類的庫存周轉效率領先于同行業,2024年一季度,京東的庫存周轉天數突破30天,降到了29天。
而如果沒有好的倉管能力,不僅庫存周轉水平與盈利水平不高,你的倉庫都可能會變成品牌商的倉庫,實際上等于免費給品牌商用。
穩定性:供應鏈的核心能力主要體現在穩定性,怎么做到穩定?
首先,強管控。京東管理超過1300個自營倉儲網絡(產地倉+中心倉+前置倉),架構了云生態等,自營自控,全鏈條掌控。
其次,經驗。比如運營一個中心倉,投建需要幾年時間,建成后,磨合還要需要幾年時間,供應鏈的穩定性需要時間的沉淀與經驗的累積。
最后,技術能力?,F在,京東每年技術研發的投入都是百億級。
規模:供應鏈能力需要規模效應,需要原始積累,沒有規模的訂單、規模的基礎設施、規模的商品場景就無法去持續開發、應用信息與人工智能技術來提升供應鏈效率。京東已經做成萬億規模,這背后是萬億規模的技術應用空間與供應鏈管理能力。當下市場,如果要再構建出一套京東同樣的能力,是很難的。
而正是由于京東的供應鏈管理能力、一站式服務能力、購買體驗的確定性能力,成就了京東品牌的可靠、品質、安全心智,這種品牌力有助于促消費。
商業觀察家
本號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