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久不見,最近發生了很多事兒,當然大多數事情和我沒有關系,要說最值得關注的,是又一次走到了風口浪尖的集采藥。
第一件事是上海瑞金醫院的醫生說有些集采藥效果不理想,比如麻醉藥打進去病人不睡,第二件事,那就更樂了,有醫生發現有集采藥報上去的一致性評價數據雷同。
但是現在第二件事的已經有了大幅,藥監局的說法是,編輯失誤,數據已經被修改掰正了,而曝光的這篇文章已經看不到了。我是非業內人士,不好評價什么,但這些藥很多都是給基礎病患者吃的,人群龐大,我覺得大家可以關注一下這件事。
至于第一件事,向上面反饋說藥效不好的醫生,已經一如既往地被罵到閉麥了,我看了下網上的評論,不少人都說是買辦,說是價格昂貴的原研藥利益集團的代表,現在他們的路被堵了,所以跳出來給資本搖旗吶喊。
我雖然不是醫療行業的人,但這味道我可太熟悉了,發生在醫藥領域令人遺憾,畢竟這是個專業度極高的領域,再牛的人難道你生了病順著電線桿子去找所謂的民間醫藥大師?還是去正規醫院?
所以在這樣一個極高專業性的領域,把醫生罵到不想說話屬實魔幻,大概他們都不會生病,或者生病了都去找民間大師的。我說閉麥是真的, 貼圖來一下,鄭醫生已經關閉微博了。你現在去搜,已經搜不到了。
再一次感慨,這里面涉及的利益真是錯綜復雜,我就不多寫了,而這兩件事的結果驗證了這一點,就是極致性價比的公共醫療服務會成為不可動搖的趨勢,我用性價比這個詞大家應該能看懂,用不可動搖這個詞,則體現了強力意志。
我之前寫過一些文章,可以再次強調一下, 趨勢不可逆轉,你可以用很多其它概念套在這個趨勢上,但核心就是性價比,性價比包括藥品器材,也包括醫生本身。
去年在尼泊爾跨年的時候,有位大媽跟我們一塊喝東西,她是下崗工人,她當時說了一句話,說車輪滾滾向前……后面就是她自己的經歷了,朋友們此時此刻你感受到了車輪正在滾滾向前嗎?多多少少還是感受到一點了吧。
再聊另外一件事,新生兒數量回升了,據統計局數據,2024年的新生兒數量達到了952萬人,比2023年高出了52萬人,這絕對是好事。
2024年的生育率回升主要是兩個原因,第一當然是龍年,這可能是主因,另外一個原因,不少地方的生育補貼確實是給力,其中最牛的是湖北天門。
我搜了下目前關于天門的生育補貼信息,包括現金補貼、崗位補貼、一次性生育獎勵、產假補貼、分娩補助、產檢篩查等等的補助,七七八八加起來,對一個三孩家庭的補助能達到20多萬,生三胎每個月1000塊錢的育兒補貼能領導孩子3歲,實打實地給。
至于1000多塊錢算不算多,那真的要看地方了,在天門我感覺應該也不算少的了。
當然,20多萬是包括購房補貼在一起的,雙職工家庭還能更高,三胎生完七七八八加起來能拿到小30萬,我在網上查了一下天門的房價,小30萬差不多能在當地城里買一套百來平米的房了。
不要小看縣城的房,不可能所有人都堵到北上廣深去,所以這個補貼力度確實還可以,特別是對當地農村地區的人而言。落實到位,結果天門的生育率蹭地一下就上來了,2024年生育率飆升了17%。
事實上你看,真給錢,大家是愿意生的,是真能刺激生育率的,如果沒用,說明給得不夠多,或者刺激錯了地方(對北上廣深的人來說,天門一套房確實不算啥。)
當然,我知道現在整體輿論對生育確實是不太友好的,相當一部分原因在于生育壓力太大了。
但具體到個人,不生歸不生,建議還是不要嘲諷愿意生的人,安倍那句話怎么說來著,生不生是自由,但應該營造生育友好的氛圍,否則未來真沒年輕人給你養老,所以生育率整體反彈真的是個好事,希望能持久,用各種手段讓它持久。
最后,馬上過年了,新年快樂。
很多東西文章不能直接發,歡迎加朋友圈嘮嗑:
-END-2025年1月25日-
*本文封面圖來自《北平無戰事》
*全平臺賬號:挪威TALK
*歡迎左側一鍵轉發至朋友圈,同時右側在看與點贊
歡迎點擊下方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