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將至,游子歸家,想念了一年的家鄉味道不可辜負,但“每逢佳節胖三斤”的“魔咒”能否打破?近期,北京協和醫院婦科內分泌與生殖中心的主治醫生薛薇、熊巍對春節如何“吃不胖”做出科普。
薛薇介紹了一種“年夜飯的分餐策略”。要想吃得又飽又健康,總共分3步。第一步,先喝湯再動筷。她說,清淡的湯類,如蔬菜湯或冬瓜排骨湯,能增加飽腹感,減少主食和高熱量菜肴的攝入。第二步,可以多吃一些高蛋白低脂菜肴。例如魚、雞胸肉、豆腐等優質蛋白是年夜飯桌上的健康友好型食物,而油炸食品等高脂肪,或高糖菜肴則要適量攝入。第三步,主食巧替代。可以選擇糙米飯、藜麥等粗糧代替白米飯,這樣既能降低血糖反應,又能增加飽腹感。
春節期間走親訪友,零食的誘惑亦難以避免。熊巍介紹,零食的選擇也有講究,最重要的就是拒絕高熱量陷阱。他說,首先堅果要適量,由于堅果熱量高,每次抓一小把(約20克)即可,要避免一邊看電視一邊無意識地過量攝入。此外,吃果干不如吃新鮮水果,因為果干往往含糖量高,熱量超標,而鮮水果富含膳食纖維和維生素,是更健康的選擇。餅干、糖果等則是春節零食中的“熱量炸彈”,他建議甜食可以用低糖酸奶或蒸南瓜、紅薯來代替。
薛薇和熊巍還提示,“細嚼慢咽”和“七分飽”是兩條重要的“吃不胖”秘訣。他們表示,大腦需要20分鐘才能收到“吃飽了”的信號,因此細嚼慢咽能避免過量進食。另外每餐吃到七分飽也很關鍵,保持身材需要避免“多吃為敬”。
本文轉自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